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和社会发展概况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西接济源,东临新乡,北隔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南隔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总面积4071.1平方千米,辖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博爱、武陟、修武六个市县和解放、山阳、中站、马村、高新区五个区。全市总人口357.97万。焦作市地处我国的中、西结合部,晋豫两省的交界处,晋煤南下东运之咽喉要道,是豫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焦枝、太焦、新焦、侯月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郑焦晋、焦温、济焦新、太澳高速(焦作段)等高速公路,郑常、新济、焦克、焦辉、焦洛、焦温等公路连线成网。发达的交通,拉近了焦作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从而为焦作冲出河南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变化大,地貌类型多样,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部分,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沁河、黄河冲积平原。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占10.6%,平原面积占56.1%。市境内水系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有大小河流50多条,中小型水库26座,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从市境中部穿过。
焦作位于全国电力网络中心,是河南省重要的电力基地,2007年全市总发电量达154.99亿千瓦时。焦作的化工工业多项经济指标近年来一直位居河南前列,多种化工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优势,比如烧碱产量30.74万吨,成为全国纯碱行业十强之一;玻璃钢是全国三大生产基地;原铝(电解铝)产量达到47.58万吨、氧化铝达到201.25万吨、铝材达到5.17万吨;水泥产量384.03万吨、平板玻璃314.47万箱。焦作是豫西综合开发规划的先行试点地区,2006年被列为中原城市群建设城市之一。
“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焦作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焦作将充分发挥自然山水的资源优势,以城市生态防护林为屏障,以综合性公园、小滨公园、小游园为重点,以道路、滨河线状绿地为纽带,将焦作建成一个绿化纵横通透,山水园林特色明显、环境质量舒适优美、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化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6.62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2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92亿元,增长23.9%。全市综合实力显著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67元。形成了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学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提高较快,并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矿产资源形势
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优势
截至2007年底,焦作累计发现各类矿产27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16种,金属矿产5种,水汽矿产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6种。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相对较少,共伴生矿产较多,如耐火粘土中伴生金属锂、镓,煤矿中共生着煤层气,而铁矾土、陶瓷土、硫铁矿(山西式铁矿)等与耐火粘土相共生;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4.06亿吨,位居全省第3位,生产矿井占有资源储量11.83亿吨,位居全省第6位,焦作煤田的煤层气资源量总计1733亿m3位居全省第一位,石灰岩、硫铁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等也都位居前列。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172个各种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矿山7个,集体企业8个,有限责任公司25个,私营企业131个,其他经济类型的矿山1个,有3.13万人从事矿业生产活动,年产矿石量1506.29万吨,其中,国有矿山企业开采量449.36万吨,占29.83%,集体企业开采量61.40万吨,占4.08%,有限责任公司开采量275.24万吨,占18.27%,私营企业开采量704.29万吨,占46.76%。全市矿业工业总产值24.24亿元,其中国有矿山企业为16.5亿元,占68.07%,集体企业为1.52亿元,占6.27%,有限责任公司为4.22亿元,占17.4%,私营企业为1.97%,占8.13%。矿产综合利用产值1738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19.09亿元。
