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合升级势在必行 汽车涂料行业现状及未来趋势简要分析


来源:国家石油和化工网

[导读]  说起汽车喷漆,可能大家第一印象会是五颜六色的车身颜色,的确这些不一样的颜色给城市出行增添了几分色彩。但是汽车涂料却远非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从清漆、色漆、中涂,到原厂喷漆、修补漆、乘用车涂料、商用车涂料等等,涂料市场的发展呈现如火如荼的态势,那在这样的基础上,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趋势呢?

中国粉体网讯  说起汽车喷漆,可能大家第一印象会是五颜六色的车身颜色,的确这些不一样的颜色给城市出行增添了几分色彩。但是汽车涂料却远非我们看到的这么简单,从清漆、色漆、中涂,到原厂喷漆、修补漆、乘用车涂料、商用车涂料等等,涂料市场的发展呈现如火如荼的态势,那在这样的基础上,未来又会呈现怎样的趋势呢? 


据保险公司等一些第三方机构提供的信息来看,虽然随着汽车的技术属性和主被动安全性能越来越高,虽然发生事故率正逐渐呈现下降趋势,但消费者对于车漆的品质要求却越来越高,正是基于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汽车喷漆和修补漆的高端化已成趋势,因此从溶剂型油漆到水性漆的发展便变得势在必行。 


就技术或者色彩角度的发展趋势而言,车漆不光是材料比如从溶剂型油漆到水性漆的转化,还体现在另外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制造成本越来越低,另一种则是个性化的定制色彩,但这样来说对OEM和Tier1 的压力会很大,大家都希望能减少生产工艺、减少排放、减少生产成本的同时讲求喷漆的高端化,因此对这个行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目前就世界范围来说,由于水性产品在综合方面优于溶剂型产品,水性漆的使用和推广已经愈发广泛,目前在欧洲已经基本实现水性化,那么水性漆除了更加环保之外,它还具有哪些方面的优势呢? 


首先来说水性漆的稳定性比溶剂型油漆要好,色彩更加多样化,色彩长期的稳定性和持续性更佳;另一方面从施工性能来说,其最大的优势在于减少了能源消耗,溶剂型油漆需要高温烘焙,水性产品对能源消耗更少,挥发更少,对人体的保护更佳。 


但目前来说水性漆在国内推广仍存在挑战,首先来说是水性漆单位产品成本问题,但这个问题终会随着时间的发展慢慢解决,因为随着经济规模效益的提高,成本控制并不是一个最大问题。挑战更多的来自施工方面,表现在设备的更换,喷涂的技能的再培训和提高,喷涂的方式需要改变。改造设备带来了一些成本,改变一些施工工艺,所以还需要行业各方面去配合,产业升级是每个行业都面临的挑战。 


作为涂料方面最大的供应商之一,艾仕得同其它品牌一样,既面临着行业发展的机遇,也面临着挑战,原材料成本的上涨,劳动力成本的上涨都带来了不小的压力,对此艾仕得亚太区总裁吴春平表示:“今后几年可能有更多的行业整合,可以说,产业升级就在眼前。保证生产成本和效率优化的同时,达成合理的最终用户成本和效率,并确保产品的生产和使用过程对环境负责,才是整个行业创新发展的方向”。 


对于艾仕得自身的发展状况,吴春平表示目前整个涂料行业由于原材料成本、劳动力成本等不断攀升,导致运营成本不断加大。为此,整个产业链都面临如何探索各自的发展空间。因此只有不断推出符合市场大趋势的新产品,同时有效控制成本,才能不断增强市场竞争力。 


除了原厂喷漆,生活中我们广大车主接触最多的肯定还是修补漆,除了轻型车涂料、商用车涂料、工业涂料之外,汽车修补漆也是艾仕得的一大特色。据可靠研究数据表明,无论是由于本身老化亦或撞击等情况的发生,几乎所有汽车都会不可不可避免的接受补漆。就目前来说,艾仕得的水性修补漆技术凭借超过400万种颜色的色彩和配方数据库、完善的喷涂培训及销售体系以及汽车原厂OEM认证,能够提供高效的修补解决方案,可极大程度提升颜色的匹配度和检索能力,从而使修补区域与原厂车漆完美契合。 


为了整个涂料行业的健康发展,4月2日艾仕得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将共同发布涂料行业第一份《中国水性修补漆技术与应用白皮书》,白皮书将全面介绍乘用车水性修补漆技术和产品在全球以及中国的开发和应用历史,发展现状,深刻剖析水性漆市场商业化的驱动和阻碍因素,并从技术和市场角度,分析水性修补漆未来在中国的发展,同时探讨未来可持续发展路径。 


可以说艾仕得与中国涂料工业协会发布的这份白皮书对目前我国修补漆行业发展做了阶段性总结和预测,至于这份白皮书能否推进水性漆在中国的顺利推广,让我们拭目以待。


推荐9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