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2023年国内固态电池实力企业榜单


来源:中国粉体网   苏简

[导读]  目前国内固态电池研发进展相对较快、实力较强的企业有:清陶能源、马车动力、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恩力动力、赣锋锂业、中科固能、高能时代、辉能科技、宁德时代、创鲁先进等(排名不分先后)。

中国粉体网讯  近年来,伴随新能源汽车及大规模储能产业的快速发展,国家政策层面对于动力电池能量密度的提升导向愈发明确——《中国制造 2025》中指出:“到2025年、2030年,中国动力电池单体能量密度分别需达到400、500W·h/kg”。固态电池有望成为下一代动力电池的终极解决方案,目前各国企业进入军备竞赛阶段,加注研发固态电池,一旦能实现商业化将带来产业颠覆性变革。


时下,锂电产业进入新一轮的技术迭代期,全固态电池因能彻底解决安全性差、能量密度低等问题,电池企业等纷纷发力。目前国内固态电池研发进展相对较快、实力较强的企业有:清陶能源、马车动力、卫蓝新能源、太蓝新能源、恩力动力、赣锋锂业、中科固能、高能时代、辉能科技、宁德时代、创鲁先进等(排名不分先后)。



清陶能源



清陶(昆山)能源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清陶能源)成立于2016年,由中科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南策文团队领衔创办,是全球固态锂电池产业化的领跑者,率先建成投产了固态动力锂电池规模化量产线。


清陶能源持续完善产业布局,现已建成“新能源材料—固态锂电池—自动化装备—锂电池资源综合利用—科研成果孵化—产业投资”的完整产业生态链,与多家主流车企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清陶能源固态锂电池解决了锂电池的安全问题,具有能量密度高、耐高温、长寿命、可柔性化等优点,已在新能源汽车、特种储能等领域成功应用。清陶构建了自主可控的知识产权体系,已申请国家专利800多项,其中一半是发明专利,获得授权的有400多项。公司先后获得了北汽、上汽、广汽、中银投和上海科创等机构的战略投资。


马车动力


广东马车动力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马车动力”)是一家专注于固态电池研发、生产、销售的企业。公司致力于推动电池技术革新,为全球新能源乘用车及非动力等领域提供最先进实用的电池解决方案。


目前,马车动力拥有国际顶尖的日本技术专家团队与国内资深行业高端人才,并聘请了以院士、教授领衔的技术顾问专家团队,以高安全、高能量密度固态电池为突破口,携手产业链上下游合作伙伴,推动固态电池产业化加速落地。


在2023新汽车CES上,马车动力除了此前在CIBF2023首次展出的25Ah全固态硫化物电芯、固态电解质、4695半固态大圆柱电芯之外,展会上还首次展出了4695半固态大圆柱电池包解决方案。


卫蓝新能源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卫蓝新能源”)是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固态电池产学研孵化企业,成立于2016年,位于北京房山窦店,主营固态锂离子电池,集研发、生产、市场、销售于一体,是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具有40余年固态电池产业研究经验,在多个固态锂电技术领域实现“首次”突破。


卫蓝新能源具备完善的产业链布局与产能规划,目前拥有4大基地:北京房山、江苏溧阳、浙江湖州和山东淄博。产品主要应用领域涵盖新能源汽车、储能、小动力三大部分,重点深耕新能源汽车和储能领域。


卫蓝开发两年多的360Wh/kg半固态电池正式交付给蔚来,是全行业乃至全世界的一个里程碑。近日,蔚来汽车创始人、CEO李斌进行了一场“电动车1000公里真实续航挑战”直播,测试行驶1016公里后,剩余电量为6%,行程综合电耗13.2kWh。


太蓝新能源


太蓝新能源——固态电池普及者。重庆太蓝新能源有限公司,是由国家高层次海外人才引进的锂电池研发专家团队和国内资深产业化团队联合创办的新能源科技企业,专注于新型固态锂电池及关键锂电材料的技术开发和产业化。公司开发的固态电池产品技术成熟、关键性能指标实现重要突破,拥有以高安全可靠性、高能量密度、低生产成本为特点的显著优势,具备综合市场竞争力,是新一代高性能动力电池市场的领跑者。


据了解,太蓝新能源已于2022年推出具备综合性能优势的半固态动力电池,目前半固态电池产能为0.2GWh;2023年11月21日,重庆二期2GWh(半固态电池)工厂正式开工建设,预计于2025年达产;安徽准南10GWh(半固态电池)动力电池产业园区项目也正在稳步建设中。