矿产品贸易流出的主要是煤炭、高岭土、耐火粘土以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及其制品等,流出目的地主要是周边市区、周边省份及南方各省份,并出口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入的主要是铁矿、铜矿、钛矿、锆矿、锌矿、硫铁矿、煤炭、石油、磷矿、耐火材料、铝土矿等,产地主要是周边省份以及西北地区。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业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关资料显示,焦作矿区每年矿井排水达到1.5亿立方米,利用量仅占矿区排水的23%,绝大部分未经过处理就直接外排,给下游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截至到2007年,焦作市共有13个煤矿开采沉陷区,沉陷面积达3989.19公顷,严重毁坏了矿区范围内的耕地、居民住宅、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电力设施,地表沉陷造成各类建筑物毁坏面积达到1007255平方米。固体废物大量积存,截至到2007年,煤矸石、粉煤灰存放量就达到583.38万吨,当年排放39万吨,已形成了13余座煤矸石(堆),占地达36.9公顷。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后备接替资源准备不足。近年来由于该市的支柱性产业中,煤炭的开发强度过高,后备接替资源已严重不足,除新建的古汉山井田、新河井田外,仅有的可供建井的焦南井田、恩村井田西部,因市政规划建设将无法建井。已探明的行口水泥用灰岩矿区、回头山水泥用灰岩矿区东部以及正在利用的洼村、高岭、新庄沟等水泥用灰岩矿区,也因市政规划建设和环保的要求将逐渐被限采或禁采,造成石灰岩后备接替矿山短缺。在耐火粘土矿方面,该市虽是全国十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近年来,粘土矿的勘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国有矿山及部分集体、个体矿山,或因无后备矿山,或因经济效益问题而停产。
二是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资源利用率低,大矿小开、小矿乱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吃白菜心”浪费资源的现象仍存在。在矿山总数上,大、中型矿山所占的比例仅为5.2%,众多的小矿山中,采掘工艺普遍落后,经营方式粗放,竞争无序,安全生产条件差。部分国有大中型矿山也因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无力进行矿山技术改造,制约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低。大部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较差,多以出售原料和初级矿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深加工能力差,多数共伴生矿产或不同品级的矿石没有进行综合回收,分类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焦作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利用率较高,地质环境脆弱。在矿业开发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对地貌、植被、岩土、水域及大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同时,采矿活动也加大了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该市对矿产品的需求总体上将处于上升态势。
按照2007年底的保有可采储量,结合2015年的需求量,可保证生产服务10~20年及以上的矿种有水泥原料矿产、熔剂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煤炭缺口本来就较大,尽管煤炭年产量增加了300多万吨,仍然不能保证在未来10年内当地企业的需求。铝土矿、铁矿、磷矿、钛矿、锆矿等,规划期间缺口也比较大,将长期依赖省内外资源。耐火粘土、高岭土、陶瓷土现有矿区大都遭到严重破坏,只有加大勘查力度,才能保证未来十年的有效供给。硫铁矿已知矿床属煤系地层中的沉积型硫铁矿矿床,该类矿床由于矿体形态复杂、埋藏深、品位低、水文条件复杂,目前开发多数经济上不划算,因此,每年需大量从外地购进。
