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当前全球经济增速缓慢,尤其是作为世界经济主要驱动力的新兴经济体的增速放缓导致全球矿业面临重大调整,突出表现为全球矿业疲软,矿产品的需求、价格以及股市价格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全球矿业并购陷入低潮。本文归纳了影响全球矿业并购的因素及主要原因,并根据目前矿业市场的现状,推测了未来中国矿业并购发展特点。一是海外并购将更加活跃,但大额交易会变少;二是铜、金将成为矿业海外并购热门矿种;三是投资方式发生改变。据此提出了六条对策和建议,一是行动之前做好功课,二是实行本土管理,三是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四是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五是转变投资方式,六是转变政府角色。
1
全球矿业市场并购现状
随着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矿业企业利润缩水,矿业投资减少,矿产品价格以及股市价格都呈现了不同程度的下降,矿产品需求也正经历结构性调整,矿业市场持续低迷,随之而来的是全球矿业跨境并购交易活跃度明显下降。安永(Ernst
& Young)的统计数据显示2014
年是矿业并购数值连续下降的第四年,较2013年并购额度下降49%,成交量下降23%(图1),2015年前三个季度全球矿业并购活动的金额和数量呈双下降的态势,其中2015第三季度矿业并购交易量比前一个季度下降6%,比2014年同期下降了35%[1-2]。交易金额超过10亿美元的矿业并购自2011年起也开始大幅缩水。
2
影响全球矿业并购的重要因素
2.1矿产品价格低迷
近年来全球经济政治格局动荡调整,发达经济体与发展中经济体之间,以及发达经济体中的美国与欧元区、日本之间呈现出多极分化特征,经济复苏的脆弱性、不确定性已深深影响到了全球矿业的发展走势[3]。国际石油、煤炭、铁矿石和铜价格暴跌,金价低位徘徊,国际矿业市场持续低迷。巴克莱银行声称2014年是2008年以来最糟糕的一年。彭博社2015年1月2日报到,受油价大跌影响,追踪22种商品的彭博商品指数下跌至2002年11月以来12年新低。该指数在2014年下跌17%,创2008年以来的最大年度跌幅。法储银(Natixis
SA)商品研究主管布朗表示,供给过剩、需求疲弱(特别是中国大陆)以及美元的强势,是造成商品价格普遍下跌的三大因素。原油市场由于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认为减产提振油价反而会施惠于美国页岩油生产商,因此不减产的态度相当坚定,预计2015年上半年过剩量最高可能达到每日200万桶。在金属市场,路透社的调查显示,预估2015年铜市将过剩35万t,高于2014年的9.43万t。德意志银行(Deutsche
Bank)2014年12月报告称德国研究机构汉堡国际经济研究所(HWWI)编制的商品价格指数创下2010年以来新低,由新兴市场需求带动、长达十年的商品市场超级循环周期看来已经明确结束了[4]。矿产品价格低迷直接导致了矿业并购的数量和金额急剧下降。
2.2矿业企业面临资金的压力
前期矿业企业投资巨大,带来一定的资金压力,连年矿业市场需求低迷,致使矿产品价格不断下跌,资本回收成为问题。资金压力已经成为矿业企业普遍遇到的问题,对于资金薄弱的中小型企业,资金关乎到企业的生死存亡。对于大型企业来说,项目的正常运行、技术改造、矿业并购都需要资金的维持,资金是企业发展的基石。
