耐酸碱耐辐照钒酸盐离子交换材料高选择性富集镧系元素研究获进展


来源: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

[导读]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小荥领导的课题组在研究员冯美玲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城市环境研究所融合发展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资助下,开展了对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铀、裂变产物铯和锶、镧系元素等)的富集和分离研究,已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

中国粉体网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枯竭,核能因其高效、清洁等特点备受关注。然而,核燃料循环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产生放射性废物,其处理和处置成为核能发展的重要掣肘因素。其中,镧系元素是核乏燃料中的重要裂变产物,具有比锕系元素更高的中子反应截面,比锕系元素更容易捕获中子。为更好地实现嬗变,将裂变产物中的镧系元素进行有效分离对核燃料循环具有重要意义。同时,镧系元素作为一种战略性资源,在光学、磁学、催化等领域有着重要的应用。实际上,在其开采与应用过程中会造成镧系元素在环境中的泄露,既造成资源的浪费又危害人们的健康。然而,实际环境体系复杂,废液常常呈强酸性,并含有大量干扰离子。从复杂环境体系中高效、高选择性富集和分离镧系元素仍然是这一领域的重点和难点。


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黄小荥领导的课题组在研究员冯美玲主持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中科院海西研究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与城市环境研究所融合发展基金项目、福建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等的资助下,开展了对长寿命放射性核素(铀、裂变产物铯和锶、镧系元素等)的富集和分离研究,已获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J. Am. Chem. Soc. 2018, 140, 11133-11140;J. Am. Chem. Soc. 2017, 139, 4314-4317;J. Am. Chem. Soc. 2016, 138, 12578-12585);Angew. Chem. Int. Ed. 2008, 47, 8623-8626,hot paper;J. Mater. Chem. A 2018, 6, 3967-3976;J. Mater. Chem. A 2015, 3, 5665-5673)。


近日,他们在高选择性富集镧系元素方面的研究取得新进展,合成了耐酸碱、耐辐照的层状钒酸盐离子交换材料,实现了对镧系元素的高效富集。特别地,这种层状材料在酸性条件下和高浓度干扰离子的存在下对镧系元素离子(Ln3+)仍然具有高效的富集和高选择性的分离能力。该钒酸盐离子交换材料具有广泛的酸碱稳定性(pH = 1.9-12.3),对Ln3+离子具有高的吸附量(qmEu = 161.4 mg/g; qmSm = 139.2 mg/g),特别有意义的是在酸性条件下(pH = 2.5)对Eu3+离子仍然有高的吸附量(qmEu = 75.1 mg/g)。而且该材料在高浓度碱/碱土金属离子的存在下,对Eu3+离子具有高的选择性,尤其是在Cs+/Sr2+离子存在下仍能选择性吸附Eu3+离子,其分离因子超过了100(SFEu/Cs = 156、SFEu/Sr = 134),是目前报道的最高值。该材料还具有强的耐辐照性,在极大剂量的β(200 kGy)和γ(50 kGy)射线辐照后,对Eu3+离子的去除率仍然可以达到88%以上。更为重要的是,吸附的镧系元素能够通过便捷的方法将其洗脱,达到回收镧系元素的目的。进一步地通过分子动力学模拟理论研究并结合XPS、EXAFS、Raman等手段在微观尺度上明晰了机理。理论计算表明Eu3+离子与阴离子框架的作用明显强于碱金属或碱土金属离子与框架的作用,层间存在可交换的[Me2NH2]+离子,这些有利因素的协同作用是该材料对Ln3+离子高效富集的原因所在。机理的阐释进一步明晰了镧系元素的去污行为与吸附材料的组成和微观结构的密切相关性。该工作为新型镧系金属离子交换剂的研发和去污机理的研究提供了参考,为镧系元素污染的治理和资源的回收利用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关研究结果以全文形式发表在《德国应用化学》(Angew. Chem. Int. Ed. 2020, 59, 1878-1883)上,第一作者为福建物构所和福建师范大学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孙海燕,唯一通讯作者为冯美玲。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江岸)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如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