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政府出台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 2011年稀土永磁材料达15000吨


来源:中国稀土

标签稀土
《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日前由安徽省政府正式发布出台。这一规划的出台,标志着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将步入加快调整和发展的新阶段。

  有色金属产业是安徽省支柱产业之一,也是安徽省具有比较优势和发展潜力的基础原材料产业,在经济建设、社会发展、财政税收及稳定就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十五”以来,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迅速,工业增加值年均增长48%,涌现了一批在全国同行业保持领先位置的优势企业和特色产品,为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为贯彻落实国家《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安徽省在有色金属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编制了《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规划期为2009-2011年,远期到2020年。

  《规划》明确了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调整和振兴的5大目标:产销稳定增长;企业重组取得进展;创新能力明显增强;节能减排取得明显成效;资源保障能力进一步提高。

  到2011年,实现销售收入超过1000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262亿元,年均增长16%;精炼铜产量90万吨,铅产量40万吨,锌产量10万吨,铜加工材产量95万吨,铝材产量8万吨,稀土永磁材料15000吨,单晶硅材料1000吨,黄金产量25吨(进入全国前5位),白银产量380吨。铜陵有色集团控股公司等骨干企业的工艺技术装备接近或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接近或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处于国内或国际领先水平,争取进入国家重点支持的3-5个有较强实力的综合性有色金属企业集团之列;行业整体水平力争超过全国平均水平。工业污染排放总量在现有基础上再削减5%至10%;工业水复用率提高到88%以上,余热回收率100%;粗铜冶炼硫回收利用率95%以上,粗铅冶炼硫利用率97%以上;全行业“三废”排放达标率100%。

  到2020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000亿元,年均增长14%。争取实现铜产量130万吨,铜材加工产量150万吨,铅锌产量60万吨,黄金产量60吨,白银700吨。

  《规划》确定了安徽省有色金属产业7大重点产业基地:铜陵铜开采、冶炼、回收加工基地;沿江优质铜材生产基地;省会经济圈铜、铝材和稀有金属生产基地;池州、阜阳铅锌材料基地;淮北铝箔产业基地;有色金属新材料产业基地;铜陵、皖东北黄金产业基地。

  为圆满实现各项目标,《规划》提出了9项政策保障措施:扩大和合理配置省内资源;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加大黄金地质勘查投入力度;加强对有色金属战略性重点产业发展的培育;推进企业兼并重组;高起点实施大规模技术改造;支持发展废旧金属拆解加工产业;加大自主创新支持力度;推进直购电试点。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