随着选冶技术和加工转换的成功,特别是铝土矿选矿—拜耳法在中州铝厂的投产应用,以及磁团聚法在贫铁矿选矿中的应用。短缺或生产需求缺口较大的铝土矿、富铁矿,可望减轻部分短缺的压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能源矿产
鼓励开采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调控煤炭开采总量,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815万吨左右,大力发展煤炭洗选业,促进煤炭的气化和液化;加大矿井煤层气抽取利用力度,推动煤层气的地面抽取试验及推广应用工作。地热资源作为可以再生的环保型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分析表明焦作市南部地热1500m左右温度可达40~70℃,单井涌水量20~60吨/小时,地热资源存储范围广,热储量巨大,应该充加大地热资源的开发力度。
金属矿产
鼓励开采铁矿、铝土矿及伴生锂资源。加强对铝土矿资源的管理,对平均品位达不到目前选矿技术工艺要求且伴生有丰富的锂、钛、镓等其它矿产的矿区设立限采区,作为铝土矿和其它矿产资源基地的战略储备。在沁阳建设2–3处小型铝土矿矿山,铝土矿产量达80万吨,缓解中州铝厂的用矿或配矿压力。2015年中州铝厂铝土矿消费量达600万吨左右,氧化铝产量达300万吨,万方铝业、沁阳铝电等电解铝产量达80万吨。水泥行业铁矿配矿消费量达27.6万吨,钢铁厂铁矿用矿量1.5万吨。
非金属矿产
鼓励开采石灰岩,玻璃原料,新型陶瓷材料,限制开采耐火粘土、硫铁矿,限制开采优质高岭土矿用作普通陶瓷粘土,禁止砖瓦粘土加工实心砖瓦,禁止将优质石灰岩用作建筑石料。鼓励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矿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来实现总量的增长,改变非金属矿山小、散、多、技术落后的局面,统筹布局,实现非金属矿山规模开采。
石灰岩:按照集中开采,优质优用的原则,保护并合理利用石灰岩资源,统筹考虑发展水泥和高品质石灰岩在制碱、冶金等行业中的应用,鼓励发展重钙、轻钙及纳米级碳酸钙产业。根据石灰岩用矿企业年产量目标和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南水北调等),到2015年石灰岩开采总量在3400万吨左右(其中水泥用灰岩1380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1700万吨、熔剂用灰岩365万吨,电石用灰岩22万吨、制碱用灰岩62万吨、制灰用灰岩39万吨),各大型水泥企业,如岩鑫水泥厂、中晶水泥厂、焦作坚固水泥有限公司、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水泥厂)等,要建立自备矿山。在修武县建设技术先进的石灰岩综合生产矿山,分品质供应各类石灰岩用矿企业。关闭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小矿山,严格限制将优质石灰岩用作建筑石料。
粘土矿:发挥其分布集中的优势,要统筹考虑其加工性能与市场价值,通过科技进步达到最优化利用,实现总量的增长,限制小矿山乱采乱挖,采富弃贫,破坏资源的行为,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到2015年控制原矿产量在34万吨左右(其中耐火粘土矿20万吨,高岭土14万吨)。
白云岩:拓展白云岩的应用领域,加强其在玻璃、冶金熔剂,特别是在提炼金属镁方面的应用;利用我市铝工业基地建设的良机,积极扶持镁业,大力发展铝镁合金产业,限制将优质的白云岩用作建筑石料。
硫铁矿:根据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及我市的资源条件,控制其开采量在5万吨左右,保护有限矿产资源,扩大硫铁矿制品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农业、无机药品,有机合成,轻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国防工业的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划分
开采规划分区原则。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矿业开发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资源分布特点,市场需求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划分为重点开采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
重点开采区:在矿产资源比较集中、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条件好的地区,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过程的调控管理,划定重点规划和统筹安排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地区。包括大中型矿产地、重要矿种的重点矿区、重要矿产集中分布的区域;国家规划矿区及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焦作煤田古汉山井田(煤、煤层气)开采区、九里山煤层气、恩村井田煤层气、方庄煤矿开采区、焦作市冯营熔剂用灰岩开采区、焦作市王窑熔剂用灰岩开采区、谷堆后水泥用灰岩开采区、交口水泥用灰岩开采区、馒头山水泥用灰岩开采区。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优先取得采矿权,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减缴或免缴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以及矿山用地优惠等政策。
