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17年动力电池行业将迎来“洗牌”及原因
2015年我国动力电池产业处于“野蛮式”增长阶段,2016年动力电池产业处于“纠结式”发展阶段,那么今年2017年动力电池行业迎来“洗牌”。面临洗牌的原因很简单。
首先,新政策补贴标准发生变化,首次引入电池系统能量密度等指标作为补贴门槛和参考标注,对纯电动乘用动力电池系统的质量能量密度高于120Wh/kg的按1.1倍给予补贴,对于非快充类纯电动车系统能量密度高于115Wh/kg的给予1.2倍补贴。这项政策的实施迫使动力电池企业对产品、技术路线乃至生产线进行改造。同时补贴额度比2016年退坡约20%,单车地方财政补贴额不得超过中央的50%。按此推算,单车最高可产生4万多元的价格差。同时,补贴门槛大幅提高,普惠性政策转向优胜劣汰,财政资助向市场化激励机制转变。
其次,对于动力电池企业而言,处于上游产业链的碳酸锂、电解液、钛白粉等原材料价格由于环保重压等种种原因,导致价格飙升,直接加重了电池厂商的成本负担。而下游产业链整车企业在诸多压力下,竭尽所能倒逼电池厂下调价格。企业陷入与上下游双方的“价格博弈”。
随着整个行业的结构性改革,优势企业及精铸产品十分紧缺,但低端同质化产品严重过剩,动力电池企业面临政策、市场、技术等诸多压力,面临着洗牌局面,今年是锂电行业的整合之年,动力电池企业面临更多挑战,想要破解洗牌的尴尬局面,他们该做何选择呢?
二、如何破解动力电池企业尴尬局面?
1、提高自身技术水平和产品质量
工信部部长苗圩认为“我们动力电池的核心技术还没有实现革命性突破,性能还需要大幅度提升,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仍需加快推进”。加之由于锂电池仍然面临行驶距离短、电池寿命短、电池组的比能量较低、车身重量仍比较重、电极高效率区小 、整车成本高、使用环境适应能力差等一系列问题。同时国内开发的单体技术水平与国外基本处于同一水平,产品的一致性等方面与日韩企业还有差距。过硬的技术是企业在市场大潮中站稳脚跟的重要因素,是企业持续发展的根本,也是自身产品质量的保证。实现正负极、隔膜、电解液等关键材料及零部件均衡协调发展。正极材料由目前磷酸锂向三元材料方向推进,负极材料由目前石墨材料像硅碳材料方向推进。电解液向高温、高电压、高阻燃方向推进。
2、促进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无论是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还是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第一条就是“创新”。在当前“体验经济”盛行的情况下,整车企业可以尝试通过引入“汽车共享”这种新的应用模式,更多地关注运行里程、使用用户、运营方式等,以及与以往传统汽车应用模式的不同,并带动上游企业参与其中,从而在全产业链的范围内降低成本,推动整个动力电池产业链的协同发展。
3、以市场为主导,建立健全行业规范
产能过剩是目前锂电池发展的弊病,加之补贴政策趋严从紧、原材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因素导致行业成本空间压力激增,产能过剩或将进一步加剧。整个行业热潮汹涌、暗礁密布,若不及时采取措施清理,整个行业形势并不乐观。从政策为主导变为市场为主导,建立健全锂电行业的新规范,企业巨头做好积极示范,加快行业间的整合,淘汰同质化产品。
小结:动力电动汽车市场将在未来十年左右转变为大众市场,市场潜力巨大。同时行业面临着很多问题,需要企业间的协同合作,共同推进锂电行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