经济前景不乐观导致矿业投资者将目光聚集在削减开支和债务调整上。为了调整资产负债表,提高资本回报率,投资者开始撤回资金,致使矿业市场出现融资困难(图2)。严峻的市场环境和较低的资本支出导致了行业衰退,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进一步降低了投资者的热情,尤其是向高风险的下级部门。很少有公司公布收购计划,只有小部分公司为了巩固合作关系和长远的利益而寻求合并机会。2014年整个矿业和金属行业集资金额2300多亿美元,比2013年下降了15%,主要原因在于债券和后续股票集资不足。
2.3矿业法规频繁变更
利益最大化一直是资源国和矿业企业共同追求的目标,近年来资源国为了扩大自身收益,频繁修改和制定新的矿业法规。提高税费是资源国重新分配与矿业企业之间利益所采取的最直接的手段,近几年全球发生了很多调整税费的事件(表1),仅2013年全球约30个国家计划或已经修改了矿业法规,这其中包括新设的税种和提高原有税费,涉及到的种类主要有矿区使用费、开采费、出口关税等。税费的变更对于矿业企业资金有重要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增大了矿业企业的压力。
资源国通过制定、修改矿业法规达到控制资源的目的,这是企业所面临的最大风险。表现形式为政府在其国内矿业项目中拥有一定比例的“干股”或项目股权的选择参与权,以及以其他法定方式有权强制性参与或控制矿业企业,还有一些国家或地区对外资进入有较多限制,如限制持股50%以下等[5]。
2.4勘探、生产效率下降
随着地质找矿工作的不断深入,容易找的出露地表和近地表矿床大多已被发现,尤其是在地质研究程度高的地区。因此,寻找深部隐伏矿(包括盲矿)已逐渐成为当前各国勘查的重点地区。随之而来的便是找矿风险的增加、勘查成本的提高及勘探效率的降低。勘探、生产效率和矿业企业的成本有直接的关系,效率下降成本自然升高。
另外一方面,地质工作程度低的地区工作环境往往很差,相应的钻探和人员劳务费会增高,相比以前同样费用的投入,勘查程度会相应的降低,勘探效率也随之下降。
3
对中国矿业并购造成的影响
中国海外矿业并购的高峰往往在矿产品价格走高时而至,但近几年矿业市场不景气,矿产品价格下降,矿业公司利润缩水,有的甚至破产,未来中国矿业投资势必将更多考虑并购的质量和价值,中国矿业海外并购也会呈现新的态势。
3.1海外并购更加活跃,大额交易将会减少
中国矿产资源总量大,但人均占有量很低,矿产种类丰富但结构不合理。中国人口众多,资源需求量大,石油、钾盐、锰矿、铜矿、金刚石等储量明显不足,需要从国外进口以满足自身需要,对外依存度高,其中在2013年中国矿业进口额占到全球的43%[7](图3)。“中国需求”仍然要求中国矿业企业到海外发展。在全球矿业下行深度调整之际,在全球矿业资本市场上,初级勘查公司的市值已大幅缩水,其中不乏优质矿资产,也许正是我们收购、并购的好机会。
国家政策对海外矿业并购也有一定的影响,2015年实施的新的海外投资管理规定投资额度少于10亿美元的交易只需备案,无需繁琐的审批过程。同时,新的海外投资管理方法不仅降低了外汇要求,而且还简化了审批环节。这些政策都加快了并购活动的进度和效率,对海外矿业并购的活跃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一带一路”的国家战略,为我国矿业企业走出去提供了新契机。2015中国地质调查局部署了“一带一路”基础地质调查与信息服务计划。紧紧围绕实施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和利用“两种资源、两个市场”战略对地质矿产信息的重大急迫需求,拓展一切可以利用的渠道,依托国际地质矿产合作平台,采集世界各国特别是“一带一路”国家和其他重要矿业投资目标国的地质矿产信息,专题分析和综合评价全球资源潜力和投资条件,为政府决策制定和企业投资决策提供有效服务。该计划将建立完善全球地质矿产和投资条件数据库,加大为政府和企业服务的力度,促进国内企业到“一带一路”国家和其他重要资源国开展矿业投资合作。
