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台套 “碳化法钢铁渣生产10万吨碳酸钙项目”开工! 产、学、研,意义重大!


来源:中国粉体网   昧光

[导读]  全球首台套 “碳化法钢铁渣生产10万吨碳酸钙项目”开工。按项目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土建和主体设备安装,明年2月份开始热调试,首批产品预计2至3月间问世。综合来看,产、学、研,意义重大!

中国粉体网讯  7月31日,全球首台套“碳化法钢铁渣综合利用一期二阶段10万吨示范产业化项目”在包头市包钢集团厂区培土奠基,正式开工建设。计划今年年底前完成土建和主体设备安装,明年2月份开始热调试,首批产品预计2至3月间问世。


 


项目开工奠基仪式

 

该项目由包钢集团公司和瀜矿环保科技(上海)有限公司合资成立的内蒙古包瀜环保新材料有限公司承担建设,以钢铁渣综合利用为主要目的,通过综合处理钢铁渣,最终形成高纯碳酸钙及含铁料等,其产品可用于造纸、塑料、涂料、橡胶等多个行业,有效减少石灰石矿的开采和煅烧,大幅降低纸浆在生产过程中木料需求,对实现温室气体减排、推进循环低碳经济发展、解决炼钢过程中的固体废弃物循环再利用及二氧化碳封存问题有着重大意义。

 

项目采用的碳化法钢铁渣处理技术与传统高纯碳酸钙生产技术相比,省去了焙烧工艺,减少了二氧化碳的释放;同时该技术可直接将二氧化碳作为原料参与反应,具备双重减碳效果,满足固废综合利用需求,在废弃物处理、二氧化碳减排领域属世界先进技术,可在世界各国同类单位中广泛复制推广。

 

除此之外,中国粉体网编辑还注意到,多样性原料制备碳酸钙的研究也已经取得了诸多进展。

 

近两年,随着“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的新使命,“绿水青山”理念及“低碳经济”等发展理念进一步深入人心,利用高钙含量的工业废弃物和生活废弃物等进行资源化回收利用制备碳酸钙也逐渐引起学者的关注。

 

1含钙矿石原料制备碳酸钙

 

方解石晶体属三方晶系的碳酸盐矿物,在地球上分布广泛,主要存在于大理石和石灰石中,是天然碳酸钙中最常见的矿石晶体,同时也是目前制备碳酸钙中使用最多的原料。

 

此外,如菱镁矿(MgCO3)、菱锶矿(SrCO3)、白铅矿(PbCO3)等碳酸盐矿物,都可作为碳酸钙制备的矿石原料。

 

2工业废渣制备碳酸钙

 

目前钙含量高的大宗固废主要有钢渣、工业副产石膏、电石渣和粉煤灰等。钢渣是炼钢业在炼钢过程中,形成大量的似岩石的固体碱性副产物,其成分主要为硅酸盐和氧化物,氧化钙含量为 40%~60%,可作为碳酸钙良好的原料。

 

3生活废弃物制备碳酸钙

 

碳酸钙不仅广泛地存在于天然矿石中,它还是人体、动物骨头及大自然生物中贝类、壳类的主要成分。

 

研究人员利用废弃的双壳贝类和鸡蛋壳为原料,采用碳化法,以MgCl2·6H2O为晶型控制剂,在80℃的温度下成功合成了平均晶体尺寸为10~30μm,最佳长径比为21的碳酸钙晶须。

 

目前研究较少的生活废弃物制备碳酸钙的难点在于,废弃的贝壳、蛋壳难以集中回收运输,但这种天然生物钙原料,反应过程不会产生重金属污染,而且避免了生产过程中造成的环境污染,未来可通过合理的资源规划促进工业化生产。

 

整体而言,碳酸钙生产非常适合多样性资源利用的尝试,用廉价或废弃高含钙原料替代天然含钙矿物,提高原料的选择性,节约宝贵自然资源,实现废弃物的高值利用,同时也可积攒技术经验。

 

有研究认为,碳酸钙产品应从以下几方面来发展:

 

(1)用廉价或废弃高含钙原料替代天然含钙矿物,提高原料的选择性,节约宝贵自然资源,同时实现废弃物的高值利用。

 

(2)为满足不同方向的应用需求,要继续拓展碳酸钙的应用面。走高端化、超细化、专一性、功能性,深入研究改性工艺,理化性能,为产品的制备提供需求导向。

 

(3)更深层次地探究晶型成核生长机理,诸如成核生长驱动力调控、生长微环境变化规律等,为特种功能化碳酸钙产品制备提供理论指导。

 

(4)模拟地质矿化及生物矿化制备拥有超高性能的碳酸钙将成为碳酸盐生产的重点、难点。

 

结语

 

目前来看,我国虽是碳酸钙生产大国,但受资源、技术、资金、场地、成本控制等限制,很多企业存在生产技术落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等诸多问题。但回顾碳酸钙行业发展的60多年,我们也会发现,我国已形成十大碳酸钙产业基地,并涌现出广西科隆、江西广源化工、天石纳米、山西兰花等众多优秀企业,整个行业已经是成绩斐然。粉体网编辑认为,行业的每次进步都值得鼓励和宣扬,企业的每个明天都值得期待。

 

参考来源:

内蒙古日报

胡攀,含钙矿物及固废制备碳酸钙晶须的研究进展与思考,湖北大学

雷恩,等:青海石灰岩资源特征及高值化利用建议,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

推荐9

作者:昧光

总阅读量:923392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