鼓励开采区: 矿产品市场前景好,有较好的流向渠道和后续加工产业的紧缺矿种分布区域;有较好的开采技术经济条件,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开发过程中能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区域;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且具有矿产资源开发潜力的地区。沁阳北部山区、九里山铁矿区、博爱北部、中站区—修武北部、修武北中部、焦作煤田煤层气。
鼓励开采区内的矿山企业必须符合最低开采规模和相应的准入条件,对已建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显著不协调,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矿山,限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实现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经营。
限制开采区: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开采区条件为: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分布区域,具有地方特色需要保护性限量开采矿种的分布区域;市场容量有限,应用研究不够,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区域;在较高的技术经济与一定外部条件下才能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区域。
具有生态环境功能的限制开采区条件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外围保护地带;重要饮水水源保护区的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等。沁阳北部山区、虎村-张老湾高岭土普查区、博爱林场-青天河景区过渡带、月山北部、修武北部风景区过渡带、中站区煤矿闭坑区、修武洼村耐火粘土、山阳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修武桑湾井田、修武崔庄建筑石料用矿区、马村煤矿开采区。
限制开采区内的矿业权设置采取“逐步压缩,逐渐关停”的原则,减少矿山企业数量,鼓励规模化开采。不得设置新建与矿区(床)资源储量规模不相适应的采矿权,限期整改,联合,实现规模化开采。
禁止开采区: 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条件为:需要进行资源储备和保护的矿产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达不到资源合理利用、整体开发等要求,开发利用会造成资源严重破坏或浪费的区域。
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条件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饮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影响,存在难以防范的矿山安全隐患的地区。
具有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条件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一定距离或直观可视范围;矿产资源开采可以影响到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镇市政工程设施等的一定范围内;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地区。云台山核心风景区、青天河核心风景区、峰林峡-青龙峡核心风景区、神农山核心风景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主线两侧保护区、侯月铁路、焦枝铁路、S237、S104、S238、焦晋高速、焦青公路、西村公路、焦作市区山前绿化带、五家台军事禁采区、溶洞禁采区、月山寺、焦作市区及规划控制区、修武规划控制区、行口铁矿区。
禁止开采区一律不准新建矿山。严历打击禁止开采区内的违法采矿活动。在划定具有地质环境保护功能和具有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的禁止勘查、禁止开采区之前,要进行压覆矿产资源论证,以统筹考虑资源与环境效益。
