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英坩埚“卖不动”了?欧晶科技亏了5个亿


来源:中国粉体网   九思

[导读]  欧晶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

中国粉体网讯  近日,欧晶科技发布2024年年报,报告期内,欧晶科技营业收入为9.47亿元,同比下降69.75%;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净利润-5.36亿元,同比下降181.96%;基本每股收益-2.79元/股,同比下降181.96%。



造成欧晶科技营收和利润锐减的主要原因与光伏行业的市场环境密切相关。2024年,光伏制造产业链各环节供需失衡加剧,行业竞争激烈、技术迭代等因素致使光伏产业链价格持续下行,全行业进入阶段性调整周期。


欧晶科技作为光伏硅片生产核心辅材供应商,其石英坩埚业务受到严峻冲击。尽管下游N型硅片占比快速提升,增加了对大尺寸、高品质石英坩埚的技术需求,但行业整体产能增速过快,导致硅片企业开工率下降,2024年光伏硅片价格下跌超50%。受行业产能出清叠加去库存的影响,市场波动剧烈,供需失衡,下游客户对石英坩埚需求大幅减少,产品销售量和价格均大幅下降,石英坩埚销售量较同期下降74.21%。此外,公司对存货和部分固定资产计提减值,进一步加重了经营业绩的负担。


业务布局与行业地位


欧晶科技专注于单晶硅产业链的配套产品及服务,主要产品和服务包括石英坩埚产品、硅材料清洗服务及切削液处理服务,在行业内占据一定地位。


在石英坩埚业务上,公司技术水平较高,开发的长寿命石英坩埚可连续拉晶550小时以上,光伏用石英坩埚拉晶时长极限实验突破了650小时,将行业产品耐热性的技术可能推向更高点。在光伏石英坩埚领域,公司凭借产品质量和技术优势,与TCL中环、阿特斯、高景、三一硅能、四川永祥等大中型单晶硅片生产商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产品销售覆盖国内17个省、自治区及直辖市,还拓展至韩国等国际市场。在半导体石英坩埚方面,随着国内半导体产业的发展,公司也在加大研发投入,逐步缩小与国外企业的技术差距。


硅材料清洗服务和切削液处理服务方面,公司业务分别与单晶硅材料产业链的前道拉棒工序和后道切片工序紧密相关。在硅材料清洗领域,公司通过技改实现了全自动化高效清洗流程,还研发了硅材料清洗剂二次利用系统,提升了资源循环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益;在切削液处理领域,公司通过技术创新,如研发超薄硅单晶金刚线切片用切削液循环系统废液浓缩控制利用技术等,提高了切削液循环系统的运行质量和自动化水平,在细分行业中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


各领域业务剖析


光伏领域业务情况


光伏行业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驱动下,长期增长动能依然强劲。2024年,全球光伏新增装机约530GW,同比增长约35.9%;我国国内光伏新增装机量277.57GW,同比增加28.3%,累计光伏并网装机容量超过885.68GW,新增和累计装机容量均为全球第一。


尽管行业面临供需错配与同质化竞争加剧的双重压力,但长远来看,随着技术进步和成本下降,光伏行业仍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欧晶科技在光伏领域主要为单晶硅片生产提供配套产品和服务,是光伏硅片生产核心辅材供应商。然而,受行业整体环境影响,公司在光伏领域的业务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如石英坩埚产品需求减少、价格下降等问题。


半导体领域关联业务


半导体行业正迎来新一轮增长周期,根据WSTS预测,2025年全球半导体市场规模预计达6,971亿美元,同比增长11%。随着5G通信、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发展,对半导体硅片的需求持续增长,这也带动了半导体石英坩埚等配套产品的市场需求。


欧晶科技在半导体领域虽未像在光伏领域那样深度布局,但也在积极探索和发展相关业务。公司加大了对半导体石英坩埚的研发投入,逐步实现批量供货,32英寸半导体级石英坩埚已实现进口替代,突破国产石英坩埚半导体应用的技术壁垒。未来,随着公司在半导体领域的持续投入和技术升级,半导体石英坩埚业务有望成为公司新的增长点。


2025年,公司将坚持研发投入,在新产品、新工艺、自动化、智能化上持续开发研究,聚焦大尺寸、高纯度半导体石英坩埚的研发,加快成果转化。根据产品功能要求、客户要求进行系列化产品设计,提升产品品类及层次。对公司石英坩埚、硅材料清洗服务及切削液处理服务不断地进行产品升级及技术改进,以顺应下游客户技术的变化。加快推进半导体石英坩埚建设项目,系统规划半导体石英坩埚的发展策略,逐步实现批量供货,逐步扩大市场份额。持续光伏石英坩埚新工艺调整改良,和客户联合开展技术攻关,不断提升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来源:欧晶科技2024年年报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九思)

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