但是据安永数据,2014年全球矿业并购大额交易(超过10亿美元)从2013年的18起减少至11起,下降了近40%。随着勘探技术的提升和勘察程度的提高,全球“世界级”的大型矿产已经越来越少,同时由于投资者对矿业前景的不确定,出于对投资风险的考虑,大额度的矿业并购将会越来越少,大额并购的时代一去不复返。
3.2铜、金将成为矿业海外并购热门矿种
截至2014年5月底,全国进口铁矿石港口库存量达11588万t,再创历史新高,与之相比全国生铁产量的增幅却很小。钢铁行业正经历产能过剩和转型期,铁矿石的需求量已明显不同以往,中国矿业投资者对铁矿石的关注度将会降低。与之相比中国企业对海外铜矿和黄金的并购项目在增多,按照目前的需求情况看,未来仍将保持这一趋势。
2014年全球铜矿交易额度达到106亿美元,较2013年增长20%,其中包括中国五矿以58.5亿美元向嘉能可收购秘鲁拉斯邦巴斯(LasBambas),这项并购项目成为了中国迄今为止最大的海外矿业并购案,使五矿成为亚洲最大的铜矿生产企业。目前虽然中国GDP增速减慢,但城镇化建设的大力推广,仍需要大量的铜矿用于建筑、电力输送设施、家电产业中。从供应预期来看,随着全球资本的紧缩和专业铜矿企业的变少,铜矿市场在未来可能产生缺口。
2013年中国成为了全球最大的黄金市场,未来中国黄金的需求仍将呈增长的趋势。2015年5月,中国最大黄金生产企业紫金矿业已达成协议,旗下子公司将投入现金2.98亿美元,收购全球最大黄金生产商之一巴理克黄金公司在巴布亚新几内亚所设公司50%的股权及股东贷款,将为紫金矿业增加约10%的黄金资源储备。以对价人民币25.2亿元取得另一国际矿业巨头艾芬豪旗下的世界级超大未开发铜矿刚果(金)卡莫阿铜矿的49.5%股权。
3.3矿业企业投资方式转变
自金融危机发生后,发现机遇的中国矿业企业纷纷加入到国外矿业市场,但由于出手时机不对、综合评估缺失等原因,成功的案例很少,中国矿业企业海外拓展还处于摸索阶段。
受资金链压力的影响,中国矿业企业将会越来越关注初级项目,据SNL统计,截止到2014年8月,处于勘探初期的金矿项目交易出现了较大幅度的增加,这表明矿业企业已经积极参与到估计较低的初期项目中。初期阶段项目价格较低,通过后期勘探,增加矿石储量,不仅能提供更多的矿石供应,还能够大大降低每吨的投资成本。中国矿业企业海外并购失败有多方面的原因,但无论是法律、资源、政治、团队、还是融资等问题,追根溯源,可以发现“思维和文化”才是失败的根源[8],早期加入项目,可以使中国矿业企业更深的了解当地思维和企业文化,为后续企业发展打下基础。中国矿业企业正以更长远的眼光审视海外矿业市场,介于初级项目投资较少及目前的矿业形势,中国矿业企业对海外初级项目的兴趣将会越来越高。
以往中国矿业企业参与海外项目倾向于控股并购,然而这种方式诸多弊端;一是前期并购所需资金巨大,这对于企业及下游项目的运行带来很大压力,稍有意外可能会造成企业的破产;再者控股意味着自己负责并购企业的管理和运营,会面临思维和文化差异的问题。现在中国企业正在改变以往的姿态,实现由控股向参股的转变,这样既可以减少投资降低风险,还可以将管理并购企业的任务交给目标企业可以避免上述“思维和文化”的问题。
4
对策与建议
总体来说,当前全球经济增速放缓,矿业市场依旧低迷,全球矿业仍处于深度调整阶段,但随着全球新兴经济体的兴起和发展中国家工业化、城镇化的持续推进,矿业市场有望在未来几年内恢复活力。另外一方面,矿业市场的不景气也会给中国矿业企业带来发展机遇,目前,全球矿业市场上,很多矿企和资源价值被严重低估,随着“一带一路”战略的全面推进,中国矿业企业应大胆的寻找海外矿业合作机会。以往中国矿业企业在海外并购道路上走了很多弯路,也付出了代价,为了更好的走出去,我们在看到机遇的同时还要意识到风险,更重要的是我们还应该要学会掌控和驾驭风险,对此我们总结了以下几点建议。
