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19年6月23日,第十四届中美华人纳米论坛上,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校长、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研究员包信和因在纳米限域催化研究领域的杰出贡献而获得了第六届纳米研究奖。同时获奖的另一位科学家是来自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Omar M. Yaghi教授。
据悉,纳米研究奖是由《纳米研究(英文版)》(Nano Research)编委会、清华大学出版社以及施普林格出版社于2013年共同设立的国际性的奖项。此奖项每年评选一次,候选人来自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由《纳米研究(英文版)》编委会成员进行提名,评奖委员会决定最终人选。
前五届获得者分别是:哈佛大学 Charles M. Lieber教授 (2014)、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Paul Alivisatos教授 (2015)、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杨培东教授 (2016)、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谢毅教授 (2017)和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江雷教授(2018)以及美国西北大学Chad A. Mirkin教授(2018)。
包信和院士(来源:网络)
包信和院士长期从事新型催化材料的创制和能源清洁高效转化过程的研发,在催化基础理论的发展和新催化剂开发、应用等方面取得了重要研究成果:发现和阐述了纳米限域条件下催化剂活性中心的结构、电子特性和催化活性间的关联机制和作用规律,在国际上率先提出了“纳米限域催化”概念,并在一维碳管、二维界面和三维晶格中获得拓展和完善,初步形成了理论体系。
包信和院士以此概念为指导,带领团队发展出了低温条件下一氧化碳高效选择氧化催化剂,成功解决了重整氢气中微量CO造成燃料电池电极中毒失活的难题;创制晶格限域的单铁催化剂,实现了甲烷无氧转化直接制烯烃和高值化学品;首创氧化物和分子筛纳米复合催化剂和催化过程,颠覆了长期统治煤化工领域的传统过程,成功实现煤基合成气一步转化直接高选择性制低碳烯烃和化学品,为碳基资源的高效、清洁利用开辟了新途径。
在接受媒体采访时,包信和院士谈到,“我们现在所做的一项主要工作,就是通过开发一套新型催化过程,实现煤基合成气直接制低碳烯烃。简单来说,是在发明一种新型催化剂的基础上,建立一套完全创新的催化化工体系,在不增加碳排放的情况下,使得整个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身不再需要水的参与(当然,工艺过程还需部分循环水用于冷却、洗涤等),因此也称为‘干式转化’。”
据包信和院士介绍,该项研究在2016年一经公开,便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和产业界的广泛关注,并被认为是“煤化工领域一个里程碑式的突破”。目前,项目已完成实验室试验,有企业计划投资,展开工业性试验研究。包信和院士强调,煤炭清洁利用绝不是简单的“一烧了之”,借助催化剂这个“黑匣子”,有千变万化值得期待。
附:包信和院士简历
包信和,男,汉族,无党派。1959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扬中(县)市。物理化学家,理学博士、研究员、教授。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展中国家科学院(TWAS)院士和英国皇家化学会荣誉会士(HonFRSC)。
1978年9月至1982年7月在复旦大学化学系学习,获理学学士学位。
1982年9月至1987年10月为复旦大学化学系硕博连读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
1987年10月至1989年8月在复旦大学化学系任教(讲师)。
1989年8月至1995年5月获德国洪堡基金和马普基金资助,在德国马普协会Fritz-Haber研究所进行合作研究。
1995年5月回国,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现中国科学院大学)教授,2003年至2015年兼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化学物理系主任。
1997年8月至2000年8月,先后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助理和副所长。
2000年8月至2007年2月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所长。
2009年3月至2014年5月任中国科学院沈阳分院院长。
2013年起担任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主任。
2015年7月至2017年6月任复旦大学常务副校长。
2017年6月起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校长。
资料来源:
中国科学报、中国日报网、经济日报、中国能源报、NanoResearch。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