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25年6月10日,衢州市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发布《衢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
1、资源基本情况
萤石又称氟石,主要成份为氟化钙(CaF2),是自然界中最重要的含氟矿物,为工业用氟的主要来源,是氟化学工业的基础原料,普遍应用于冶金、化工、建材、光学工业等传统领域以及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新兴产业,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和战略地位。作为重要的非金属矿产资源,先后被多国纳入关键性矿产目录。
衢州市萤石矿类型多为单一型萤石矿,矿点较分散,主要分布在衢州江山市峡口镇-衢江区岭洋乡一带、开化县村头镇-常山县芳村镇一带、衢江区峡川镇-龙游县塔石镇一带。其中常山县保有资源量最大,占全市的34.5%。
衢州市已发现萤石矿产地29处,其中大型4处,中型3处,小型10处,矿点12处。达到详查或勘探程度14处,普查程度8处,预查程度7处。代表性矿产地有常山八面山萤石矿、开化黄山萤石矿、江山甘坞口萤石矿、衢江里芭蕉萤石矿等。衢州市萤石资源保有量位居浙江首位,约占全省保有量的27%。
目前全市共有采矿权10家,保有资源量(矿石/CaF2)2087.3/872.6万吨。其中大型矿山3家,中型矿山2家,小型矿山5家,大中型矿山比例50%。1家矿山为国有企业,其余为民营企业。2024年实际生产矿山3家,设计生产规模80.6万吨/年,实际开采量28.74万吨。
全市建有萤石选矿厂12家(在建2家)。有自有矿山依托的选矿厂5家,无自有矿山依托的选矿厂7家,设计年加工矿石能力190万吨,2024年处理矿石量70万吨左右,生产精粉27万吨左右。
2、规划目标
(一)近期目标(2026-2030年)
紧密围绕衢州市氟化工产业资源需求,根据资源禀赋特点,通过加大资源勘查,调整产业布局,加强开发利用与保护,形成萤石产业“资源保障有力、产业结构优化、生态环境友好”的发展格局。资源勘查目标:进一步加大萤石矿产资源调查评价和区块优选评价,圈定找矿靶区3-9处,提交可供出让区块2-4处;加大勘查投入,推进勘查进度,提高勘查程度;鼓励现有矿山“探边摸底”。通过资源勘查,新增资源量(CaF2)110万吨以上。
开发利用目标:走集约化、规模化发展道路,新建成2-3个中型以上矿山,到规划期末,大中型矿山比例提高至70%,通过兼并整合,优化矿业布局。
综合利用目标:采矿方法合理,矿山“三率”水平逐年提高,开采回采率85%以上,选矿回收率85%以上,CaF225%以下的低品位矿石得到利用,综合资源利用率达98%。
生态保护目标:矿山生态环境持续改善,严控“三废”排放,通过“数智地矿”平台实现矿区环境实时监测。绿色矿山建成率95%,新建矿山100%达到绿色矿山标准,大型矿山100%建成智能化绿色矿山,其余符合建设范围的矿山100%开展基础数字化矿山建设。
(二)远期目标(2031-2040年)
萤石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与保护力度进一步加大,资源量稳步增长,资源供给保障稳定,矿产品结构进一步优化,矿产资源利用方式更加合理,矿山生态环境明显改善,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协调发展,矿产资源管理体系更加完善,实现治理体系现代化。
3、各重点勘查区预期成果
(一)开化县村头镇重点勘查区
重点勘查区位于开化县马金镇-村头镇一带,区内现有探矿权2个,采矿权1个,矿点1处。在勘查区内北侧,F元素地球化学异常清晰,整体勘查工作程度较低,优先开展区块优选评价工作,预期提交可供出让的勘查区块1-2个。
(二)江山峡口-塘源口-衢江里芭蕉重点勘查区
重点勘查区位于江山—绍兴结合带以南,区内现有探矿权7个,采矿权5个,矿点13处。区内峡口-长台-湖山成矿带成矿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大,优先选择矿点、矿山周围及深部开展调查评价及勘查工作,预期提交可供出让的勘查区块1-2个,预期新增资源量(CaF2)20万吨以上。
(三)常山县新昌-东鲁重点勘查区本区为浙江省主要成矿远景区之一,分布于常山县八面山-东鲁一带。区内现有探矿权1个,采矿权1个,矿点3处。通过勘查,预期新增资源量(CaF2)20万吨以上。
4、重要矿山攻深找盲
针对衢江区里芭蕉萤石矿,常山县岩前萤石矿,开化县潭头村鸡公岩萤石矿,江山市阴源萤石矿、王村萤石矿、源口萤石矿6个矿山开展深部和外围找矿,在综合研究基础上开展攻深找盲勘查工作,增加资源量,延长矿山服务年限,预期新增资源量(CaF2)50万吨以上。
5、区块整合盘活资源
支持国有企业参与,推动低效、停滞的矿业权焕发活力,规划期内盘活矿业权1-3个;依法注销过期探矿权,合理规划整合后再市场化出让,为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注入市场化活力,2026年底完成5家过期矿山注销,规划期内市场化出让2-4宗探矿权。
6、集约选矿优化结构
以“集约高效、科技赋能”为核心路径,发展新质生产力,依托常山县芳村镇现有5家(在建1家)选矿厂,推动选矿园区发展。紧盯前沿科技技术、发展高附加值的应用产品,提升原矿加工技术水平,优化破碎与磨矿工艺,提高选矿效率,采用多级浮选工艺,实现不同品位萤石分级。提高低品位矿综合利用,严格管理矿产品流通渠道,限制矿产品不经加工对外低价销售,禁止将优质矿石用于低附加值产品。引导矿山企业走科技创新之路,大力发展深加工产品,重点开发基础化工产品,并向电子级萤石、半导体材料等高技术领域延伸,提升氟化物转化率。推动特种氟材料研发,满足新能源、电子信息产业需求,推动衢州“新材料、新能源、集成电路”产业链发展,助力衢州市氟化工产业跨越式发展。
7、基地建设示范引领
以常山县新昌乡岩前萤石矿选矿试验创新中心为抓手,进一步提高选矿回收率,提升氟化工产业链附加值,支撑半导体、锂电池等战略新兴产业发展。全面推行绿色矿山建设标准,创新尾矿充填、废水资源化等技术。重点打造科技创新标杆、绿色低碳范本、产业链协同样板、政策管理创新引领示范作用。最终形成基地资源储备充足、产业竞争力强、生态可持续的现代化资源安全保障体系。
8、资源储备稳业促兴
防止萤石资源短缺对衢州市氟化工产业造成影响,逐步建立衢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产能储备和产地储备。根据衢州市萤石资源现状分布情况、结合萤石资源开发利用及产业需求,将衢州市萤石矿山划分为4个开发利用区作为产能储备,储备产能115万吨/年产量,详见附表8。将规划开采区外的所有萤石矿区作为萤石矿产资源储备区。通过加强勘查工作,确保萤石矿产资源量长期和萤石矿业的可持续发展。重点将5个矿区列为矿产产地储备,资源量145万吨以上,详见附表9。
来源:《衢州市萤石矿产资源专项规划(2026-2030年)(征求意见稿)》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昧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