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行业秩序进一步规范 市场低位企稳


来源:中国-东盟矿产资源网

[导读]  2016年六大集团对市场的控制力将有较大提升。因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判断,今年主要稀土产品价格也将有小幅上涨。但同时,受社会库存较大、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黑(灰)色产业链依然存在等因素的影响,全年稀土价格仍不具备强力反弹的条件。

中国粉体网讯  2015年,稀土供给保持充足,行业总体运行呈现供应有序收紧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平稳增长,出口贸易加速复苏,稀土价格低位企稳特点较为明显。

  今年,随着国家继续实行生产总量计划和开采总量控制管理,计划内稀土产品产量将维持相对稳定。在八部委联合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逐步形成常态化机制下,计划外稀土产品有望继续缩减。

  随着高端制造、战略性新兴领域的快速发展,稀土消费量将会有所提升;另一方面,境外稀土深加工产业的复苏对我国稀土功能材料生产及消费形成挤压,综合考虑,初步预计下游稀土消费量将小幅增长,但增幅有限。

  按照国家相关部门要求,2016年六大集团对市场的控制力将有较大提升。因此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判断,今年主要稀土产品价格也将有小幅上涨。但同时,受社会库存较大、下游需求增速放缓、黑(灰)色产业链依然存在等因素的影响,全年稀土价格仍不具备强力反弹的条件。

  A行业运行一

  六大集团限产保价提振市场信心

  供应有序收紧


  根据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统计,2015年我国稀土全年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为105000吨,同比持平。2015年,受市场持续低迷的影响,六大稀土集团采取联合限产措施,主动调节市场供需关系,因此,全年计划内稀土产品产量有所下降。同时,随着八部委联合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的深入化和常态化,计划外稀土产品产量继续缩减,预计全年稀土产量将有序收紧,这既有利于改善我国稀土行业的供需基本面,也为行业下一步发展提供了相对良好的市场预期。

  收入平稳增长

  2015年,稀土全行业面对较为困难的市场形势,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基本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同比均有所提升。根据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我国稀土行业主营业务收入为761.8亿元,同比增长7.8%,实现利润44.4 亿元,同比增长5.0%。这主要是受以下三个方面的影响:一是行业自律水平提高,六大集团限产保价,提振了市场信心,主要稀土产品价格逐步筑底并企稳回升,对提升行业效益、引导市场预期发挥了重要作用;二是管理政策改革,为行业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改革后的稀土资源税计征方式更加市场化,出口配额及出口关税的取消,也为国内稀土产品进入国际市场营造了更为宽松的环境,进而出货量有一定程度增长;三是行业企业更加注重科技创新、管理提升和降本增效,企业发展的内生动力在逐步增强。

  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全国稀土金属矿采选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30.0亿元,同比增长92.9%;稀土金属冶炼业固定资产投资额为70.37亿元,同比下降8.6%;稀有稀土金属压延加工固定资产投资64.05亿元,同比下降22.37%。新增资本主要投向环保及技改项目,有助于提高行业发展的整体水平。

  B行业运行二

  外贸政策给力取消稀土配额及关税

  出口加速复苏


  据海关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1~11月,我国稀土冶炼分离产品累计出口2.98万吨,同比增长20.9%;累计进口1.02万吨,同比增长243.9%。稀土功能材料贸易结构有所优化,出口平稳增长,进口同比下降,前11个月,我国稀土永磁体累计出口2.1万吨,同比增长6.9%;累计进口2071吨,较2014年同期相比,下降8.8%。

  2015年我国稀土外贸管理政策出现较大变化,先后取消稀土配额管理制度和稀土出口关税,时间节点分别为1月份和5月份。

  上半年在资源税改革预期影响下,稀土冶炼分离产品出口量没有出现显著增长,外贸政策调整的效果在下半年开始逐步显现,出口呈现较为明显的复苏迹象,6月、7月、8月,我国冶炼分离产品的出口量同比分别上涨107.3%、103.8%和20.1%。虽然出口数量同比出现增长,但是“量增价跌”的格局依然没有明显改观。

  价格低位企稳

  经过5年时间的调整,稀土产品的价格已经基本回调至2010年底的水平,部分产品由于下游应用市场发生深刻变化,其价格甚至已经远低于2010年价格。

  纵观2015年全年,我国主要稀土产品价格先升后降,并最终企稳回升。一季度价格小幅上涨主要是受稀土资源税改革预期影响,市场惜售情绪较为浓厚,待稀土资源税改革方案公布并实施后,市场价格失去支撑,加之黑(灰)色产业链依然存在,对正规市场形成挤压,使得稀土价格又重新进入下行通道。2015年四季度,鉴于稀土市场持续低迷、产品价格长期低位的实际情况,六大稀土集团采取限产保价措施,通过调节供给侧,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对于提振市场信心起到了积极作用,受此影响,主要稀土产品价格逐步企稳,并略有回升。

