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DAY2:立足新起点,迎接新机遇!第四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圆满落幕


来源:中国粉体网   文正

[导读]  第四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圆满落幕。

中国粉体网讯  2月22日,为期一天半的第四届高比能固态电池关键材料技术大会圆满落幕。22日上午,参会嘉宾继续为大家带来精彩报告。


大会精彩报告速递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燕山大学唐永福教授作《固态锂电池负极界面失效机制的多尺度原位研究》的报告


唐永福教授在报告中介绍了近年来他们通过原位透射电镜、原位扫描电镜等多尺度可视化手段对锂枝晶及负极界面失效力-电-化学耦合特性的原位研究,分析了不同固态电池体系锂枝晶的形成及演化机制,并提出锂枝晶抑制的可能策略。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北京理工大学袁洪研究员作《电池安全与更安全的电池技术——硫化物基全固态电池》的报告


袁洪研究员在报告中基于锂电池安全问题,从金属锂电池安全失效机制、锂界面动力学与失效机制、金属锂负极界面调控、固态电池工程化应用四个方面对他们团队的研究成果进行了阐述。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浙江大学吴浩斌研究员作《纳米限域复合固态电解质》的报告


吴浩斌研究员在报告中介绍了他们团队基于金属-有机框架等新型功能多孔材料,设计制备一系列纳米孔限域电解液的固液复合和准固态电解质材料,利用孔道结构的功能位点和空间效应调控电解液的离子输运、局部结构和反应活性等物理化学性质,在维持室温高离子电导率的同时提升锂离子迁移数,并成功用于构建高能量密度锂金属电池。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电子科技大学向勇教授(张晓琨 代)作《高导阻燃凝胶固态锂电池》的报告


张晓琨副研究员在报告中围绕高导阻燃凝胶固态锂电池的相关问题,与大家分享了他们团队关于隔膜表界面的固态电解质共形修饰技术,具有高温和强氧化/还原界面智能响应功能的小分子添加剂,高效阻燃剂微胶囊包覆技术以及凝胶原位固化工艺等方面的研究成果。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宁波大学高成伟研究员作《硫系玻璃电解质设计制备及应用研究》的报告


高成伟研究员在报告中围绕硫系玻璃电解质,分别从研究背景、组分优化与锂负极界面稳定性、临界电流密度、制备方式、后续发展方向等方面做了介绍。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张涛研究员作《陶瓷基锂金属电池材料及固-固界面适配技术研究》的报告


张涛研究员在报告中针对Li7La3Zr2O12(LLZO)电解质陶瓷存在的固-固界面问题,介绍了其团队从正极内部界面设计和电极/电解质间界面调控出发,构筑快离子传输复合正极和电极/电解质稳定界面层,从而实现LLZO陶瓷基锂金属电池的长期稳定循环的相关科研成果。


大会晚宴精彩回顾


2月21日晚,中国粉体网举办了答谢晚宴。晚宴现场高朋满座,主办方为各位与会专家、企业代表准备了精彩的文艺表演和游戏互动节目。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中国粉体网会展事业部总经理孔德宇晚宴致辞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晚宴现场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文艺表演



©Gao Wen Kai/Cnpowder.com.cn

互动节目获奖嘉宾合影


总结


固态电池是公认的最具应用前景的新一代电池技术,几乎所有的动力电池企业以及车厂都在加速布局,以期能在固态电池时代把握市场主动权。作为核心技术的固态电解质以及相匹配的正负极材料,是现在各大科研院所、企业研发部门技术攻关的重点。随着材料技术的不断突破,固态电池的产业化逐步从半固态向全固态过渡,商业化路径正逐步明晰。本次大会的圆满举办,为固态电池产业链上中下游企业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为行业的产、学、研合作提供了方便,推动了固态电池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中国粉体网常州报道/文正)


推荐5

作者:文正

总阅读量:356998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