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D打印产业遇发展困局?这一问题是突破口


来源:中国智能制造网

[导读]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日益提速,科技发展不断加快。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引领下,中国科技进步显著,先进制造业布局不断完善,在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等全球热门产业的发展上可谓不遗余力。

中国粉体网讯  目前,虽然中国在3D打印产业化发展上姿态积极,但是在核心技术、核心材料等方面仍存在不少短板。未来要想推动产业实现健康、可持续发展,还需要在材料研发、技术应用、人才培养等多个环节持续发力。


    


3D打印产业遇发展困局?这一问题是突破口


当前,除了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自动驾驶等热门前沿技术外,3D打印技术的发展也颇受全球各国关注。作为一项先进的制造技术,3D打印的产业化发展正稳步推进,更是引发了欧美、日本等国争相布局。


中国大力推进3D打印产业发展


上世纪90年代,3D打印概念开始落地,3D打印技术逐渐成型。实际上,3D打印技术是利用光固化和纸层叠等技术的快速成型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在航空航天、军工、建筑、医疗、汽车、鞋类等诸多领域都实现了广泛应用。


除了受到发达国家青睐,3D打印技术的发展在国内也很火热。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增长日益提速,科技发展不断加快。近年来,在“中国制造2025”规划引领下,中国科技进步显著,先进制造业布局不断完善,在3D打印、机器人、无人机等全球热门产业的发展上可谓不遗余力。


2017年12月,中国工信部、发改委等十二部门联合印发了《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明确要求推进中国3D打印产业快速可持续发展。得益于政府的大力扶持,以及国内3D打印企业的成长,中国正逐渐取得全球3D打印产业发展的优势地位。


据市场研究公司IDC统计,2017年中国在3D打印产业投入了至少11亿美元,是推动亚洲地区3D打印产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为此,该公司将中国称之为“亚洲3D打印增长背后的力量”。


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虽然我国的3D打印产业发展形势良好,在技术方面也不断取得新的突破,但是看似火热的行业表现并不能掩盖存在的短板。就现在而言,我国在3D打印核心技术、核心产品、核心服务等方面依然有着很大的提升空间。


据相关统计,目前中国3D打印相关企业已经突破200家,但是真正的巨头企业寥寥无几,国际影响力与市场竞争力都难言强大。


业内人士认为,中国3D打印产业要想实现真正的跨越式发展,就必须在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国产化上下功夫。如果能够攻破核心技术,缓解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的现状,那么生产成本与销售成本就能大幅下降,售后服务问题也能迎刃而解。


材料问题是关键障碍


中国3D打印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受制于人,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材料受制于人。对于任何一种制造技术而言,材料都是基础。如果不能在材料端取得突破,那么后续的技术进展也难以实现。


专家表示,目前应用在3D打印领域的材料已达千余种,但是与产业发展需求对比,显然还远远不够。而且,关键材料基本依赖进口的局面不得到改观,将对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严重影响。


在3D打印材料领域的突破不是朝夕之间就能完成的,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为了打破这一困境,《增材制造产业发展行动计划(2017-2020年)》中强调,要重点突破高性能材料研发,提升增材制造专用材料质量,开展增材制造专用材料特性研究,鼓励优势材料生产企业从事增材制造专用材料及研究成果转化。


3D打印发展应从三方面入手


要想实现3D打印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我国应当从三个方面同步推进。


首先,政府需要进一步加大扶持力度,不断完善政策支持体系,鼓励产业集群发展与企业技术创新,帮助企业搭建技术共享与应用服务平台,促进3D打印技术转化应用,培育稳步增长的3D打印市场。


其次,行业组织应该发挥自身优势,加快推动3D打印行业的标准建设与规范化进程,为3D打印产业的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同时,行业应当鼓励企业加强技术、服务、管理经验交流,依靠群体优势促进研发突破。


此外,政府应当加快完善3D打印人才培养体系,引导高校培养更多应用型人才,服务于产业技术应用需求。同时,企业也可以选择与高校进行合作,大力培养符合各方面需求的专业型人才,破解人才困局。


推荐8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