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对矿山开采的最低经济规模、矿业采选冶结构,设立新建矿山企业资质准入条件等进行调整。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范围。开展以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矿)、铁矾土、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用石料用灰岩等为重要矿种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整合地区主要为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密集区,一矿多开、大矿小开、优矿劣用、矿业秩序较为混乱、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开采方法和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矿山,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等。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要求。根据规划合理设置矿业权,原则上一个矿区只设置一个主体。彻底解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国有大矿范围内布局不合理的小矿、矿区范围交叉重叠、矿产资源纠纷等问题。鼓励优势企业充分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市场方式,实施整合,培育壮大矿业龙头企业。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资源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对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度,逐步形成以优势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的矿产开发新格局。
未参与整合的矿山必须达到最低生产规模,限期淘汰达不到生产标准的矿山,建立探矿权退出机制。列入整合计划的矿山企业在取得相关证照之前,矿山企业不得生产,采矿权不得变更转让。
全面禁止占用耕地生产实心粘土砖瓦,整顿采砂、采石点,水泥用灰岩、石料用灰岩的开采要根据矿产资源品质优矿优用,规模开采。新办水泥厂要有自备矿山,逐步提高水泥灰岩自备矿山的供矿比例。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目标。矿山数量由172个整合到120个。该市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到2015年全市矿山数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减少30%,减少矿山50多家,使矿山数量维持在120家以下。(作者:张涛 刘静)
焦作市位于河南省西北部,太行山南麓,西接济源,东临新乡,北隔太行山与山西省接壤,南隔黄河与郑州、洛阳相望。总面积4071.1平方千米,辖沁阳市、孟州市、温县、博爱、武陟、修武六个市县和解放、山阳、中站、马村、高新区五个区。全市总人口357.97万。焦作市地处我国的中、西结合部,晋豫两省的交界处,晋煤南下东运之咽喉要道,是豫西北重要的交通枢纽地区。焦枝、太焦、新焦、侯月等铁路干线纵横交错,郑焦晋、焦温、济焦新、太澳高速(焦作段)等高速公路,郑常、新济、焦克、焦辉、焦洛、焦温等公路连线成网。发达的交通,拉近了焦作与周边城市的距离,从而为焦作冲出河南走向世界创造了良好的交通条件。
焦作地处太行山脉与豫北平原的过渡地带,地势北高南低,地形变化大,地貌类型多样,分为山地、丘陵和平原三部分,北部为山地,中部为丘陵,南部为沁河、黄河冲积平原。其中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33.3%,丘陵面积占10.6%,平原面积占56.1%。市境内水系分属黄河和海河两大流域,有大小河流50多条,中小型水库26座,南水北调和西气东输工程从市境中部穿过。
焦作位于全国电力网络中心,是河南省重要的电力基地,2007年全市总发电量达154.99亿千瓦时。焦作的化工工业多项经济指标近年来一直位居河南前列,多种化工产品在全省乃至全国同行业中具有优势,比如烧碱产量30.74万吨,成为全国纯碱行业十强之一;玻璃钢是全国三大生产基地;原铝(电解铝)产量达到47.58万吨、氧化铝达到201.25万吨、铝材达到5.17万吨;水泥产量384.03万吨、平板玻璃314.47万箱。焦作是豫西综合开发规划的先行试点地区,2006年被列为中原城市群建设城市之一。
“焦作山水”、“云台山”被评为中国旅游知名品牌,2004年焦作市被命名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焦作将充分发挥自然山水的资源优势,以城市生态防护林为屏障,以综合性公园、小滨公园、小游园为重点,以道路、滨河线状绿地为纽带,将焦作建成一个绿化纵横通透,山水园林特色明显、环境质量舒适优美、文化气息浓郁的现代化生态山水园林城市。
