浚和仪器助您实现高效、稳定的无氧热处理实验


来源:浚和(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在材料科学、电子元件制造、化工研发等对无氧环境要求严苛的领域,Yamato厌氧恒温箱系列凭借其卓越的性能和可靠的品质,成为全球科研机构及工业实验室的首选设备。Yamato厌氧恒温箱采用先进的温度控制技术,精度可达±0.2℃,配合高效的氮气置换系统,可快速建立并长期维持稳定的无氧环境。其智能化的程序控制系统支持多段温度编程,满足从基础研究到复杂工艺开发的全方位需求。接下来,我们将为您详细介绍Yamato厌氧恒温箱性能及其优势特点,供您参考选择。


084524_490835_gsdt.png

厌氧恒温箱DN410IC/610IC


特点

  • 可进行360℃高温耐热测试和热处理。

  • 适用温度范围广,温度控制准确度高。

  • 易操作,定值运行、程序运行、快速自动停止运行、自动停止运行、自动开始运行均可实现。

  • 可通过专用的功能菜单键及上下键实现数码设定。带重复功能,分为3段30步的程序控制器。

  • 通过N2流量计进行流量设定及导入。

  • 拥有自诊断回路(温度传感异常、加热器断线、自动过升防止、SSR短路)、过升防止器、防止过电流的漏电保护开关、按键锁等安全功能。


规 格

084723_052419_gsdt.jpg


084744_615812_gsdt.jpg

温度上升曲线


084813_048898_gsdt.png

N2置换性能曲线


084830_587031_gsdt.jpg

N2导入口(外径9mm)


084903_420963_gsdt.png

厌氧精密恒温箱DF611IC/DH611IC


特 点

  • 易操作,定值运行、程序运行、快速自动停止运行、自动停止运行、自动开始运行均可实现.

  • 可通过专用的功能菜单键及上限键实现数码设定。带重复功能,分为3段30步的程序控制器。

  • 通过辅助菜单键,可实现过升防止器、偏差修正、按键锁设置等操作。

  • 通过N2流量计进行流量设定及导入。

  • 实时显示箱内氧浓度(选购)。

  • 拥有自诊断回路(温度传感器异常、加热器断线、自动过升防止、SSR短路)、过升防止器、防止过电流的漏电保护开关、按键锁等安全功能。


规 格

085034_256472_gsdt.jpg


085055_508584_gsdt.png

厌氧高温气氛炉DNN430C/630C/460C/660C


特 点

  • 最高工作温度360℃和600℃、氧浓度低于20ppm,主要应用于电子元件退火、LTCC去除、玻璃基板退火、陶瓷脱脂等。

  • 高气密性的压力箱构造,氧浓度到达时间短,N2消耗量低。

  • 通过磁密封保持高气密性,并采用水冷机构保护密封部件免受热量影响。

  • 可实现快速升温和降温,升降温速率可调节。

  • 标准装备有废液回收装置,对气体进行冷却回收。

  • 液晶触摸屏操作,自动/手动两种运行模式。

  • 拥有门检测开关、温度过升防止器、氧浓度异常、氮气压力检测、氮气流量检测、冷却水流量检测、漏水传感器、过电流漏电漏电保护开关等安装装置。


规 格

085154_407824_gsdt.jpg


作为Yamato授权经销商,浚和仪器提供全系列产品及专业的技术支持,确保您获得最适合实验需求的解决方案。无论是标准型号还是定制化服务,Yamato厌氧恒温箱都将以精准的温度控制和稳定的无氧环境,为您的科研与生产保驾护航。选择浚和仪器,选择值得信赖的实验环境控制专家!


浚和仪器

浚和仪器自 2018 年创立以来,始终深耕仪器设备领域,现已发展成为集供应商与服务商于一体的综合性企业,专注为客户量身定制专业解决方案。历经多年发展,公司凭借卓越的产品与服务,在医药、化工、高校、科研单位、检测机构、半导体等多个领域积累了丰富的行业经验,成功为众多知名企业与机构提供了高品质的产品和优质服务。


作为行业的深耕者,浚和仪器始终将技术创新与服务优化作为核心发展方向。公司不断加大研发投入,紧跟行业前沿技术,结合市场需求持续升级产品与服务体系。同时,组建了一支由多名行业资深技术人员领衔的团队,这些技术人员均拥有多年仪器设备领域的实战经验,能够为客户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技术支持。从设备安装调试、操作培训,到后续的维护保养、性能验证,浚和仪器的专业团队都能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确保客户的设备高效稳定运行。


展望未来,浚和仪器将继续立足行业特性,以客户需求为导向,持续提升专业技术水平,不断完善客户服务体系。公司秉持创新精神,在发展中求突破,力求与客户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携手共进,为推动仪器设备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欲了解更多,点击进入浚和(上海)仪器科技有限公司>>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