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喷雾制粒技术的吸入粉雾剂新型制备工艺


来源:中国粉体网   青黎

[导读]  改善药物微粒的物化性质,能够显著提高粉雾剂的雾化性能。目前吸入粉雾剂新型制备工艺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冻干燥法、微流控方法、模板打印技术等。

中国粉体网讯  吸入粉雾剂是指固体微粉化原料药物单独或与合适载体混后,以胶囊、泡囊或多剂量贮库形式,采用特制的干粉吸入装置,由患者吸入雾化药物至肺部的制剂。一般情况下只有空气动力学直径为1~5μm的颗粒才能进入肺部,更小粒径的颗粒有被呼出的风险。


由于干粉吸入器(DPI)制剂中的药物颗粒非常细小,药物微粒和载体颗粒的物理化学性质是决定雾化性能的主要因素。通过改善药物微粒的物化性质,能够显著提高粉雾剂的雾化性能。目前吸入粉雾剂新型制备工艺主要有喷雾干燥法、喷雾冷冻干燥法、微流控方法、模板打印技术等。


喷雾干燥法:将药物、辅料经溶解(或混悬、乳化)形成液体,经喷雾干燥仪喷雾、热空气干燥、收集所得粉体的制备方法。


喷雾冷冻干燥技术:喷雾冷冻干燥最早研究于1991年,将药物溶液喷入到含有低温介质(通常为液氮)的容器中,使液滴快速冷冻,然后冷冻干燥,得到具有良好流动性的、适于吸入的多孔球形颗粒。此方法已经成功应用于生产蛋白质颗

粒。


微流控方法:汲取喷雾冷冻干燥法的特点,采用微流控与喷雾干燥相结合的方法来制备吸入颗粒。


模板打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粒子制备方法,通过采用粒子工程非湿润模板(打印)技术中的复制功能来适用于生产生物大分子的吸入粉雾剂。


其中,喷雾制粒在药品生产中的应用较多。生产方法是先将原辅料与黏合剂混合,然后进行持续搅拌,形成均匀的混悬液,混悬液中固体量为50%~60%,随后通过送设备将这些混悬液通过高压泵嘴或甩盘输入到特殊的雾化器中雾化形成细微液滴,进而形成了近似球形的细小颗粒。喷雾制粒包含了原料液的浓缩、干燥、制粒等环节。在药品生产中,常会用雾化的方式,将药物溶液或混悬液喷洒在干燥室内的热气流中,这样较高的温度会使得水分快速蒸发,继而直接形成球状干燥颗粒药品。


目前喷雾技术已经从单纯的干燥去除水分转为定向粒子设计,即在质量源于设计(QbD)理念指导下,根据物料特性,通过添加辅料改变处方组成和优化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以实现获得满足需要的粉体性质的目标。


为深入解析喷雾制粒工艺生产过程中,药用粉体性质(大小、形状、晶型等)对制备工艺及产品质量的影响,2022年12月1-2日,由中国粉体网举办的第四届全国医药粉体制备及物性表征技术高峰论坛”将于江苏泰州碧桂园凤凰酒店举办,届时将邀请来自苏州大学吴铎教授作《基于喷雾制粒技术的吸入粉雾剂研发》报告,本报告将介绍一种能够制备可控结构颗粒产品的微流控喷雾制粒技术平台,包括微流控喷雾干燥和喷雾冷冻干燥两套自主研发的技术装备,以“经口吸入粉雾剂”和“鼻用粉雾剂”为应用导向,结合基础理论研究及产品应用开发案例分析,针对颗粒尺寸、形貌、密度、晶型、表面组成等关键结构属性,目标阐明前驱液配方和技术工艺参数对颗粒微纳结构的影响机理和调控机制,并解析颗粒结构属性与其流动性、存储稳定性、肺部及鼻腔宏观递送性能等关键质量属性间的构效关系。



报告人介绍


吴铎教授、博士生导师,苏州大学材化部化工与环境工程学院执行院长。2001-2010年间分别于中南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莫纳什大学获得冶金工程学士、生物医学工程硕士和化学工程博士学位。2010-2013年于莫纳什大学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3年初加入苏州大学,先后获评江苏省“双创博士(境外世界名校类)”引进人才,欧美同学会·中国留学人员联谊会第七届常务理事,入选哈佛大学“高等教育领导者培训计划”(亚洲20位入选者之一)、“中国-新西兰科学家交流计划”(中方10位入选者之一)、江苏省“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计划”,江苏省“优秀青年”人才项目支持等。现任美国化学工程师协会会员,中国颗粒学会理事、生物颗粒专委会、吸入颗粒专委会委员,江苏高校化学工程与技术学科联盟理事会副理事长。主要研究方向包括喷雾制粒微纳介观动态结构的调控机理研究、吸入药物粉剂研发、新型喷雾制粒装备设计与放大工艺优化等。至今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授权美国专利3件、中国发明专利9件;近五年主持国家级项目3项、省部级重点项目3项,以及多项产学研合作及高技术成果转化项目。


资料来源:

刘士玉,贾晓伟等.制粒方法与设备常见问题的探讨

马银玲,刘红星等.吸入粉雾剂的喷雾工艺及表征研究进展

李岩峰,周振泽等.吸入粉雾剂工程颗粒技术研究

戴胜云,杨茂蕊等.喷雾干燥在中药粉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3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521873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