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不是金属,但也是我国资源利用的一座“金山”。国际上,经济发达国家非金属矿业的产值已是金属矿产值的2~3倍。而我国虽然拥有很多优势矿种,却因为科技实力不足,只能以产品粗加工为主,高端产品被国外企业垄断。
在近日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表示:“非金属矿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先行领域之一。要使我国从非金属资源大国早日向非金属矿业强国的目标迈进,必须扭转忽视非金属矿业科技支撑的倾向,要有新的科技保障体制和高强度的科技研发投入。”
一个突破 就能造就一串新兴产业
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基础原料,如造纸工业的很多高档纸需要大量非金属矿物填料和涂料;高纯石英是集成电路芯片、塑封材料、光导纤维、光纤型激光源等产品的主要材料;石墨制成的材料可作为防原子辐射的外壳,火箭、导弹、航天和宇航设备零件等,还可作为环保和生态建设的廉价而高效的材料。
据蔡克勤介绍,近50年来,世界非金属矿业的产值从1950年的407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21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可达400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非金属矿供应大国,已经开发利用的矿种超过130种,其中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萤石、石墨、重晶石、滑石等矿种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非金属矿产品和制成品出口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我国非金属矿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
“近年来,非金属矿业在矿物原料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节能、环保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如此,非金属矿业还是很多新兴工业的基础,某一性能的突破就能带来一串新兴产业。”蔡克勤举例说,比如实现了石英的人工合成后,半导体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对带激光的非金属矿产的研究引导出了激光产业;如何用人工方法加工得到高纯度硅也正引领着硅产业的发展。
我国铁、铜等资源紧缺,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来支撑庞大的钢铁工业。“其实铜铁产业中很多地方是可以用非金属取代的,如汽车的涂料、塑料都需要非金属填充,非金属的使用可以减少钢铁的使用量。这个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也关乎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却在科研上没有保障。”蔡克勤表示,我国目前发展非金属矿业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科技没有支持和保障。
最大差距在科技体制创新
“我国虽然拥有很多非金属矿优势矿种,但一直以出售原矿石和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低出高进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非金属填料我国都不能生产,只能进口。”蔡克勤举例说,我国高岭土出口均价仅35.52美元/吨,而进口均价却达到205美元/吨。
由于我国近年来对非金属矿业的投资较少,矿山和加工企业往往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外国非金属大型企业则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科技优势纷纷进入中国,不仅收购矿山,还带来研发机构,就地加工优质矿石,并研究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蔡克勤说:“这些外国公司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也不综合利用。我国的管理只对金属矿业的开采有限制,而对非金属完全放开。等将来想发展非金属时,优质矿可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世界最大的伊莫瑞斯粘土公司,年销售额达30多亿欧元,公司分布39个国家,已在我国芜湖、晋阳、大连、贵阳、常州等地设有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制品厂。公司拥有240多名科技人员,分别在14个实验室和科技中心工作,每年投入的研究经费约达3000万欧元。
“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投入渠道,依托大学科研力量,在矿物材料学研究领域有了快速的进展,传统的非金属矿物不断开发出新的功能,可利用的矿物岩石材料不仅不断有新矿种出现,而且各种非金属矿产间互相代用的领域不断扩展。”蔡克勤表示,欧美发达国家在非金属矿业领域的科技政策大体分为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国家政策关注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企业则关注新产品研发应用研究。在科技投入机制上,广泛地采用科工贸三结合和产学研三结合的方式。
“反观我国在非金属矿业方面的科技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的机制,差距十分明显。”蔡克勤说,在我国,非金属矿业以前分属于很多产业部门,而现在这些产业部门都变成行业协会,本身并不掌握多少科研经费。“现在从事非金属研究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产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有科研支撑,科研不投入,人才就会流失。”