2007年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完成855.01亿元,比上年增长16.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达到491.33亿元,比上年增长39.4%;全市地方财政收入56.62亿元,比上年增长43.1%;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528.54亿元,比上年增长20.8%,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5.92亿元,增长23.9%。全市综合实力显著跃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25067元。形成了能源工业、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业、化学工业、汽车零部件工业和农副产品加工业五大支柱产业。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提高较快,并正在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矿产资源形势
矿产资源的特点及优势
截至2007年底,焦作累计发现各类矿产27种,其中能源矿产4种,非金属矿产16种,金属矿产5种,水汽矿产2种,探明资源储量的矿产16种。
矿产资源的基本特点是: 以能源、非金属矿产为主,金属矿产相对较少,共伴生矿产较多,如耐火粘土中伴生金属锂、镓,煤矿中共生着煤层气,而铁矾土、陶瓷土、硫铁矿(山西式铁矿)等与耐火粘土相共生;优势矿产资源储量大,品质优,在全省乃至全国都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煤炭保有资源储量24.06亿吨,位居全省第3位,生产矿井占有资源储量11.83亿吨,位居全省第6位,焦作煤田的煤层气资源量总计1733亿m3位居全省第一位,石灰岩、硫铁矿、耐火粘土、高岭土等也都位居前列。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现状
截至2007年底,全市有172个各种经济性质的矿山企业,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矿山7个,集体企业8个,有限责任公司25个,私营企业131个,其他经济类型的矿山1个,有3.13万人从事矿业生产活动,年产矿石量1506.29万吨,其中,国有矿山企业开采量449.36万吨,占29.83%,集体企业开采量61.40万吨,占4.08%,有限责任公司开采量275.24万吨,占18.27%,私营企业开采量704.29万吨,占46.76%。全市矿业工业总产值24.24亿元,其中国有矿山企业为16.5亿元,占68.07%,集体企业为1.52亿元,占6.27%,有限责任公司为4.22亿元,占17.4%,私营企业为1.97%,占8.13%。矿产综合利用产值1738万元。矿产品销售收入19.09亿元。
矿产品贸易流出的主要是煤炭、高岭土、耐火粘土以及其它非金属矿产及其制品等,流出目的地主要是周边市区、周边省份及南方各省份,并出口日本、美国、韩国、德国及东南亚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流入的主要是铁矿、铜矿、钛矿、锆矿、锌矿、硫铁矿、煤炭、石油、磷矿、耐火材料、铝土矿等,产地主要是周边省份以及西北地区。
矿山地质环境现状
矿业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造成了矿区地面塌陷、地裂缝、崩塌、滑坡、含水层破坏、地形地貌景观破坏等较严重的矿山地质环境问题。有关资料显示,焦作矿区每年矿井排水达到1.5亿立方米,利用量仅占矿区排水的23%,绝大部分未经过处理就直接外排,给下游河流造成严重的污染。截至到2007年,焦作市共有13个煤矿开采沉陷区,沉陷面积达3989.19公顷,严重毁坏了矿区范围内的耕地、居民住宅、交通道路以及水利、电力设施,地表沉陷造成各类建筑物毁坏面积达到1007255平方米。固体废物大量积存,截至到2007年,煤矸石、粉煤灰存放量就达到583.38万吨,当年排放39万吨,已形成了13余座煤矸石(堆),占地达36.9公顷。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及其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后备接替资源准备不足。近年来由于该市的支柱性产业中,煤炭的开发强度过高,后备接替资源已严重不足,除新建的古汉山井田、新河井田外,仅有的可供建井的焦南井田、恩村井田西部,因市政规划建设将无法建井。已探明的行口水泥用灰岩矿区、回头山水泥用灰岩矿区东部以及正在利用的洼村、高岭、新庄沟等水泥用灰岩矿区,也因市政规划建设和环保的要求将逐渐被限采或禁采,造成石灰岩后备接替矿山短缺。在耐火粘土矿方面,该市虽是全国十大耐火材料基地之一,近年来,粘土矿的勘查几乎处于停滞状态,国有矿山及部分集体、个体矿山,或因无后备矿山,或因经济效益问题而停产。
二是矿产资源利用方式粗放。突出表现在矿山数量多、规模小、布局散、资源利用率低,大矿小开、小矿乱开、一矿多开、采富弃贫、“吃白菜心”浪费资源的现象仍存在。在矿山总数上,大、中型矿山所占的比例仅为5.2%,众多的小矿山中,采掘工艺普遍落后,经营方式粗放,竞争无序,安全生产条件差。部分国有大中型矿山也因设备老化,包袱沉重,无力进行矿山技术改造,制约了对资源的有效利用。
三是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和深加工能力低。大部分矿产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与矿山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情况较差,多以出售原料和初级矿产品为主,科技含量低,深加工能力差,多数共伴生矿产或不同品级的矿石没有进行综合回收,分类利用,造成资源的极大浪费。
四是矿山地质环境问题较为严重。焦作是以自然资源开发为依托,发展起来的新兴工业城市,各种自然资源开发历史悠久,利用率较高,地质环境脆弱。在矿业开发的同时,均不同程度地造成了对地貌、植被、岩土、水域及大气等自然环境的影响与破坏。同时,采矿活动也加大了地面塌陷、崩塌、滑坡、泥石流和水土流失等次生地质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矿产资源供需形势
