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立教授、任元副研究员课题组提出并实现了有机-无机共组装“一步法”制备有序介孔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半导体材料新策略,相关工作以“Synthesis of Ordered Mesoporous Transition Metal Dichalcogenides by Direct Organic-inorganic Co-assembly”为题发表在国际著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上。这项工作为开发基于有序介孔半导体材料及其新型微纳电子器件铺平了道路,在智能传感、集成电路、能源催化等多个领域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
陶立教授
在大家眼中,青年科学家陶立“看起来像个学生”“长着一张娃娃脸”。但在年轻的外表之下,他始终坚持探索求真、创新进取的精神,在科研的道路上不断攀登高峰。
个人简介:
陶立,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院长,青年首席教授,国家海外高层次青年人才。2004年本科毕业于东南大学,2010年博士毕业于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后进入美国德克萨斯大学奥斯汀微电子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2012年升任研究员。2016年入选国家人才计划,2018荣获国际微系统及纳米工程青年科学家奖,2019年入选江苏省双创人才及六大人才高峰。
他的主要研究领域包括维纳精细制备、二维半导体材料与器件,微系统及纳米技术在大健康和物联网上的交叉应用。发表SCI论文40余篇,包括一作或通讯Nature Nanotechnology,Chemical Society Reviews,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ACS Nano等,引用3000余次。受邀MRS、IEEE、APS等国际学术会议邀请报告十余次,担任IEEE NTC TC8委员,IEEE NMDC 2020和2022大会主席,国际三束及纳米制备技术会议(EIPBN)常务委员;中国材料学会青委会理事,江苏省复合材料学会青委会理事。
他担任Research期刊副编辑,Microelectronic Engineering/Micro-Nano Engineering区域编辑,IET Micro&Nano Letters副编辑。主持国家和省部级人才项目3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中央高校合作重点专项1项。
东大学子:创新进取,立志国际前沿
本科学习的深入让陶立意识到当时国内外在材料科学与工程上的巨大差距,他下决心要出国留学,“把国际领先的新科技和新理念带回来。”在老师同学的鼓励和帮助下,陶立申请到美国学校的全额奖学金,开始了研究生学习。
留学伊始,他从一开始的低调内敛成长到后来的主动和老师沟通,也许就是因为这种勇于挑战、突破自我的态度,陶立的海外求学历程收获颇丰。2010年他博士毕业于美国UT-Dallas,后进入UT-Austin微电子研究中心进行博士后研究,短短两年后升任正式研究员。
东大研者:敢想敢做,“晶”益求精
2016年,陶立回到母校东南大学,回到曾经培养自己的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得益于国内外学习研究过程中的历练,陶立认为做研究不能循规蹈矩,而要传承纳新。在美国时,他研究的是微纳技术对二维半导体材料、柔性电子和生物医学上的革新。回国以后,结合当下趋势和之前研究基础,他决定开拓一些与物联网和大健康相关的“新边疆”。
虽然这一过程道阻且长,遭遇诸多挫折,但他锲而不舍。终于,他带领团队首次实验制备并表征了硅烯场效应晶体管,这一基于新材料的器件有望让芯片处理速度更快、能耗更低、功能更多。
“我感兴趣的半导体技术目前正向低功耗、多功能、柔性化发展。我们近两年在柔性半导体材料及功能器件上做出了突破。比如,一至几个原子层薄的硅烯晶体管,有望将现有的手机和电脑芯片在将来植入衣物或生物体。还有基于耐热全光谱发光氮化硼量子点的柔性显示屏,正符合半导体领域‘光电结合’的新趋势。”谈到自己的科研工作,陶立用清晰简洁的语言这样介绍。
东大师者:为学为教,亦师亦友
对于学生如何做科研,陶立认为要把握好三点:兴趣与实际契合、敢想敢做、经得起挫折。他说:“我们国家通过5G及6G技术弯道超车欧美,就是选准了契机、敢想敢做;如果当初跟着别人3G、4G的标准后面追赶,就算投入很多时间和精力,也未必能够取得同行认可的成绩”。他这样描述青年科研人的“人设”:青年科研人需要敢想敢做,学术上敢于创新。同时,要懂得兼容并包,善于和各行各业的人进行合作,要牢记不骄不躁,保持敬畏,虚心学习。
作为一名青年科研人,陶立不仅业务过硬,还有着丰富的生活爱好。他时常会带着课题组进行团建活动,乒乓球、羽毛球、郊游等。此外,他还喜欢与学生们一起玩桌游。在他看来,作为青年科研人员在忙业务之余,懂生活、会生活也是必不可少的。“这是时代发展的必然和需要。科研人也是芸芸众生的一份子,可能会喜欢玩音乐、跳街舞、剧本杀,有亲和力才能引导更多的人关注、接近甚至投身科学。”陶立说。
参考来源:
1、“学术年”|东大学科亮点科研成果
2、交叉引领,开创未来——“东南大学学科交叉青年学者沙龙”第13期:智能穿戴
3、《未来科技》:陶立:“孜孜不倦”地追求工作和生活
4、有望让芯片处理速度更快!江苏教授年纪轻轻获国际认可,全球仅6人!
5、东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官网
6、“纳”新传承“晶”益求精——记国家青年国家级人才、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陶立教授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