  从代表性稀土产品看,全年氧化钕、氧化镝、氧化铽均价分别为26.8万元/吨、149.6万元 /吨、312.5万元/吨,同比分别下降9.9%、下降4.3%和上涨5.3%;氧化镧、氧化铈、氧化铕、氧化钇等富余稀土元素的价格同比降幅继续扩大,其中,氧化铕同比降幅高达62.3%。

  C行业发展一

  兼并重组六大集团整合全国稀土矿山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分析指出,组建稀土大集团,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提升我国稀土行业的整体竞争力,是当前我国稀土行业发展所坚持的主线。

  按照工信部2015年“重点稀土省(区、市)和企业工作会议”的要求,2015年底前6大集团要整合全国所有稀土矿山和冶炼分离企业,实现以资产为纽带的实质性重组。在过去一年的时间里,获得工信部备案的六大稀土集团积极推进实质性重组进程,并取得阶段性进展。2015年10月12日,中铝公司召开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工作验收会,会议同意中国稀有稀土有限公司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工作通过验收;12月28日,受福建省政府委托,福建省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在厦门市组织召开了厦门钨业稀土集团组建工作验收会议,会议同意厦门钨业组建大型稀土企业集团通过验收;2016年1月4日,中国北方稀土(集团)高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发布公告,受内蒙古自治区人民政府委托,内蒙古自治区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组织召开了中国北方稀土集团组建工作验收会议,北方稀土通过控(参)股的方式,完成了对内蒙古自治区8家稀土冶炼分离企业和甘肃稀土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的整合重组,会议同意中国北方稀土集团组建工作通过验收。稀土大集团达成实质性重组后,在资本运营方面将更加高效顺畅,在资源开发方面将更加规范有序,在落实国家产业政策方面将更加积极主动,进而成为促进我国稀土行业持续健康发展的骨干中坚力量。

  D行业发展二

  行业秩序进一步规范政策更趋宽松化市场化

  查处稀土违法违规行为


  当前,从行业管理层面看,一是继续组织开展“八部委联合打击稀土违法违规行为专项行动”,查处无指标、超指标生产等违法违规行为;二是整顿以“资源综合利用”为名加工稀土矿产品违法违规行为,形成管理链条上的全覆盖,并取得一定成效。

  从行业自律层面看,随着六大稀土集团实质性重组的深入推进,产业集中度进一步提高,这为行业自律水平的持续提高创造了有利条件。2015年四季度,六大集团限产保价,通过行业自律的方式,有效抑制了稀土价格持续下行的势头,对维护行业整体利益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虽然行业秩序在自律机制和政府监管的共同作用下进一步有所好转,但是违法违规行为仍然存在,对正规市场产生的负面作用依旧较大,需要集全行业的力量共同应对。

  资源税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

  一是外贸政策方面,取消实施17年的配额管理措施,降低出口贸易门槛,所有合法合规的市场主体均可以参与其中,提升了市场活跃度;稀土产品出口关税税率下调至0%,降低了出口成本,使走私等违法违规行为大幅减少,有助于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的融通,进而提升我国稀土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

  二是资源税方面,改从量计征为从价计征,将稀土矿产资源补偿费费率降为零,并停止征收价格调节基金,这是一种更加市场化的计征方式,能够充分体现资源的稀缺属性,有利于保护和合理利用我稀土资源。

  三是矿业权配置方面,继续暂停受理新的稀土矿勘查、稀土矿开采登记申请,但允许3类情形例外:全额使用中央地质勘查基金或省级财政专项资金开展的稀土矿预查、普查或必要的详查项目,凭下达预算文件向国土资源部提出申请,项目结束应办理查明登记后注销探矿权,按国家出资勘查已探明矿产地进行管理;具有国家确定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主体资格,为采储平衡需要而申请设立的稀土矿勘查项目;申请新设稀土矿和钨矿采矿权,应符合开采总量控制、产能平衡要求,具有开采总量控制指标且不突破指标设置。其中,稀土矿采矿权申请人应具有国家确定的大型稀土企业集团主体资格。同时,稀土矿开采总量控制指标分配也向大集团适度倾斜,进一步体现了产业政策之间的协同性。

  四是资金扶持方面,开展稀土产业转型升级试点、稀土开发利用综合试点等,资金主要用于支持高端稀土功能材料的产业化应用和商业化推广,以及用于支持稀土资源综合利用、稀土矿山地质环境恢复治理等。总体来看,未来稀土行业要素流动将在更加宽松的市场环境下进行,行业管理方式的市场性特征也将更加凸显。

  2015年,稀土全行业面对较为困难的市场形势,总体上保持了平稳发展的基本态势,主营业务收入、实现利润同比均有所提升。虽然前路慢慢,但是基本秩序已经确立,稀土价格的回暖也只必然的事情,只是这个过程可能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而已。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