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电产业链董事长坐不住了 集体出海寻销路能否“解忧”?


来源:财联社

[导读]  国产锂电产业链“集体出海”

中国粉体网讯  锂电产业链董事长坐不住了。财联社记者近日从多个锂电产业链公司获悉,公司的董事长不是在出海,就是在规划出海的路上。利元亨IR陈丽凡更是对财联社记者表示,公司目标今年海外市场占比30%。


董事长们的踪迹,或侧面反映出锂电产业链风向。相对于国内锂电市场“神仙打架”的局面,像欧洲、美国这种电动车渗透率逐步升高的地方,本土电池产能还存在较大不足,多个公司已开始布局。孚能科技相关人士称,随着公司产能放量,公司将全面对接海外客户,海外销售已作为公司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


国产锂电产业链“集体出海”


“卢总马上出国日本、韩国参加展会。”陈丽凡对财联社记者透露。记者多方询问,像利元亨这样积极出海的公司董事长,在国内锂电产业链不在少数。


董事长们的踪迹,或侧面反映出锂电产业链风向。至于出海的原因,主要分为三方面,一是相对于国内充分竞争的市场,国外未能满足本土需求;二是手握巨额订单或项目定点,跟随出海;三是海外市场毛利率相对更好。


据GGII不完全统计,2022年中国锂电四大主材规划投资金额超5000亿元,扩产项目数量为156个。其中正极材料扩产项目57个,负极材料扩产项目55个,隔膜扩产项目11个,电解液扩产项目33个。


令人咋舌的扩产潮,让资本市场和电池行业产生结构性产能过剩的焦虑。而根据财联社前期报道,锂电材料在经历疯狂的价格上涨潮后,目前已大幅回调,以原材料碳酸锂为例,较去年11月中下旬60万元/吨的高点,已经“腰斩”。


而通过寻求海外订单来缓解国内市场的压力,或成为锂电产业链的共识。如果说2020年前后,部分国内锂电产业链宣布将赴海外布局只是星星之火,那么2023年则有了“东风”燎原之势。


公开资料显示,第19届“世界智能能源周”吸引了来自约30个国家和地区的超过1200家企业。而参加太阳能发电展的约160家企业中,中国企业超过70家;蓄电池展的约180家参展企业中,中国企业占比超过四分之一。


其中,欧美是国内锂电产业链出海的重点。陈丽凡表示,在全球节能减排、欧洲2035年禁售新燃油车、2023年美国电动车产业链补贴等趋势下,欧美地区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快速增长,支撑上游锂电设备需求持续增长。


招商证券游家训团队认为,美国IRA法案落地,单车最高补贴达7500美金,将极大刺激基数、渗透率双低的美国电动车市场,同时美国也在大力培养本土锂电产业链,但在中短期来看难以形成规模,对于锂电材料、电池要还是要依赖亚洲供应链,IRA对国产材料的实际影响可能好于预期。欧洲PHEV补贴加速退坡,纯电占比有望快速提升,对应动力电池需求增速更高。


与此同时,“欧美本土设备厂商无法满足需求,因此近两年相关订单大规模流入国内,而且订单多为长期合同,这也是国内厂商纷纷出海扩产的重要原因,2023年锂电装备企业海外市场潜力可预期。”陈丽凡进一步说明。


“随着公司产能放量,公司将全面对接海外客户,海外销售已是公司重要的经营战略之一。”上述人士称。


除了需求预期向好之外,财联社记者通过查阅宁德时代、新宙邦、容百科技、恩捷股份等锂电产业链的2022年年报获悉,相关产品的境外销售毛利率,普遍相对国内更高。


机遇与挑战并存


多氟多董事长李世江近日对财联社记者表示,无论是政府还是下游汽车企业,都希望上游供应链可以离汽车更近一点,这样可以避免关键材料被“卡脖子”和物流等环节的不确定性,并促进本土电动车产业发展。


国内锂电产业链已成为全球新能源产业发展中不可忽视的力量。


以动力电池为例,SNEresearch统计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动力电池总装车量排行榜中,宁德时代和其他6家跻身全球前十的中国厂商,总共占到全球市场份额的60.4%。


高占比份额及完整产业链带来的规模化竞争力亦开始显现。有业内人士对此表示,国内产业链公司的规模效应和成熟度都相对更好,并且有着完整的产业链配套,也让国产锂电池在成本控制、供应保障等方面都有着更强的竞争力。


锂电出海自然离不开供应链的支持,陈丽凡表示,中国新能源和电动汽车市场发展比较早,催生了完整的产业链,各厂商在锂电整线设备、工艺、制造和协同方面具备比较成熟的综合优势,有助于满足海外厂商的需求,帮助海外企业产能落地和释放。


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相较于锂电池,锂电设备或率先受益。“从目前多家锂电设备企业保持满负荷生产的现状来看,订单旺盛,扩产实现的规模化效益可以降低成本,国产的锂电设备在全球具有明显竞争优势,未来生产效率将有更多提升。”上述人士进一步分析。


但在巨大的机遇面前,挑战同样存在。


有业内人士认为,海外市场竞争日趋激烈,一方面,国内锂电池企业都在大力拓展海外业务;另一方面,海外产业相关的政策也逐渐明确,比如美国已经实施的《通胀削减法》(IRA法案),以及欧盟计划实施的《欧盟电池与废电池法规》等。这意味着海外市场从单一维度的产品竞争升级到多维度的体系竞争。


李世江也表示,无论是欧洲还是美国,都在大力发展新能源产业,这有望继续为电池企业的下游需求释放较大增量。在这个时候,谁能更快地了解市场需求,进行技术突破,并尽快大规模生产、降低成本,才是把握窗口期的关键。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文正)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