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清华教授周济:学科交叉是创新的重要源头


来源:中国粉体网   墨玉

[导读]  周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研究领域包括超材料和信息功能材料与元件。

中国粉体网讯  周济,清华大学材料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新型陶瓷与精细工艺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


 


人物经历


1983,理学士,吉林大学电子科学系(半导体化学专业);

1986,理学硕士,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固体物理专业);

1991,理学博士,北京大学化学系(无机化学专业);

1986-88,中国科学院长春物理研究所,研究实习员、助理研究员;

1991-1993 ,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博士后;

1993-1998,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副教授(其中1993-1995年先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物理系和美国电子材料公司任访问研究员,1996-1997年任清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新闻中心副主任);

1998-现在,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系教授(其中1998-1999年任清华大学材料系副主任, 1999-2000年在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光子学研究中心进行访问研究,1999年起任博士生导师);

2017年11月27日,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研究领域


1.超材料(Metamaterials):介质基及本征型超材料、基于超构材料设计思想的高性能功能材料、超构材料中的新物理效应和新功能;


2.信息功能材料与元件:功能陶瓷材料、光子晶体、纳米光电材料、新型无源电子元件及无源集成技术。


奖励与荣誉


国家自然科学奖二等奖(2016)

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05 )

教育部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2003 )

中国电子学会电子信息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008)

国家杰出青年基金(2004)

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2007)

中国科协“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2010)


学科交叉是创新的重要源头


从周济教授的简历我们可以看到本科学的电子,硕士学的物理,博士学的化学,之后转战材料领域至今。这样的学习经历并不多见,不免让人好奇。周济教授解释说:“之所以从电子学转向物理学,是因为当时觉得所学的半导体在国内缺乏好的条件;而后来搞固体物理,发现研究结果往往与所研究样品的制备关系非常大,为了能够自己制备样品,在读博士时选择了化学。博士毕业后,发现自己搞物理、搞化学、搞电子都不是科班的,于是索性转到了材料领域。”


材料科学是一门交叉性极强的学科,周济教授的跨领域学习得到了很好的应用。一方面,有物理学和化学作为本学科的两大基础;而另一方面又和应用息息相关。“跨学科的背景使我很受益”。周济教授在物理学、化学和电子学三个学科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有了这些深厚的“物资储备”,再去研究信息功能材料就再合适不过了。


人生的每一步路仿佛都有它既定的意义。未来充满未知,但是只要当下的你坚持努力,总会在不经意的时候成就自己,周济教授就给我们做了很好的示范。

推荐10

作者:墨玉

总阅读量:534914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