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光者 | 全功能型6000系列 ICP-OES 发展故事


来源:谱育科技

以下文章来源于谱育科学仪器产品与服务 ,作者谱育科学仪器

仪器行业看起来高冷又神秘,其实不然,这些仪器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可以延伸我们的感官,帮助我们发现世界。比如ICP-OES,是质量管控的利器,工业化工、环境监测等领域的重要检测设备。


追光者,ICP-OES 发展历程

1.jpg

早在2013年,我们的研发团队携第一代ICP光谱仪(ICP-5000)参加行业权威展会,当时还备受质疑:“技术难度太大了,国内怎么能做出全谱ICP呢?”


反观现在,我们不仅创新打造了稳定性好、可靠性强的国产高端ICP-OES,实现了国产替代进口,打破了国外厂商高价垄断的市场格局,还推动了国产ICP光谱仪的产业化发展,结合不同客户需求做了创新应用,以每年递增的销量持续扩大市场,成为同类产品的主流供应商。


2.png

成立之初源于一束光,聚光科技自成立后,就在光谱领域生根发芽。


早在2006年,研发团队研制的激光在线分析系统,就获得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09年推出M系列全谱直读平台,被认定为浙江省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首台套。

3333.png

< ICP-5000 ICP-OES >


基于这些光谱技术平台,公司深入攻关中阶梯光栅二维分光的全谱直读光谱技术,同时启动研发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光源。经过大量的实验摸索,攻克了自激式全固态RF射频电源、中阶梯二维分光光学系统、大面阵高速CCD采集、光谱处理算法等多个技术难点,2013年推出了第一代台式全谱直读型ICP光谱仪——ICP-5000,填补了国产全谱直读型ICP-OES商业化的空白,并于同年获得BCEIA金奖。


33.png

4.png

ICP-5000 ICP-OES上市后,面对不断升级的市场需求,谱育科技研发团队和衷共济,再次出发,把更多的时间和功夫花在细节上,追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稳定性和可靠性是光谱仪的命脉所在。为了将这两个命脉指标牢牢把握住,谱育科技研发团队为此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消除金属应力对光学系统的影响、消除温度对稳定性的影响、整机热设计改进、RF电源可靠性升级……

2015年,谱育科技(聚光盈安母公司)全新推出了EXPEC 6000型 ICP-OES,性能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png

< EXPEC 6000型 ICP-OES >


因为仪器性能的优异,我们在2016年也得到了更多的认可,产品获得了中国仪器仪表协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正是因为研发团队齐心协力克服困难,秉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行稳致远,进而有为。

6.png

仪器做得好与坏,最终要市场来打分,谱育科技一直认为“解决客户问题才是最实在的创新”。

十年来,谱育科技秉承“未来实验室探索者”的责任与使命,持续创新研发投入,并经过三代的产品更替与创新,打造出创新一代EXPEC 6500型 ICP-OES,在RF射频电源、大面阵检测器应用、垂直炬管双向观测、智能校准算法等核心技术方面形成新飞跃。其稳定性更上一层楼,8小时稳定性指标 RSD<1%。

7.png

< EXPEC 6500型 ICP-OES >


谱育科技掌握了仪器的核心技术,始终认真倾听客户声音,根据客户的差异化需求,持续创新,推出定制化解决方案:

EXPEC 6500H ICP-OES,为稀土分析领域提供全谱分析的解决方案;

SUPEC 6020 全自动重金属分析系统,解放了分析人员的双手,降低了人为操作的误差;

SUPEC 6010 水质重金属在线监测系统和FAAS 8000 工厂自动化分析系统,可实现工艺过程中多点连续、在线监测,降低日常人工监测工作强度,提高监测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以及信息化水平;

……

谱育科技研发团队继续拓展多种易用功能与智能化辅助设备,组成智能化分析系统,帮助操作者提高效率,从纷繁重复的工作中解脱出来,创造更多的价值。


仪器行业本就具有较高的技术壁垒、较长的研发周期、较大的投入以及较强的风险承受能力,越是在行业内深耕的企业,越是有厚积薄发的力量。

谱育科技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科学仪器制造商,加之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强高端科研仪器设备研发制造”,借助顶层设计支持的东风,高端光谱仪器更是前景广阔,市场占有率正在持续提高!

欲了解更多,点击进入杭州谱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推荐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