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全球固态电池产业主要分布在中国、日本、韩国、欧洲、美国等国家和地区。从全球固态电池产业布局来看,中国的企业最多,其次是日本,日本的企业数量虽然不是最多的,但其在全固态电池领域耕耘多年,实力很强。美国则主要分布着一些创业企业,欧盟国家的企业主要是与美国的创业企业合作。韩国企业数量也不多,但是持续投入研发,实力较强。
目前全固态电池主要有硫化物、氧化物、聚合物、卤化物四种技术路线,当然还有一些新的技术在发展。每一种技术路线各有优势,但目前还没有能够满足全固态电池所有性能要求的技术路线。
我国目前的发展态势是多种路线并存,不放弃任何一种路线。
布局硫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的企业有蜂巢能源、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马车动力、恩力动力、屹锂新能源、高能时代、中科固能、华为等;布局氧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的企业有卫蓝新能源、清陶能源、赣锋锂业、辉能科技、太蓝新能源、孚能科技等;布局聚合物固态电解质体系的典型企业是中科深蓝汇泽,现已建成国际上首条规模化的聚合物全固态电池中试生产线;有研(广东)新材料技术研究院则重点布局卤化物固态电解质体系。
日韩主要是以硫化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为主。
日本丰田在硫化物固态电池领域的专利数量已超1000件,位居全球首位,并计划在2027-2028年实现硫化物全固态电池技术的商业化,向市场投放配备该技术的纯电动汽车;日本本田也公开了位于日本栃木县本田技术研究所内的自研全固态电池面向量产化的示范生产线;日产汽车目前正在与美国宇航局、东京工业大学等单位合作,对基于硫化物固态电解质的全固态电池,进行电池材料选择、固态电池内部反应分析等方面的研究;Maxell到2030年,将向全固态电池领域投资100亿日元;科纳维(原名:日立造船)开发出的全固态电池“AS-LiB”,采用硫化物固态电解质,其产品容量涵盖从55mAh到5000mAh不同规格。
韩国企业LG新能源在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主要集中在干电极技术和锂硫全固态电池的商业化上;SK On计划研发高分子—氧化物复合系和硫化物系两种全固态电池,并在2027年和2029年实现商用化;现代汽车计划在2025年底前发布首款由全固态电池供电的电动汽车原型车,并将于2025年3月首次向公众展示其全固态电动汽车电池试点生产线(pilot line);三星SDI固态电池技术采用了高导电性的硫化物电解质,并且通过优化电池结构和材料配方,实现了较高的能量密度和较长的循环寿命。
欧美则是主要以氧化物和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技术路线为主。
美国企业Quantum Scape采用特制的固态陶瓷隔膜搭配纯锂金属阳极,其首款商业产品QSE-5已开始小批量生产;Ionic Materials的聚合物电解质已被证实与多种化学品兼容;Factorial Energ的固态电池技术使用了一种专有的聚合物固态电解质材料,称为“Factorial电解质系统技术”(FEST)。
2018年,大众集团宣布向Quantum Scape投资1亿美元,并与其设立电池合资公司研发氧化物固态电解质;2011年博洛雷集团就推出了搭载聚合物固态电池技术的产品;Ilika通过将电解质做得非常薄来弥补氧化物电导率较低的缺点,并采用丝网印刷技术来生产全固态电池。
针对固态电池相关的技术、材料、市场及产业等方面的问题,中国粉体网将于2025年3月18-19日在安徽·蚌埠举办2025全固态电池技术交流大会暨第一届干法电极技术研讨会。为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开发的企业,科研院校,以及新能源汽车、储能、消费电子等终端企业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开展产、学、研合作,助推固态电池产业化发展。届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史冬梅研究员将作题为《主要国家和地区固态电池技术发展战略和态势》的报告。
专家简介:
史冬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原技术总师,二级研究员,工学博士,博士后合作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国防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6项和三等奖1项。曾任科技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材料处处长,长期从事新材料领域国家863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重点专项等科技计划项目管理工作。长期开展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发展战略、科技计划管理机制等科技政策研究,主持和参与完成“世界高技术发展趋势跟踪研究”、“高技术重点领域产业链供应链科技支撑”等多项国家软科学研究计划、科技部科技创新战略研究专项、科技部高端智库课题等战略研究课题工作, 撰写多篇战略研究报告和论文。现任《中国基础科学》副主编、《前沿科学》编委会副主任。
参考来源:
李泓,陈立泉.固态电池关键材料体系发展研究
62页PPT了解国内外40家固态电池典型企业技术路线.粉体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苏简)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