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银川5月14日电(记者曹健)记者从宁夏回族自治区科技厅社会发展处获悉,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黄河河套地区盐碱地改良及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项目近日通过科技部验收。
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十二大灌区之一,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其所在的黄河河套地区更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耕地储备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然而这一区域三分之一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问题,还有900多万亩盐碱荒地。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威胁地区粮食安全,制约了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绿洲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黄河河套地区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宁夏大学等单位将盐碱地改良、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退化生态恢复有机结合。
经过4年科技攻关,研究突破了盐碱地碱性成分不易改良的技术瓶颈,构建了脱硫废弃物改良碱化土壤和盐碱地设施农业等5个技术集成模式,开发出一批盐碱土专用改良剂,形成地方技术标准15项,技术推广面积6730公顷,资源化处理宁东马莲台电厂脱硫废弃物18万吨;项目年直接新增产值5.5亿元,惠益10万户35万多农民。
宁夏引黄灌区是中国十二大灌区之一,素有“塞上江南”之美誉,其所在的黄河河套地区更是中国最重要的后备耕地储备区域之一,也是中国中东部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
然而这一区域三分之一以上存在不同程度的土壤盐渍化问题,还有900多万亩盐碱荒地。土壤盐渍化问题严重威胁地区粮食安全,制约了地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绿洲生态系统的建设和农业可持续发展。
为了实现黄河河套地区不同类型盐碱地的合理开发利用,自治区科技厅组织宁夏大学等单位将盐碱地改良、脱硫废弃物资源化利用以及退化生态恢复有机结合。
经过4年科技攻关,研究突破了盐碱地碱性成分不易改良的技术瓶颈,构建了脱硫废弃物改良碱化土壤和盐碱地设施农业等5个技术集成模式,开发出一批盐碱土专用改良剂,形成地方技术标准15项,技术推广面积6730公顷,资源化处理宁东马莲台电厂脱硫废弃物18万吨;项目年直接新增产值5.5亿元,惠益10万户35万多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