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关于把握我国真空炉行业巨大发展机遇的4个宝贵建议!——访皓越科技总经理姚斌


来源:中国粉体网   山川

[导读]  访皓越科技总经理姚斌。

中国粉体网讯  在半导体产业链中,以先进陶瓷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是支撑半导体设备实现先进制造的重要载体,也是目前国产化替代的重要领域。同时,以碳化硅为代表的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已展现出极其重要的战略性应用价值,其中碳化硅单晶制备占据价值链最核心位置。4月25日,由中国粉体网主办的“第三届半导体行业用陶瓷材料技术研讨会暨第三代半导体SiC晶体生长技术交流会”在江苏苏州隆重开幕,会议期间,我们邀请到众多专家学者做客“对话”栏目,围绕先进陶瓷在半导体行业的应用研究及碳化硅单晶生长技术及产业化进行了访谈交流。今天我们邀请到的是皓越科技总经理姚斌。


  


粉体网:姚总您好!请您从主营产品、公司实力等方面全面介绍一下皓越科技。           


姚总:皓越科技是一家高新技术企业,有八大核心产品,分别服务三大领域,三大领域分别是半导体材料领域,先进陶瓷及复合材料领域,锂电材料及新能源领域;目前业务覆盖中国、欧洲、美洲、中东以及东南亚市场;公司主营八大系列核心产品分别是(S系列、P系列、V系列、G系列、H系列、C系列、D系列、R系列)。皓越拥有15年的历史了,通过多年积累,公司目前拥有完善的产品研发与质量管理体系,所服务三大领域的部分龙头企业均与皓越有着良好的合作关系。




皓越工业炉设备

          

粉体网:请您对本次新发布产品做详细介绍,它的技术特点是什么,应用优势有哪些?

          

姚总:本次带来的新产品是多功能烧结一体炉,是皓越科技2024年推出的新品,目前在国内是首创,主要用于氮化硅,碳化硅,氮化硼,碳化硼等先进陶瓷及复合材,半导体材料的研发,拥有安全性高、功能多、占地小、压力精度高、升降温速度快、外观简洁等优点。    


          

此设备有着热压烧结、气压烧结、真空烧结等三大烧结工艺为一体的多功能炉(一台设备可替代热压炉、气压炉、真空炉三台设备),可实现30T机械压力、1MPa气压、真空(6.7x10-3Pa)三大功能。

          

粉体网:请问皓越科技的研发工作是如何开展的?在新产品开发方面遇到过的最大困难是什么?

          

姚总:

          

在人才培养与产学研合作方面。首先公司长期聚焦深耕于行业,荟聚了一批长期从事热处理炉、真空炉及特种炉制造和服务的技术精英,公司与交通大学、中南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等保持科研合作,共同打造了产学研基地、人才培养基地。

          

在研发资金投入方面。公司每年拿出10%的营业额资金,投入到研发中,自建研发中心实验室,对半导体材料,先进陶瓷及复合材料等关键材料进行工艺研发,以便更好的服务行业客户。  

          

新产品研发遇到的最大困难:国产替代需要进一步提升。

          

粉体网:请问姚总,目前我国真空炉设备整体发展水平如何?

          

姚总:目前我国真空炉设备整体发展水平在不断提升,但仍然面临着诸多问题和困难,同时也存在巨大的发展机遇;我的建议是:首先要在产品质量上要下功夫,要提高产品的可靠性、耐用性;另外在产品研发方面要加大投入,开发新产品;同时要进行资源整合,建立行业标准和优化国家级标准;再就是一批优秀的企业可以开拓国际市场,不断提升我国真空炉设备的国际地位。

          

粉体网:接下来公司有何发展规划?

          

姚总:首先我司在八大系统核心产品方面,已建立标准化,流程化,打造了行业真空炉的标杆,同时深耕行业,加大对半导体材料,先进陶瓷及复合材料,锂电及新能源材料的工艺研发投入,与行业标杆企业合作,形成坚不可摧的产业链。

          

粉体网:今天的采访就到这里,感谢姚总接受我们的采访。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山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5

作者:山川

总阅读量:9462177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