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记者近日获悉,首部全国层面系统反映我国银矿资源状况、勘查成果、矿床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及相关研究成果的专业志书——《中国矿产地质志·银矿卷》即将付梓。
该志书由中国工程院院士陈毓川指导,中国地质调查局矿产资源研究所江彪副研究员和王登红研究员主编,来自全国各行业部门、研究院所及高校的20位编委历时4年共同研编完成,是“中国矿产地质志”项目系列成果之一。该志书加强了地质工作者对全国银矿产矿情的了解,提升了我国银矿地质科学研究水平,发展了银矿成矿理论,实现了为矿政管理部门制定区域发展规划、银矿产勘查开发部署和决策服务,为提高银矿产资源保障程度服务,为地矿界科研院所和高校教学服务的目标。
该志书分上下两册,上、中、下三篇,包含14章和5个附件,取得了多项重要成果。
一是在全国范围内搜集到近1500处银矿床(点)的各类成果资料,涵盖范围前所未有。查明了我国银矿资源的禀赋特征,系统总结了我国银矿的发现和勘查历史、科学研究成果、开发利用情况、生产和消费情况等。
二是提出了我国银矿类型划分的新方案。将我国银矿分为热液型、矽卡岩型、陆相火山-次火山型、海相火山沉积型、沉积型、沉积变质型和风化淋积型7种主要类型,并对各类型银矿的地质特征、资源禀赋和成矿规律等进行了阐释和总结。
三是分六大片区系统论述了我国银矿资源的禀赋和时空分布特征。系统解剖了我国90个典型银矿床,是我国迄今为止解剖典型银矿床数量最多的专著。
四是首次在全国范围系统划分出17个成银带和27个银矿集区。详细介绍了各成银带和银矿集区的成矿地质背景和银的资源概况,总结了成银带和银矿集区内的成矿规律,并指出了找矿前景和方向。
五是首次厘定了我国以银为主或以银为特色的38个矿床成矿系列(组)和59个亚系列,总结了银矿成矿系列的时空演化规律,探讨了构造演化历史与银成矿的关系等重要科学问题。
六是将中国银矿的主要成矿期划分为6个时期(晋宁-吕梁期、加里东期、海西期、印支期、燕山期和喜马拉雅期),明确了燕山期是我国银矿最重要的成矿期,并对各成矿期的银矿成矿规律进行了归纳总结。
七是系统梳理和总结了我国银矿床的地球化学特征,分析讨论了我国银矿的成矿物质和流体来源、成矿条件和富集机制等科学问题。
八是建立了迄今为止信息最全面的“中国银矿一览表”等数据集。
九是编制了迄今为止涵盖银矿床数量最多、信息最全面的中国银矿资源分布图、成银带和银矿集区分布图、中国银矿成矿规律图等重要图件。
十是指出了我国银矿今后的勘查工作重点和找矿方向,为我国银矿勘查部署和决策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茜茜)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请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