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晓刚教授:硅镁碳材料领域的“创业英雄”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将摆在纸上和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是王晓刚教授的梦想,也是他信念。

中国粉体网讯  王晓刚,西安科技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陕西省硅镁碳微纳米材料工程中心主任,三家公司董事长(陕西西科博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西安博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咸阳新能源材料产业技术研究院)。为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专家、陕西省先进工作者,2018年荣获西安市创业英雄和十大创业杰出人物称号。




用科研成果证明自己



身为西安科技大学的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的王晓刚教授主要从事材料制备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工作,是材料学学科带头人。在他从事研究工作的过程中,他的专利技术:冶炼碳化硅的多炉芯炉及其生产SiC的方法,技术成果推广应用在国内6省区建厂13家,创产值30亿余元。还有经省级鉴定的多热源SiC制造炉CO气体收集技术、电致发热碳化硅多孔陶瓷制备技术、双电源多热源炉生产SiC新技术等诸多当时国际先进技术。此外,王晓刚还出版专著4部,他申请和获国家发明专利7项。发表论文90余篇,被三大检索系统收录25篇次。获省级科技进步与优秀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8项。


多年间,王晓刚主持完成了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技术创新项目在内的国家级项目6项、省级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和重点工业性试验项目20余项,及20余项与企业联合的项目。


高校教授化身“创业英雄”


为了推动我国硅镁碳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自2002年以来,王晓刚几度创业,历经与投资方合作失败、团队核心人员流失、身患重病等坎坷,以超越常人的毅力和坚持最终创业成功。2002年,他创办了陕西西科博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硅材料、镁材料、碳材料和能源材料研发、孵化和产业化研究与技术开发、产品生产、技术服务与咨询为主要业务的科技公司,目前已在国内技术推广建成13条生产线,累计创产值200亿余元。


SiC有75种变体,其中以α-SiC和β-SiC最常见。但是现如今很多研究都集中在α-SiC超细粉体方面,β-SiC生产在国内尚属空白,对β-SiC的研究变得尤为迫切。王晓刚教授研究团队历经26年研发,自主发明了专利技术,利用工业原料一次性合成立方SiC(β-SiC)微粉和晶须两种高端产品,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填补我国在这类材料生产方面的技术空白。


2013年,他创办了西安博尔新材料有限责任公司,总投资2.2亿元。在阎良航空基地建设占地40亩的立方碳化硅新材料产业化示范基地,实现了立方碳化硅材料的国产化,可为我国十二大工业领域提供新材料,2017年通过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在经营管理上,通过建立各种制度规范企业管理,并逐步通过企业全员持股乃至客户持股,不断激发企业全员创造力和市场链的协同共赢能力,打造碳化硅微粉及其下游高端产品的国际一流的供应商。


王晓刚凭借着自己在材料制备理论与应用方面的研究领域的热情与执着,在研究方面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为了将研究成果更好的落地转化,他通过创办企业,将摆在纸上和实验室里的科研成果,转化成现实,帮助和服务地方社会与经济更好的发展。这是王晓刚的梦想,也是他信念,是他为推进国家硅镁碳相关产业的科技进步坚持不懈的一种情怀。


参考来源:西安科技大学、创新西安、西安博尔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9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1075037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