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购重组浪潮,医药行业整合的春天来了?


来源:中国粉体网   青黎

[导读]  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整合的有效手段。据悉,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在2024年一季度持续升温。

中国粉体网讯  进入2024年,医药行业整合进一步加速。1月1日,东方基因公告与莱和生物签订股权并购协议,吹响了医药行业并购的号角。


并购重组是优化资源配置和推动产业整合的有效手段。据悉,医药行业并购重组在2024年一季度持续升温。


国产医疗器械企业迈瑞医疗近日称,拟斥资66.5亿元收购科创板上市公司惠泰医疗控制权,由此进入心血管赛道。年前,阿斯利康宣布以最高12亿美元收购中国创新药企亘喜生物,后者将成为首家被跨国药企收购的中国创新药企。而亘喜生物近日也宣布,阿斯利康完成了对公司的收购。诺华制药近日则宣布收购信瑞诺医药,以进一步加强在肾病领域的布局。


有医药企业人士认为,“这说明医药企业之间的收购,已不再热衷于‘横向收购’,而更关注与自身核心治疗领域相关的产品线。”


在并购潮的驱动下,医药央企并购重组也在提速。


近日国药集团拟以每股4.6港元的价格将中国中药控股私有化,该私有化建议的总代价约为154.5亿港元。业内认为,中国中药私有化有望开启国企改革新篇章。


有分析人士指出,私有化或为企业提供了一个更为私密和灵活的空间,使得企业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快速做出反应,这种灵活性是推动企业创新和增长的关键因素。预计随着宏观政策对中医药产业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私有化并回归A股市场有望为企业获得更多的政策红利。


2月23日,华润旗下华润双鹤宣布拟斥资31.15亿元收购控股股东北药集团持有的华润紫竹100%股权。通过收购华润紫竹,可以丰富华润双鹤女性健康用药、眼科制剂、口腔类药物产品组合,丰富华润双鹤在专科领域的产品线。除了获得华润紫竹相关资产外,华润紫竹现有营销资源的协同、成本优势等,将为华润双鹤带来正面影响。此次交易是华润集团化药板块业务整合的重要举措,通过将优质资产注入上市公司,深入推进战略性重组和专业化整合,将丰富华润双鹤在专科领域的产品线。


近年来,通过并购整合,华润双鹤的非输液板块也在不断发展。2023年,华润双鹤收购天安药业89.68%股权以丰富公司糖尿病药物产品管线;2022年8月,公司宣布收购神舟生物50.11%的股权,以快速进入生物发酵领域,同时公司进一步收购天东制药31.25%的股权,实现对天东制药70%的控股,以更好地整合公司资源,在肝素抗凝领域实现更好发展。


在华润双鹤看来,中国的原料药企业需要具备国际化能力,仅作为制剂的配套很难形成国际竞争力。通过对神舟生物和天东制药这两家企业的并购,华润双鹤将更好地完善其国际化网络,进一步扩大原料药出口规模,同时通过原料药出口带动制剂出口。2024年,华润双鹤还在积极布局,与企业进行相关产品合作,将儿科领域要扩展到大儿科,目前部分项目正在洽谈中。


据了解,2023年6月,国资委召开中央企业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暨并购重组工作专题会,明确了“中央企业要以上市公司为平台开展并购重组,助力提高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等要求。在上述背景下,华润医药集团、国药集团等央企变身“超级买手”,加速拓展自己的医疗版图。


而在国际方面,2024年诺和诺德仍然大手笔不断。诺和诺德的母公司Novo Holdings(诺和基金会)2月5日宣布,以每股63.5美元(总计165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CDMO公司Catalent。随后又以110亿美元的价格,将刚收购来的Catalent位于意大利Anagni、美国印第安纳州Bloomington和比利时布鲁塞尔的三家工厂出售给诺和诺德制药公司。


并购的复苏反映了制药企业需要创造新的收入和补充渠道,以及为交易提供资金的能力。据预测,生物医药行业将在2024年涌现出大量并购交易,这意味着制药公司面临着在寻找新的增长机会方面的挑战,需利用现有的资源和资金来寻找未来的发展方向。


参考来源:

制药网:医药央企并购重组也正在提速

医药经济报前沿观察:2024医药并购号角吹响,行业整合新方式涌现

中国基金报:医药央企又有大动作!华润化药整合再进一步 双鹤31亿元收购紫竹等

深蓝观:向外扩展、向内集成:诺和诺德收购Catalent启示

药智头条:2024药企十大并购目标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青黎)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作者:青黎

总阅读量:530217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