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12月26日讯 记者昨日从四川省经信委医药化工处了解到,四川省明确了通过5年努力,基本化解油气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并基本建立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的目标。四川成为全国首个系统性提出石化行业化解产能过剩具体目标及措施意见的省份。
据四川省经信委医药化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基本化解四川油气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全省炼油能力达到1500万吨以上,烯烃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石油化工产业占全省化工产业的比重达到35%;天然气精深加工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离子膜烧碱比重提高到70%;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产值的比重达全国平均水平;天然气制乙炔、烯烃及其后加工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芳纶、硅氟材料等产业化及应用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立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全省化工的增长速度保持10%以上。
张铁军表示,为促进油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四川化工行业确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优势资源转化利用产业,5年内不再新建尿素、硝酸铵等项目;着力推进天然气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严格氯碱装置准入,控制新产能,重点延伸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有机氯产品和化工新材料;5年内原则上不再新布点和上马单纯的纯碱扩能项目;继续发展特色硫磷钛化工,禁止新上传统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限制新建1万吨/年以下氢氟酸、高纯级以外的六氟化硫等生产装置;加快推进成都、南充、眉山等三大石化基地建设,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做强氟(硅)、聚苯硫醚等新材料,努力实现碳纤维、聚酰亚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等产业化;重点发展高纯砷、电子级磷酸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积极推进天然气制低碳烯烃、炔烃等成链新技术工业化应用,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延伸天然气化工产业链。
到2015年,淘汰电石落后产能7万吨;淘汰生产规模偏小、天然气间歇转化工艺制合成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高于国家限额标准1650千克标准煤/吨的合成氨装置;2014年前淘汰单位产品能耗超过国家规定能耗限额的落后烧碱生产装置;大力推进等离子裂解焚烧处理、合成氨节能改造、氮肥行业污水零排放、环保节能干法乙炔等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建立有效的煤电油气等要素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大型化工园区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及配套的供热、供水等公用工程;加快实施并落实四川与中石油等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新增就地转化利用天然气量和优惠价格力争新增天然气量的就地转化量不低于50%。
据四川省经信委医药化工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具体目标是:通过5年努力,基本化解四川油气化工行业产能过剩矛盾。全省炼油能力达到1500万吨以上,烯烃能力达到200万吨以上,石油化工产业占全省化工产业的比重达到35%;天然气精深加工比重进一步提高;高浓度化肥比重提高到80%;离子膜烧碱比重提高到70%;精细化工产值占化工产值的比重达全国平均水平;天然气制乙炔、烯烃及其后加工等一批关键技术取得突破,芳纶、硅氟材料等产业化及应用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基本建立过剩行业产能预警体系和监督机制,全省化工的增长速度保持10%以上。
张铁军表示,为促进油气化工产业转型升级,四川化工行业确定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改造提升优势资源转化利用产业,5年内不再新建尿素、硝酸铵等项目;着力推进天然气精深加工和综合开发;严格氯碱装置准入,控制新产能,重点延伸发展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的有机氯产品和化工新材料;5年内原则上不再新布点和上马单纯的纯碱扩能项目;继续发展特色硫磷钛化工,禁止新上传统硫酸法钛白粉生产线;限制新建1万吨/年以下氢氟酸、高纯级以外的六氟化硫等生产装置;加快推进成都、南充、眉山等三大石化基地建设,实施差别化发展战略;做强氟(硅)、聚苯硫醚等新材料,努力实现碳纤维、聚酰亚胺、超高相对分子质量聚乙烯纤维等产业化;重点发展高纯砷、电子级磷酸新领域精细化学品;积极推进天然气制低碳烯烃、炔烃等成链新技术工业化应用,发展下游深加工产品,延伸天然气化工产业链。
到2015年,淘汰电石落后产能7万吨;淘汰生产规模偏小、天然气间歇转化工艺制合成氨、单位产品综合能耗高于国家限额标准1650千克标准煤/吨的合成氨装置;2014年前淘汰单位产品能耗超过国家规定能耗限额的落后烧碱生产装置;大力推进等离子裂解焚烧处理、合成氨节能改造、氮肥行业污水零排放、环保节能干法乙炔等先进适用的节能减排技术;建立有效的煤电油气等要素保障机制,鼓励和支持大型化工园区建设热电联产项目及配套的供热、供水等公用工程;加快实施并落实四川与中石油等油气勘探开发企业签署的战略合作框架协议,积极争取新增就地转化利用天然气量和优惠价格力争新增天然气量的就地转化量不低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