随着社会的发展、经济增长和人口增加,该市对矿产品的需求总体上将处于上升态势。
按照2007年底的保有可采储量,结合2015年的需求量,可保证生产服务10~20年及以上的矿种有水泥原料矿产、熔剂用灰岩、建筑石料用灰岩。煤炭缺口本来就较大,尽管煤炭年产量增加了300多万吨,仍然不能保证在未来10年内当地企业的需求。铝土矿、铁矿、磷矿、钛矿、锆矿等,规划期间缺口也比较大,将长期依赖省内外资源。耐火粘土、高岭土、陶瓷土现有矿区大都遭到严重破坏,只有加大勘查力度,才能保证未来十年的有效供给。硫铁矿已知矿床属煤系地层中的沉积型硫铁矿矿床,该类矿床由于矿体形态复杂、埋藏深、品位低、水文条件复杂,目前开发多数经济上不划算,因此,每年需大量从外地购进。
随着选冶技术和加工转换的成功,特别是铝土矿选矿—拜耳法在中州铝厂的投产应用,以及磁团聚法在贫铁矿选矿中的应用。短缺或生产需求缺口较大的铝土矿、富铁矿,可望减轻部分短缺的压力。
矿产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
能源矿产
鼓励开采煤炭(煤层气)、地热资源。调控煤炭开采总量,到2015年煤炭产量达到815万吨左右,大力发展煤炭洗选业,促进煤炭的气化和液化;加大矿井煤层气抽取利用力度,推动煤层气的地面抽取试验及推广应用工作。地热资源作为可以再生的环保型资源,具有较大的开发利用价值,研究分析表明焦作市南部地热1500m左右温度可达40~70℃,单井涌水量20~60吨/小时,地热资源存储范围广,热储量巨大,应该充加大地热资源的开发力度。
金属矿产
鼓励开采铁矿、铝土矿及伴生锂资源。加强对铝土矿资源的管理,对平均品位达不到目前选矿技术工艺要求且伴生有丰富的锂、钛、镓等其它矿产的矿区设立限采区,作为铝土矿和其它矿产资源基地的战略储备。在沁阳建设2–3处小型铝土矿矿山,铝土矿产量达80万吨,缓解中州铝厂的用矿或配矿压力。2015年中州铝厂铝土矿消费量达600万吨左右,氧化铝产量达300万吨,万方铝业、沁阳铝电等电解铝产量达80万吨。水泥行业铁矿配矿消费量达27.6万吨,钢铁厂铁矿用矿量1.5万吨。
非金属矿产
鼓励开采石灰岩,玻璃原料,新型陶瓷材料,限制开采耐火粘土、硫铁矿,限制开采优质高岭土矿用作普通陶瓷粘土,禁止砖瓦粘土加工实心砖瓦,禁止将优质石灰岩用作建筑石料。鼓励通过科技进步、提高矿产品附加值,扩大市场占有率来实现总量的增长,改变非金属矿山小、散、多、技术落后的局面,统筹布局,实现非金属矿山规模开采。
石灰岩:按照集中开采,优质优用的原则,保护并合理利用石灰岩资源,统筹考虑发展水泥和高品质石灰岩在制碱、冶金等行业中的应用,鼓励发展重钙、轻钙及纳米级碳酸钙产业。根据石灰岩用矿企业年产量目标和重大工程的开工建设(南水北调等),到2015年石灰岩开采总量在3400万吨左右(其中水泥用灰岩1380万吨、建筑石料用灰岩1700万吨、熔剂用灰岩365万吨,电石用灰岩22万吨、制碱用灰岩62万吨、制灰用灰岩39万吨),各大型水泥企业,如岩鑫水泥厂、中晶水泥厂、焦作坚固水泥有限公司、焦作煤业(集团)有限公司(水泥厂)等,要建立自备矿山。在修武县建设技术先进的石灰岩综合生产矿山,分品质供应各类石灰岩用矿企业。关闭破坏环境,浪费资源的小矿山,严格限制将优质石灰岩用作建筑石料。
粘土矿:发挥其分布集中的优势,要统筹考虑其加工性能与市场价值,通过科技进步达到最优化利用,实现总量的增长,限制小矿山乱采乱挖,采富弃贫,破坏资源的行为,走规模化、集约化发展之路。到2015年控制原矿产量在34万吨左右(其中耐火粘土矿20万吨,高岭土14万吨)。
白云岩:拓展白云岩的应用领域,加强其在玻璃、冶金熔剂,特别是在提炼金属镁方面的应用;利用我市铝工业基地建设的良机,积极扶持镁业,大力发展铝镁合金产业,限制将优质的白云岩用作建筑石料。
硫铁矿:根据经济建设的发展和市场的需求及我市的资源条件,控制其开采量在5万吨左右,保护有限矿产资源,扩大硫铁矿制品的应用领域,特别是在农业、无机药品,有机合成,轻工业、建材工业、食品工业,国防工业的应用,提升产品附加值。
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区划分
开采规划分区原则。为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矿业开发合理布局,实现资源开发与地质环境保护的协调统一,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及产业政策,资源分布特点,市场需求及社会与经济发展的需要,划分为重点开采区、鼓励开采区,限制开采区和禁止开采区。
重点开采区:在矿产资源比较集中、资源禀赋和开发利用条件好的地区,为加强对矿产资源勘查开发利用过程的调控管理,划定重点规划和统筹安排进行矿产资源勘查开采活动的地区。包括大中型矿产地、重要矿种的重点矿区、重要矿产集中分布的区域;国家规划矿区及对国民经济有重要价值的矿区。焦作煤田古汉山井田(煤、煤层气)开采区、九里山煤层气、恩村井田煤层气、方庄煤矿开采区、焦作市冯营熔剂用灰岩开采区、焦作市王窑熔剂用灰岩开采区、谷堆后水泥用灰岩开采区、交口水泥用灰岩开采区、馒头山水泥用灰岩开采区。
加大资金和技术的投入,制定相关的优惠政策。在一定条件下可优先取得采矿权,根据具体情况可适当减缴或免缴采矿权使用费和采矿权价款以及矿山用地优惠等政策。
鼓励开采区: 矿产品市场前景好,有较好的流向渠道和后续加工产业的紧缺矿种分布区域;有较好的开采技术经济条件,易于形成规模化经营,开发过程中能有效控制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的区域;老少边穷等经济欠发达且具有矿产资源开发潜力的地区。沁阳北部山区、九里山铁矿区、博爱北部、中站区—修武北部、修武北中部、焦作煤田煤层气。
