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国外垄断!亦庄实现10余种3D打印材料国产化


来源:北京日报

[导读]  在知识产权方面,创新中心已申报涵盖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制粉技术、制粉装备等领域的5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5项。今年初又布局了将近80项专利,让3D打印应用的主流材料快速在北京经开区实现国产化。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收到了一家医疗器械企业的感谢信:在一款新型骨科植入物的研发生产中,创新中心利用金属材料进行3D打印定制化生产,为企业缩短了2至3个月的研发周期。


事实上,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两年来已实现10余种增材制造材料国产化,推动3D打印在更多领域规模化应用。


3D打印(增材制造)经过近几年的发展,已在航空航天、模具、医疗、首饰等多个领域中获得批量化应用,从发动机燃油喷嘴、叶片、随形冷却模具、骨科植入物到笔筒、台灯,都能够在3D打印机下实现快速成型。而用于增材制造的金属材料被称为3D打印机的“墨盒”,是影响金属3D打印过程的基础和关键。


2019年,中航迈特粉冶科技(北京)有限公司落户经开区之初,就在政策支持下成立了增材制造和新材料技术创新中心。在800余平方米的空间内,搭建了两条增材制造示范线,同时引进金相组织分析、力学拉伸实验、热处理炉等一整套设备,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开展技术攻关。


目前,在知识产权方面,创新中心已申报涵盖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制粉技术、制粉装备等领域的52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5项。今年初又布局了将近80项专利,让3D打印应用的主流材料快速在北京经开区实现国产化。


据创新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研发团队在两年时间里,已经研发攻关实现了十余种3D打印领域主流材料国产化,其中包括至少6种高温合金材料和钛合金材料,2种铝合金材料。“主流材料的国产化打破了国际垄断,降低了成本、缩短了研发供应周期,推进3D打印技术向多领域大规模应用快速迈进。”


北京经开区相关负责人说,经开区将围绕国家增材制造和新材料产业培育及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全面突破增材制造材料、装备、软件、应用、检测等关键技术,构建增材制造技术创新体系。同时,加速创新成果转移转化,孵化1-2家增材制造和新材料高新技术企业,吸收和培养一批国际化领军人才,打造面向全球开放协同、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增材制造技术创新平台。此外,经开区还将推动产业链向全球价值链高端跃升,为推动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供给。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13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