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了解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


来源:中国粉体网   平安

[导读]  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十三五”期间组建的面向国际开放的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研究基地。

中国粉体网讯 

实验室研究领域、学科方向

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重点实验室是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在“十三五”期间组建的面向国际开放的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研究基地。实验室以国际科学前沿和国家重大需求为导向,深入探索和研发环境纳米材料与技术的原理与应用,建立并完善纳米材料的环境安全与健康效应评价体系。

实验室以纳米材料的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要方向,形成材料科学、环境工程、环境科学、生命科学及毒理学的多学科交叉,围绕材料合成、环境应用、生物效应、安全评价等方面开展研究工作。实验室由活跃在环境纳米技术与健康效应领域多名中青年科学家组成。

研究方向:重金属污染控制与资源化利用、工业危废处理与场地修复、微生物电化学强化污染处理与能源利用、环境固液界面吸附新理论、湖泊富营养化综合治理及生态修复、环境纳米技术及纳米毒理学

研究内容:

(1)环境纳米材料的制备及其组成、结构的功能集成与调控

(2)环境纳米材料在污染物吸附、降解及环境修复中的应用

(3)污染控制纳米微界面反应及转化过程方面的微观机理

(4)纳米材料的理化性质对其生物及毒理学效应的影响

毒性金属环境转化及循环研究组简介

毒性金属环境转化及循环研究组主要针对典型有毒金属(汞、镉、砷、银等)开展分析新方法、环境转化过程及区域循环研究。

(1)在有毒金属分析方法研究方面,完善了同位素稀释-气相色谱(GC)-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ICP-MS)联用分析复杂基质中甲基汞的方法,发展了基于超滤-电镜-能谱、液相色谱-ICP-MS、单颗粒-ICP-MS等表征、定量多种纳米颗粒态金属的新方法,建立了金属的多同位素示踪体系,实现了同一体系中不同形态金属的同时示踪。

(2)在有毒金属环境转化过程与区域循环研究方面,发现了环境多种小分子化合物对汞的光化学烷基化;系统研究了甲基汞的光降解机制,提出了溶解有机质介导的甲基汞质子光解模型;采用纳米颗粒态金属表征新方法,研究了环境中纳米颗粒态银、汞(纳米银与纳米硫化汞)的环境生成及对金属循环的影响。

环境纳米材料与重金属污染控制研究组简介

张静,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环境纳米材料与重金属污染物控制课题组长。2007年博士毕业于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获中科院院长奖学金优秀奖,2008-2015年主要在德国赫姆霍兹国家研究中心联合会Juelich研究中心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2015年4月进入中科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工作。



主要研究方向包括重金属污染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在重金属废渣处理、污染及退化土壤修复、环境纳米材料的热力学与生长动力学、生态环境材料的开发与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广泛地研究。迄今以第一或通讯作者Nature Communications、Physical Review Letters、Journal of the American Chemical Society等国际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了高水平论文数篇,主持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科院基金、院地合作等多个项目。

污染物环境纳米控制技术过程研究组

染物环境纳米技术控制过程组致力于污染物与环境纳米技术的基础和应用研究。从污染物的实际环境问题出发,分析典型和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挥发性有机污染物及NOx、O3、SO2、重金属等环境污染物的污染特征和形成转化过程,探究影响机理,解析污染来源,模拟源汇过程。构筑功能纳米材料,研究纳米材料从实验室到工业应用的成型技术,开发催化燃烧和热脱附等关键控制技术,协同去除工业过程和土壤等固定源排放的卤代芳烃、VOCs、NOx、SO2等多种污染物,实现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过程。并结合先进的微界面表征技术,探究纳米技术对污染物的控制机理,为污染物的有效处置及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课题组拥有Agilent 7890A GC-7000A MS/MS三重串联四极杆系统,Agilent 7890A GC 系统和Varian FT-IR红外光谱仪-Excalibur 3100等大型仪器。课题组承担了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63计划、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优秀会员项目等多项科研课题。课题组已发表SCI论文80余篇,获国家专利10余项。目前研究组含研究员1名,助理研究员3名。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组

纳米材料生物效应研究组的主要研究方向为纳米材料的生物效应、毒理学效应和环境安全性研究,以及功能环境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

(1)生物模型与分析新方法研究。基于细胞和动物模型的纳米材料生物暴露体系及效应评价方法的构建;纳米材料与生物相互作用的原位表征方法;非标记纳米颗粒的成像及动态示踪技术等。

(2)纳米材料生物效应机制研究。纳米材料与生物大分子的相互作用;纳米材料毒性效应的分子机制;纳米材料的环境行为与效应等。

(3)功能环境纳米材料的开发和应用。新型环境纳米材料的设计与合成;微生物组-材料界面强化降解耦合技术;纳米材料在抗菌、环境检测、绿色生产、污染物消除等方面的应用。

(资料来源: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平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7

作者:平安

总阅读量:1397079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