1)行动之前做好功课。矿业并购是一项很复杂的工程,走出去之前做详尽的调查,能够很好的规避风险。矿业企业首先要对并购企业有详细的了解,了解其并购目的、资源状况等,在深入了解的基础上,给出贴切的估价。除此之外还要紧密跟踪当地的相关法规,包括矿业法规、贸易法规、环境保护法规、税收法规等。要熟知并购企业所在地的文化传统、民俗习惯,了解并购企业员工的劳资关系,以及他们对出现意外情况时所可能做出的反应。国家、政治、外交也是影响海外并购的重要因素,海外并购时应尽可能的选择政治稳定、法律健全、对华关系友好、基础设施完善、不确定因素少的国家。
2)实行本土化管理。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之间有不同的文化,国际矿业并购中文化差异是固然存在的,为了实现并购成功,中国矿业企业要“入乡随俗”,解决这一问题最好的方法是实行本土化管理。不同的文化形成不同的思维方式,在复杂的国外环境中仍运用中国的管理模式去处理问题,这显然不行。实行本土化管理能够使并购企业能够在被购方所在地的社会环境中更好的运行,这样做首先是解决了语言沟通的问题,还可以减少当地社会对外来企业的抵触情绪,使企业能够更好的融入到当地的环境中,同时,这还有利于降低企业海外派遣员工和跨国经营的成本。
3)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中国矿业企业在被购方当地要树立起负责任的企业形象。矿业并购过程中,双方最关心的应该是利益分配的问题,只让自己满意,不让被购方获益的并购是肯定进行不了的。所以中国矿业企业在海外并购过程中,要注意到双方是对等的地位,不要为了自己的利益最而损害对方的利益。矿业企业要遵守被购地的相关环境保护的法规,在采矿过程中采取有效防治措施,将对环境造成的破坏降到最低。充分考虑矿山的保证年限,以及尾矿库以后的安全问题。矿业企业可以向当地社会发布责任报告,让当地政府和人民相信企业能够给他们带来好处,包括给当地人提供就业机会,建设基础设施服务当地人民,增加当地的财政收入等。只有这样矿业企业才会得到更好的发展机会,实现共赢。
4)加强人才队伍的建设。海外的投资环境与国内的相差较大,需要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海外投资需要具有国际化眼光的人才,显然仅具备相关专业知识技术人才还不能满足这一要求。不论矿业企业在其他方面优势如何,如果没有精干的队伍,最终将很难从并购中获利。中国矿业企业应该培养加大这方面的投入,培养出能担当海外项目管理和业务的骨干,或是吸引本土优秀人才加入,以解决信息不对称的问题。只有这样中国矿业企业才能在国际矿业市场上获得更好的发展。
5)转变投资方式。中国矿业企业应该改掉以往“财大气粗”的姿态,转变投资方式。以往中国矿业企业参与海外项目倾向于控股并购,然而这种方式诸多弊端。为降低投资风险,矿业企业可以更多的将目光放在初级项目上。初期阶段项目价格较低,通过后期勘探,增加矿石储量,不仅能提供更多的矿石供应,还能够大大降低每吨的投资成本,同时,中国矿业企业的早期加入还能让他们在海外环境中有个适应过程。日本和韩国的海外并购经验告诉我们,不要一味的追求控股,我们也要实现由控股向参股、修建基础设施等方式的转变,这样更容易实现自身目的。
6)转换政府角色。政府在矿业并购中应起到更好的促进作用。在矿业企业走出去的过程中,政府应以指导和服务原则,为海外投资提供便利条件。对于融资困难的企业,政府应该帮助解决资金问题,同时要完善风险保障机制,加强境外地质和国外投资环境相关信息的搜集,为企业做出引导,降低企业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