“目前,我国非金属矿业最为急需的不是资金投入,而是非金属矿业无所依托的科技保障体制。”蔡克勤表示,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就是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建立,科技投入的机制十分脆弱。我国要从非金属矿资源大国向非金属矿业强国转变,必须高度关注科技保障体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建设。
蔡克勤建议,首先加强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技术的研究。现在可利用的非金属矿物和岩石已有250多种,每个矿种又有许多矿床类型,每一种非金属工业矿物又有多种用途,并且用途随科技进步在不断增加,这就给矿床评价带来了很大难度。蔡克勤认为,必须加强非金属矿床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勘查技术研究。
此外,20世纪有超过100种的非金属矿物和岩石进入工业应用领域。因此,加强矿物材料学和非金属矿矿石工艺学研究是我国非金属矿业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基础。
在近日接受《科学时报》记者采访时,中国地质大学教授蔡克勤表示:“非金属矿业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的先行领域之一。要使我国从非金属资源大国早日向非金属矿业强国的目标迈进,必须扭转忽视非金属矿业科技支撑的倾向,要有新的科技保障体制和高强度的科技研发投入。”
一个突破 就能造就一串新兴产业
非金属矿产资源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大量基础原料,如造纸工业的很多高档纸需要大量非金属矿物填料和涂料;高纯石英是集成电路芯片、塑封材料、光导纤维、光纤型激光源等产品的主要材料;石墨制成的材料可作为防原子辐射的外壳,火箭、导弹、航天和宇航设备零件等,还可作为环保和生态建设的廉价而高效的材料。
据蔡克勤介绍,近50年来,世界非金属矿业的产值从1950年的407亿美元增长到2000年的2100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可达4000亿美元。我国是世界非金属矿供应大国,已经开发利用的矿种超过130种,其中20多种矿产的探明储量位居世界前列,萤石、石墨、重晶石、滑石等矿种的产量位居世界第一。同时,我国非金属矿产品和制成品出口世界130个国家和地区,2005年,我国非金属矿业总产值达到900亿元。
“近年来,非金属矿业在矿物原料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在节能、环保领域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不仅如此,非金属矿业还是很多新兴工业的基础,某一性能的突破就能带来一串新兴产业。”蔡克勤举例说,比如实现了石英的人工合成后,半导体工业迅速发展起来;对带激光的非金属矿产的研究引导出了激光产业;如何用人工方法加工得到高纯度硅也正引领着硅产业的发展。
我国铁、铜等资源紧缺,需要进口大量铁矿石来支撑庞大的钢铁工业。“其实铜铁产业中很多地方是可以用非金属取代的,如汽车的涂料、塑料都需要非金属填充,非金属的使用可以减少钢铁的使用量。这个问题关乎国计民生,也关乎新兴产业的发展,但却在科研上没有保障。”蔡克勤表示,我国目前发展非金属矿业的最大问题就在于科技没有支持和保障。
最大差距在科技体制创新
“我国虽然拥有很多非金属矿优势矿种,但一直以出售原矿石和粗加工产品为主,深加工能力不足,产品低出高进的现象十分严重,很多非金属填料我国都不能生产,只能进口。”蔡克勤举例说,我国高岭土出口均价仅35.52美元/吨,而进口均价却达到205美元/吨。
由于我国近年来对非金属矿业的投资较少,矿山和加工企业往往规模小、科技含量低、经济效益差。外国非金属大型企业则利用自己的资金优势和科技优势纷纷进入中国,不仅收购矿山,还带来研发机构,就地加工优质矿石,并研究适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蔡克勤说:“这些外国公司是以利润最大化为目的,也不综合利用。我国的管理只对金属矿业的开采有限制,而对非金属完全放开。等将来想发展非金属时,优质矿可能已经消耗得差不多了。”
世界最大的伊莫瑞斯粘土公司,年销售额达30多亿欧元,公司分布39个国家,已在我国芜湖、晋阳、大连、贵阳、常州等地设有非金属矿物材料加工制品厂。公司拥有240多名科技人员,分别在14个实验室和科技中心工作,每年投入的研究经费约达3000万欧元。
“发达国家通过各种投入渠道,依托大学科研力量,在矿物材料学研究领域有了快速的进展,传统的非金属矿物不断开发出新的功能,可利用的矿物岩石材料不仅不断有新矿种出现,而且各种非金属矿产间互相代用的领域不断扩展。”蔡克勤表示,欧美发达国家在非金属矿业领域的科技政策大体分为国家和企业两个层面,国家政策关注基础理论和应用基础研究;企业则关注新产品研发应用研究。在科技投入机制上,广泛地采用科工贸三结合和产学研三结合的方式。
“反观我国在非金属矿业方面的科技政策保障和经费投入的机制,差距十分明显。”蔡克勤说,在我国,非金属矿业以前分属于很多产业部门,而现在这些产业部门都变成行业协会,本身并不掌握多少科研经费。“现在从事非金属研究的人已经非常少了。产业要做大做强,首先要有科研支撑,科研不投入,人才就会流失。”
“目前,我国非金属矿业最为急需的不是资金投入,而是非金属矿业无所依托的科技保障体制。”蔡克勤表示,我国与发达国家最大的差距就是科技创新体制尚未建立,科技投入的机制十分脆弱。我国要从非金属矿资源大国向非金属矿业强国转变,必须高度关注科技保障体制和投入机制的创新建设。
蔡克勤建议,首先加强非金属矿产地质勘查技术的研究。现在可利用的非金属矿物和岩石已有250多种,每个矿种又有许多矿床类型,每一种非金属工业矿物又有多种用途,并且用途随科技进步在不断增加,这就给矿床评价带来了很大难度。蔡克勤认为,必须加强非金属矿床的基础地质研究和勘查技术研究。
此外,20世纪有超过100种的非金属矿物和岩石进入工业应用领域。因此,加强矿物材料学和非金属矿矿石工艺学研究是我国非金属矿业走自主创新之路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