中国粉体网讯 国内金属粉末头部企业中体新材宣布完成增材制造用铝合金粉全智能化产线集群建设,新增6条产线将于9月初正式投产。项目投运后,公司LPBF(激光粉末床熔融)专用粉(20-63μm粒径段)年产能将达1500吨,总产能突破2500吨/年,稳居全球行业第一梯队,标志着中国在3D打印金属粉末领域实现规模化、智能化与绿色化生产能力的全面升级。
技术突破
通过自主研发的新型雾化工艺AMP生产线,中体新材在粉末性能和生产效率上实现跨越式提升:
• 关键指标全球领先:球形度≥92%、氧含量≤350ppm、松装密度≥1.4g/cm³,卫星粉比例显著降低,流动性适配主流3D打印设备;
• 收得率突破行业瓶颈:LPBF段粉末收得率提升至60%(传统工艺约30-40%),大幅降低原料损耗;
• 单线产能跃升:新产线单线年产能超300吨,规模化效应使综合成本下降30%以上,助力客户缩短50%供应链周期。
产品矩阵:覆盖高端制造全场景需求
新产线提供三大系列高性能铝合金粉末,赋能工业级应用:
1. 高强轻量系列
独家授权生产空客集团尖端材料 Scalmalloy®:抗拉强度≥520MPa、屈服强度≥490MPa,专用于航天航空结构件;新增多款低成本高强合金(抗拉强度450-650MPa),满足新能源汽车轻量化部件需求。
2. 高导热系列
导热系数≥180W/m·K,适配5G基站、高功率LED散热器及电子封装等严苛热管理场景。
3. 定制化合金系列
支持开发耐高温、可阳极、耐腐蚀等特种配方(如消费电子外壳阳极效果),最快7天交付样品,推动机器人、低空经济等新兴领域创新。
智能制造与绿色双碳实践
智能制造:流程高度自动化:从熔炼、雾化到筛分、包装,80%以上环节实现自动化控制和MES智能管理,降低人工干预并保障粉末品质一致性。
数字化品控:实时监测化学成分、粒径分布、氧含量等关键指标,确保每一批次粉末均符合高标准要求。
智能仓储系统:1500㎡立体库,实现原材料,生产,产品品控一键追溯,订单响应时间从48小时缩短至2小时,大幅提升供应链效率。
绿色循环:部分牌号铝合金采用回收铝原料,通过纯化与雾化工艺实现资源高效利用,减少碳足迹,并获得SCS100%循环材料认证。
关于中体新材
作为中国领先的3D打印金属粉末提供商,公司专注于微米/亚微米级金属材料研发,产品涵盖铝、钛、铁、镍、铜基等全体系粉末,能够满足选区激光烧结(SLS)、直接金属激光成形(DMLS)、选区激光熔化(SLM)、电子束熔化(EBM)、激光熔敷沉积(LMD),粉末粘接(Bind Jetting)等多种3D打印技术以及注射成型,粉末冶金等方面的应用,拥有多条全自动3D打印雾化生产系统,可提供增材制造用粉达3500吨。此外公司研发了纳米合金粉、新能源材料粉、轻量化材料粉等高新技术产品,并申请了众多相关专利。
参考来源:
中体新材官网、公众号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留白)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