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赛场上,它助力运动员刷新记录;生活中,它让轻装上阵成为习惯;太空里,它向金属材料发起凌厉冲击。它,就是碳纤维。碳纤维是关系到国防建设、国家安全的战略物资,也是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产品垄断的敏感材料。2008年,国内只有少数企业能生产碳纤维,且一直未能突破规模化生产技术瓶颈。
来源:连云港党建网
同年,陈秋飞从北京化工大学碳纤维专业毕业,他深知国内对碳纤维的迫切需求,为了这“一根丝”,他放弃了宽敞的办公楼,选择了只有齐刷刷厂房的中复神鹰,希望把自己的专长落实到真正的工业生产中。
夜以继日 攻坚克难
彼时,国家需要有企业去承担把产业化的道路大幅度向前推进的责任,而中复神鹰也一直坚定地要走产业化的路线,因此,陈秋飞毅然决然的选择了中复神鹰。陈秋飞初到中复神鹰时印象最深的是千吨级T300的生产线装置已经建成了,处于准备开车的阶段,另外还有两条百吨级的生产线和一条十吨级生产线。办公区是一个老旧厂区里面两层楼的小房子,楼上楼下加起来十多间办公室,只在二楼有卫生间,公司把所有的资金都投在生产线上用来做实验,研发生产装置。
当时国内市场紧缺T700级碳纤维,只能依靠国外供应的状况,面对这种情况,中复神鹰从2009年开始研究干喷湿纺碳纤维。陈秋飞迅速加入研发团队。从2009年起,他全身心投入到干喷湿纺技术的研究中,从一开始的小试到中试再到产业化,过程既艰辛又曲折。由于该技术一直不稳定,陈秋飞和团队两班两倒,工作12个小时休息12个小时,就睡在工厂里面不离开。做实验的过程中到了休息时间也不走,困了就睡会儿,睡醒了再接着到现场做实验。
坚持不懈 勇攀高峰
就这样,陈秋飞和其团队凭借着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夜以继日地实验、测试、分析,经过一系列技术攻关,他们突破了高效湿法纺丝及大规模可控预氧化碳化技术瓶颈。干喷湿纺技术突破后,产品性能得到大幅提升,中复神鹰2012年实现千吨级T700碳纤维规模化生产,2015年实现百吨级T800规模化生产,2017年实现千吨级T800规模化生产,由于陈秋飞团队在干喷湿纺领域的成功为国内提供高性能碳纤维做出了贡献,因此获得了“2017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在此基础上他们继续提升,向T1000冲刺,在2020年获得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T1000级碳纤维科技进步一等奖”。
多年来,陈秋飞在中复神鹰从事碳纤维及复合材料的研发及产业化技术攻关工作,面对国外长期技术封锁和百般打压,针对国内碳纤维产业化技术水平较低的现状,他沉下心来深耕于碳纤维产业化一线,带领团队进行高性能碳纤维的规模化生产研究。成绩的背后,是夜以继日的付出。为了吃透它、搞懂它,陈秋飞几乎所有的时间和精力都献给了这一根根碳纤维,如今,他是公司副总经理,但根植在心底的一线技术人员的热血还在,一周7天有6天半都在工厂里。
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陈秋飞带领团队打造出了中国高端碳纤维的品牌影响力,中复神鹰被国际碳纤维龙头企业视为最具有竞争力的中国碳纤维企业。为满足不同领域对高性能碳纤维的需求,陈秋飞不断提升现有产品性能、开发新产品,研发新应用技术,已累计向市场提供碳纤维超4万吨。
面对未来,充满信心
碳纤维是军民两用的战略性新材料,应用领域非常广泛,例如风电叶片、光伏、压力容器罐、氢燃料电池等新能源领域都需要碳纤维作为重要支撑材料。近年来,国内碳纤维企业奋楫扬帆,碳纤维制造技术及应用技术均大幅提升。
面对未来,陈秋飞充满信心。
未来中国的碳纤维将会进入爆发式的增长,下一步碳纤维行业努力的方向是向市场提供更加大量的高性价比产品。陈秋飞表示,可以预见,未来中国碳纤维将会进入爆发式增长阶段。随着碳纤维的成本和价格进一步下降,会有更多领域使用碳纤维产品,带来新一轮的产业提升。未来,中复神鹰将加大航空航天级碳纤维、航空级预浸料等研发项目的投入,进一步扩大下游产业链延伸布局,为航空航天事业的发展提供充分保障。与此同时,中复神鹰会持续努力提升产品性能,扩大生产规模,向市场输送更多高性价比产品,助力中国碳纤维行业向更高的巅峰进发。
参考来源:
央广网.一束碳纤维,可拉动两架大飞机!“新材料之王”打开5万亿元“新风口”
现代快报.岗位平凡,匠心不凡的技术攻坚者,将奋斗书写在大地上
中国复材.寻访初心故事 感悟榜样力量(三) | 陈秋飞
中国纺织杂志.创新者说丨中复神鹰陈秋飞:深耕细作碳纤维,为国为民解难题
连云港党建网.优秀高层次人才:陈秋飞——怀揣创新之志 勇攀技术高峰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初末)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