鼓励开采区内的矿山企业必须符合最低开采规模和相应的准入条件,对已建开采规模与矿区储量规模显著不协调,资源破坏浪费严重的矿山,限期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通过联合、兼并等形式进行改革、改组、改造、实现规模化开采,集约化经营。
限制开采区: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限制开采区条件为:国家规定实行保护性开采的特定矿种的分布区域,具有地方特色需要保护性限量开采矿种的分布区域;市场容量有限,应用研究不够,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的区域;在较高的技术经济与一定外部条件下才能达到资源合理利用的区域。
具有生态环境功能的限制开采区条件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的外围保护地带;重要饮水水源保护区的二级保护区和准保护区等。沁阳北部山区、虎村-张老湾高岭土普查区、博爱林场-青天河景区过渡带、月山北部、修武北部风景区过渡带、中站区煤矿闭坑区、修武洼村耐火粘土、山阳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区、修武桑湾井田、修武崔庄建筑石料用矿区、马村煤矿开采区。
限制开采区内的矿业权设置采取“逐步压缩,逐渐关停”的原则,减少矿山企业数量,鼓励规模化开采。不得设置新建与矿区(床)资源储量规模不相适应的采矿权,限期整改,联合,实现规模化开采。
禁止开采区: 具有资源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条件为:需要进行资源储备和保护的矿产地;现有技术经济条件下达不到资源合理利用、整体开发等要求,开发利用会造成资源严重破坏或浪费的区域。
具有生态环境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条件为:自然保护区、地质遗迹保护区(地质公园),重要饮水水源保护区的一级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国家级或省级森林公园,国家重点保护的、不能移动的历史文物和名胜古迹所在地;矿产资源开发对生态环境具有不可恢复的影响,存在难以防范的矿山安全隐患的地区。
具有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的禁止开采区条件为:铁路、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两侧一定距离或直观可视范围;矿产资源开采可以影响到重要工业区、大型水利工程设施、城镇市政工程设施等的一定范围内;港口、机场、国防工程设施圈定的地区。云台山核心风景区、青天河核心风景区、峰林峡-青龙峡核心风景区、神农山核心风景区、南水北调、西气东输主线两侧保护区、侯月铁路、焦枝铁路、S237、S104、S238、焦晋高速、焦青公路、西村公路、焦作市区山前绿化带、五家台军事禁采区、溶洞禁采区、月山寺、焦作市区及规划控制区、修武规划控制区、行口铁矿区。
禁止开采区一律不准新建矿山。严历打击禁止开采区内的违法采矿活动。在划定具有地质环境保护功能和具有重要城镇及基础设施保护功能的禁止勘查、禁止开采区之前,要进行压覆矿产资源论证,以统筹考虑资源与环境效益。
矿业结构调整与优化
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核心,对矿山开采的最低经济规模、矿业采选冶结构,设立新建矿山企业资质准入条件等进行调整。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范围。开展以煤、铝土矿(耐火粘土矿)、铁矾土、水泥用灰岩和建筑用石料用灰岩等为重要矿种的矿产资源开发整合,整合地区主要为影响大矿统一规划开采的小矿密集区,一矿多开、大矿小开、优矿劣用、矿业秩序较为混乱、地质环境脆弱区范围内的矿区,开采方法和技术装备落后,资源利用水平低的矿山,存在安全隐患的矿山等。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要求。根据规划合理设置矿业权,原则上一个矿区只设置一个主体。彻底解决大矿小开、一矿多开、国有大矿范围内布局不合理的小矿、矿区范围交叉重叠、矿产资源纠纷等问题。鼓励优势企业充分利用资金、技术、管理等方面的优势,运用市场方式,实施整合,培育壮大矿业龙头企业。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要按照矿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结合产业政策和产业结构调整需要,以资源为纽带,通过收购、兼并、参股等方式,对矿山企业的生产要素进行重组,提高矿产资源开发集中度,逐步形成以优势大型矿业集团为主体的矿产开发新格局。
未参与整合的矿山必须达到最低生产规模,限期淘汰达不到生产标准的矿山,建立探矿权退出机制。列入整合计划的矿山企业在取得相关证照之前,矿山企业不得生产,采矿权不得变更转让。
全面禁止占用耕地生产实心粘土砖瓦,整顿采砂、采石点,水泥用灰岩、石料用灰岩的开采要根据矿产资源品质优矿优用,规模开采。新办水泥厂要有自备矿山,逐步提高水泥灰岩自备矿山的供矿比例。
矿产资源开发整合目标。矿山数量由172个整合到120个。该市根据具体情况,提出到2015年全市矿山数量在2007年的基础上减少30%,减少矿山50多家,使矿山数量维持在120家以下。(作者:张涛 刘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