恩力动力


恩力动力公司(包括恩力动力在中国、日本、美国的电池科技公司),创立于2012年7月,致力于世界级固态电池技术创新、产品化及产业化,已成为细分领域隐形冠军企业。


公司主导设立的“先进电池及材料国际创新中心”落地北京大兴中日创新合作示范区,集聚了国际电池领域顶级研发和产业化团队,利用其世界领先的固态电池关键材料和电芯制造核心技术,携手2019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国际锂电池之父”古迪纳夫教授、日本超离子导体发明人“全固态电池第一人”菅野教授,与日本固态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30家企业全面对接,为了满足移动电子、电动汽车和新能源存储带来的巨大市场需求,中国已经孵化出一条真正世界领先的固态电池产业链。


赣锋锂业


江西赣锋锂业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00年,集团业务贯穿资源开采、提炼加工、电池制造回收全产业链,产品被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储能、3C产品、化学品及制药等领域。


近年来,赣锋锂电更安全、更高能量密度的固态电池技术持续取得新进展,搭载固态电池技术的系列产品陆续量产装车,2019年第一代固态电池产线建成投产;2021年推出第二代固态电池,高速率高安全的能量电芯,续航里程可达1000km。2022年赣锋-东风E70固态电动车实现装车运营,2023年7月位于重庆两江新区的赣锋新型锂电池科技产业园项目一期工程的90%楼体已经封顶,PACK(电池组)生产线逐步投产。2023年9月,“超级半固态新锋电池”以其高安全、高性能、高效率等特点亮相“中国国际智能产业博览会”,推动赣锋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升级。


中科固能


溧阳中科固能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中科固能)成立于2022年10月27日,专注于固态电池相关产品的研发和生产,产品涵盖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膜及全固态电池电芯等领域。


据悉,9月7日,成立不满一年的中科固能硫化物全固态电解质生产基地项目签约仪式在常州市举行。项目核心团队由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长三角物理研究中心和天目湖先进储能技术研究院联合创办的吴凡科学家工作室组成,将建成世界范围内首条百吨级规模化制备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生产线。


高能时代


高能时代(珠海)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简称:高能时代)成立于2021年,是一家研发制造全固态锂电池的创新型高科技企业。总部位于中国珠海,分别在日本横滨、中国珠海设立先进电池研究实验室。公司汇聚了来自中国、日本的资深专家团队,全力投身于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研发。


凭借长期积累的技术优势和前瞻布局,高能时代成为硫化物全固态电池这一方向的领军者。不久前,高能创始人兼董事长罗明受邀参与了《创新之路》的录制,围绕“固态电池开辟锂电新未来”,与主持人朱迅展开了一场深度对话。


辉能科技


辉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辉能科技)成立于2006年,是一家专注于固态电池研究、开发和制造的能源创新公司,为消费市场和工业应用的电动汽车提供下一代电池解决方案。通过多年成熟的核心技术,辉能满足了电池的极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和低成本等要求。辉能科技凭借其自动化中试生产线,已向全球汽车制造商提供了近8,000个固态电池样品用于测试和模块开发。


据了解,5月13日,辉能科技宣布将投资52亿欧元(约合人民币411.6亿元)在敦刻尔克新建固态电池超级工厂,该工程产能规划48GWh,将于2024年开始建设,2026年底投入量产。随后8月3日,公司宣布欧盟委员会批准了法国政府向辉能科技提供15亿欧元的资助用于该项目建设。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2011年,是国内率先具备国际竞争力的动力电池制造商之一,专注于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系统、储能系统的研发、生产和销售,致力于为全球新能源应用提供一流解决方案,核心技术包括在动力和储能电池领域,材料、电芯、电池系统、电池回收二次利用等全产业链研发及制造能力。


今年四月份,宁德时代发布创新前沿电池技术——凝聚态电池,单体能量密度高达500Wh/kg,兼具高性能和安全性。新电池采用一种半固态的胶质电解液,既保证了锂离子的有效传导,又大大提高了电池的整体安全性。宁德时代预计该技术将首先应用于航空领域,并计划在年底前实现大规模生产。


创鲁先进


山东创鲁先进电池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20年6月,是山东省科创集团有限公司2021年参股支持的科技股权投资企业,以高比能锂离子电池、全固态锂电池等先进二次电池的产业技术研发为核心,并兼具应用基础研究、技术转移转化、科技企业孵化培育、产业投融资及高端人才集聚培养等功能,拥有全固态锂离子电池和固态电池关键材料研发中心,以及固体电解质材料、正极材料、全固态电池生产制备中试生产线,公司拥有完整的全固态锂电池及关键材料研发、生产和销售产业链。产品应用领域涵盖动力电池、汽车储能电池、特种设备动力电池、工业蓄电池及3C消费品电池等多项细分市场。


参考来源:

各公司官网、官微、公开信息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