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推动新材料产业集聚发展 到2025年重点企业产值超6000亿元


来源:中国县域经济报

[导读]  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全省9条新兴特色制造业产业链之一。

中国粉体网讯  为贯彻落实湖北省委、省政府战略部署,以“三链”机制推进新型工业化,近日湖北省制造强省建设领导小组印发了《湖北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简称《行动方案》),推动新材料产业发展壮大。


新材料产业发展水平已成为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科技实力的重要标志。湖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新材料产业发展,将新材料产业作为全省9条新兴特色制造业产业链之一。


《行动方案》包括指导思想、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主要任务和保障措施等五个部分。


在发展目标方面,提出到2025年,湖北全省新材料重点企业产值超6000亿元,其中产值过1000亿元企业超过1家,500亿元企业超过2家,100亿元企业超过10家,50亿元企业超过20家,每年新材料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项目超过10项,新材料及其应用领域登记技术合同金额超过300亿元,重点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人才链融合发展,建成湖北光电子材料产业大走廊、全国重要的化合物半导体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重要的电子材料研发生产基地、全国领先的正极材料基地、全球重要的高端营养药用材料生产研发基地等产业集群。


在发展重点方面,结合湖北省新材料发展实际,确定了“3+3+X”新材料产业体系,实施关键战略材料攻坚工程,重点布局光电子信息材料、新能源材料、生物医用材料三大领域;实施先进基础材料筑基工程,重点布局精细化工材料、先进金属材料、先进无机非金属材料三大领域;实施前沿新材料领航工程,重点布局高性能纤维及制品和复合材料、石墨及石墨基材料、3D打印材料及高熵合金材料,支持发展室温超导、智能仿生、液态金属、气凝胶材料等多个领域。


在主要任务方面,聚焦新材料产业三大方向,按照分类施策原则,立足供应链、重构产业链、提升价值链,开展十大行动,通过持续完善体制机制、强化要素保障、加大科技攻关、优化产业生态等系列组合拳,系统提升产业基础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开展产业规模扩容行动,招引链主企业的上下游配套企业和国内外新材料领域龙头企业落户,支持重大项目达产扩能;开展龙头企业引领行动,支持链主企业在重塑产业链上发挥引领带动作用;开展创新能力突破行动,开展关键技术联合攻关;开展前沿领域布局行动,依托在鄂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新材料前瞻性研究;开展科技成果转化行动,鼓励优势企业参与全国重点实验室重组,支持围绕技术成果转化组建中试基地;开展企业孵化培育行动,培育新材料产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小进规”企业,推动新材料企业上市;开展发展协同推进行动,支持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联合科研机构、高校等共享信息和资源;开展检测能力升级行动,建设一批产业计量测试中心和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开展场景建设赋能行动,落实国家重点新材料首批次保险补偿试点工作,逐步建立湖北省前沿新材料产品的质量、责任风险保险机制;开展产业集群打造行动,支持有关园区根据实际情况调整优化,推进新材料制造业链式集群发展。


《行动方案》还提出了切实加强统筹协调、搭建产融对接平台、推动国际国内协同、强化人才培育引进、持续优化营商环境等方面保障措施。


湖北省商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张权表示,下一步,湖北省商务厅将全力推进全省新材料产业高质量发展,加快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新材料产业集群,为湖北省建设制造强国高地提供坚实的产业支撑。


此外,湖北省经信厅党组成员、副厅长江斌表示,湖北省经信厅作为新材料产业的行业主管部门,在培育发展壮大新材料产业方面将重点做好加强科研平台建设,提升原始创新能力;实施补链延链强链,壮大新材料产业规模;提升龙头企业竞争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这三大方面展开工作。其中,在龙头企业培育方面,将积极培育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和核心竞争力的链主企业。支持武钢有限打造汽车用钢、工程用钢、高端压延钢、精品薄材“四个百万吨”专用钢产品群,实现“千亿跨越”,加快打造世界一流城市森林湿地钢厂。支持大冶有色做大做强铜延伸产业链,实现营收超千亿元目标,跻身全国铜行业第一方阵。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