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国杰院士:以发展产业技术为目标,不要追求论文等统计指标


来源:科技日报

[导读]  在主题为“新形势下的技术创新之道”的CCF 2020 CTO高峰论坛上,CCF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呼吁重视产业技术的发展。

中国粉体网讯  10月22日,CNCC(中国计算机大会)开幕,在主题为“新形势下的技术创新之道”的CCF 2020 CTO高峰论坛上,CCF名誉理事长、中国工程院院士李国杰呼吁重视产业技术的发展。

“国家强盛的基础是企业。”李国杰表示,经济学家统计,从17世纪到20世纪70年代,改变了人类生活的160种创新中有80%以上都是由公司完成的,今天全世界70%的专利和2/3的研究开发经费都出自企业。

在他看来,产业技术是国内科学技术发展的最薄弱一环,而企业是夯实这一环节的关键,必须推动企业真正成为创新的主体。

为什么要强烈呼吁重视产业技术

李国杰强调,产业技术的研究开发反过来对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有很强拉动力,企业、大学与科研机构之间有多层次的互动。

“本质来讲,基础研究是不管有什么用的,所谓目标导向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到底研究什么,主要不是看基础研究有什么新成果,而是看产业研究有什么需求,产业技术不是人们常说的大学和科研机构成果转化后的应用开发,而是引导大学和科研机构的原始动力。”

改革开放以前,我国的国有企业是没有研究开发活动的“生产车间”。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国科学技术发展中最薄弱的环节是产业技术,IT企业的CTO们要担起振兴“产业技术“的重任,集体发出国家要重视”产业技术“的呼吁,推动企业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

产业技术和实验室技术有何区别

李国杰表示,一般而言,实验室技术是突破单项技术,一俊遮百丑。

而产业技术不能有明显短板的。

实验室技术也许能解决90%的要求,但剩下的10%可能要再花10倍的精力,甚至推倒重来。他以机群文件系统为例,机群文件系统在中科院计算所经过三代博士生的努力仍不能商品化,开发人员进入公司后按产业技术的要求又攻关了几年,才形成今天曙光公司的拳头产品Parastor。

不同于实验室技术,产业技术必须考虑推出时间、成本、鲁棒性、兼容性等约束,在限制条件下创新有时比“原始创新“还困难。

产业技术不但要说得清,而且要做得到,不能做不下蛋的“公鸡”。产业技术人才不能只做“治学之材”,应当是“治事之材”,必须以做成一件难事为目的。

产业技术不要追求论文等统计指标

李国杰强调,以发展产业技术为归属目标,不要追求论文等统计指标。

做科研要关注最终目标,具体一点是“为国分忧,与民造福”,更长远的目标是“对人类文明作贡献”。申请到多大的科研项目,掌握多少科研经费,不是一种目标,而是一种承诺与责任。发表了多少文章,获得多少奖励,戴什么人才帽子都是中间结果,最终要看对科学技术和产业发展有没有实实在在的贡献和影响。

李国杰引用了图灵奖得主John Hopcroft教授的话:我的建议就是远离指标,中国的研究人员非常感兴趣于发表的论文数量和得到的研究资金数量,应远离这些指标,关注其它一些更有价值的层面。

大学与科研机构的研究开发不必做出可商品化的产品,但研究什么问题应该考虑产业界的需求,基于不合理的假设写出来的论文将被历史淘汰。所谓“企业是技术创新的主体”就是指以发展产业技术为主要目标。

健康的产业生态需要企业互赢共生

李国杰直言,对中国的产业技术,网上有自吹自擂的“好得很”派,也有妄自菲薄的“糟得很”派,很多意见以偏概全,对我国的科技真实水平缺乏理性的判断。

对产业技术来说,自主创新是必须越过去的坎,应对技术脱钩的重任压在企业肩上。

发展产业技术一定要有一个健康的产业生态环境。多年以来中国的企业只讲你死我活的竞争,不讲互赢共生的“企业命运共同体”。信息领域更是盛行“狼文化”和“赢家通吃”,几乎没有同行企业的“竞争前的合作”。

因此,他呼吁,“希望计算机界的企业一起构建企业命运共同体”,从关注自我的输赢升华到关注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理念上要作重大调整,“为中国的IT产业冲出重围作出历史性贡献”。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