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睹风采|哈尔滨工程大学的两院院士


来源:中国粉体网   黑金

[导读]  哈尔滨工程大学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

中国粉体网讯  哈尔滨工程大学坐落于美丽的松花江畔——北国冰城哈尔滨市,是国家“三海一核”(船舶工业、海军装备、海洋开发、核能应用)领域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日前,2022年工业和信息化部重点实验室拟认定名单出炉。哈尔滨工程大学三个实验室榜上有名。




哈工程人才济济,早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哈工程就以“工程师的摇篮”享誉全国。目前,教师队伍中现有以国家工程院院士领衔的高层次人才百余人次,拥有教育部创新团队2个,科技创新团队9个,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重点领域创新团队2个,黑龙江省“头雁”团队11支,黑龙江省领军人才梯队8个。其中两院院士现有8位。



杨士莪


杨士莪,男,汉族,1931年8月出生,中共党员,毕业于清华大学,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水声研究所所长,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首批国务院特殊津贴获得者。水声科学家、教育家。


1957年至1959年到苏联科学院声学研究所进修,创建中国首个理工结合、覆盖全面的水声专业,为中国水声学科建设做出突出贡献;最先在国内开展水声定位系统研制,率团队完成“东风五号”洲际导弹落点水声测量系统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用于不同目的的水声定位系统的研制工作,作为中国水声定位方法最早的提出者和技术决策者,为中国自行设计、自主集成研制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的定位系统研制奠定坚实基础;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解决了国际上悬而未决的水洞噪声实验测量方法;领导探雷声呐技术的基础研究,提出目标识别的新途径;作为首席科学家,积极推动并领导完成中国首次独立大型深海水声综合考察;领导了矢量传感器在国内的研制及借助地声手段探测水中目标的研究。



杨德森


杨德森,男,汉族,1957年4月生,黑龙江省穆棱县人。1977年考入哈尔滨船舶工程学院水声工程系本科学习,1982年1月毕业并留校任教;2002年7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2003年5月至2015年4月任哈尔滨工程大学副校长兼研究生院院长。201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杨德森教授长期从事水声工程领域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工作,学风正派,勇于拼搏开拓,不断探索新技术,在国防急需的矢量声呐技术、潜艇声隐身技术,尤其是潜艇辐射噪声测量、噪声源识别等方面取得了多项重大开创性的研究成果。共获得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18项,2019年获黑龙江省最高科学技术奖,国家和省部级教学成果二等奖5项。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70余人。他所带领的团队获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称号,他所指导的学生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提名。近五年发表论文近170篇,其中SCI检索30余篇,EI检索5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及软件著作权40余项,出版学术专著2部。



廖振鹏


廖振鹏,1937年生,四川成都人。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中国地震局工程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从事波动理论和地震工程科研和教学。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开始研究波动理论,为摆脱传统方法处理开放系统中复杂波动问题的困境,七十年代末着手发展计算机数值模拟技术并延续至今。开放系统边界的研究是土木工程、电磁学、光学、声学和地球物理等学科交汇的一个领域,他及其合作者在这一领域中提出的人工透射理论和透射边界条件是在国际上被多个学科学者引用的原创性研究结果之一,被称为廖氏吸收边界条件(注记)。其次,以他为首的研究小组于1984年从波速有限原理出发提出了波动有限元模拟的解耦思想和实现解耦的方法;其后对这一方法作了论证,并将它与透射边界研究结果结合,建立了近场波动有限元模拟时空解耦技术的基本框架。这一技术可应用于多个学科领域中大型复杂开放系统内波动的数值模拟,为结构-介质动力相互作用、复杂目标散射、震源附近的波场和大型工程结构动力学问题的分析提供了一条途径,并为继续发展此项技术提供了一个起点(回顾)。廖振鹏教授目前关心的问题是波动的正演和反演。



孙玉发


孙玉发院士,1937年5月出生,中国工程院院士。1963年7月毕业于哈尔滨工业大学反应堆工程专业,曾任中国核动力研究院副总工程师、副院长。现任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科技委主任。


孙玉发院士是船用核动力委员会主任、国防科工委核安全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核安全局核安全专委会委员、总装备部科技委兼职委员。长期从事反应堆工程设计与科研工作,在反应堆工程研发中做出了突出贡献,是该领域的学科带头人。曾多次获国防科工委和国家核安全局科技进步奖等诸多奖项。



闻雪友


闻雪友院士,男,1940年出生,浙江慈溪人,1962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2005年12月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闻雪友院士是我国舰船燃气轮机的著名专家,四十多年来一直活跃在研制工作的第一线,见证经历了我国舰船燃气轮机发展的全过程,走过多个从设计到应用的大循环,并身体力行地将创新技术向燃气轮机民用领域应用推广,其担任主任设计师的我国第一台航空涡轮喷气发动机舰用化改装的大马力舰用燃气轮机获全国科学大会奖;担任主任设计师的航空涡轮风扇发动机改为我国第一台具有第二代性能的舰用燃气轮机,其低压压气机获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一等奖;担任课题组长研制的燃气轮机回注蒸汽新技术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二等奖;燃气轮机回注蒸汽热电联供装置获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闻院士重视科技成果应用,其研究的燃气轮机回注蒸汽新技术,在试验室刚取得成功后,就在国内燃气轮机电站首次应用获得成功,达到上世纪80年代后期国际先进水平,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填补了这项技术在国内的空白。其本人曾被评为中国船舶工业总公司有突出贡献专家,荣获第二届中国军转民优秀企业家银奖。



于俊崇


于俊崇,男,1940年12月出生于江苏滨海县。中共党员,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防某重点工程副总设计师。2009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


1965年7月毕业于南京工学院核能工程专业。作为核动力专家,一直从事核反应堆工程研制及设计研究工作,在核反应堆热工水力与核安全、核动力总体等专业领域有很深造诣。参加了中国第一代压水堆型核动力装置、第一座脉冲反应堆、乏燃料研究堆等工程研制;参加了秦山二期核电站、新型反应堆等的方案研究和立项论证工作。作为主要技术负责人,在负责策划、组织工程设计,支持关键技术攻关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做出了重大贡献。2004、2005、2009年分别获国防科技进步一等奖,2006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全国“五一”劳动奖章。2007年获国家重大贡献奖及金质奖章。



邢球痕


邢球痕,固体火箭发动机专家,1930年生于浙江嵊州,1957年毕业于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2003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历任航天工业部第四研究院所长、院长,中国宇航学会第二届理事。现任中国航天科技集团第四研究院研究员。


主要从事固体火箭发动机技术研究,已取得的成就包括:在发动机总体设计研究中,提出了总体优化设计方法及预研成果集成演示技术。在固体火箭发动机重大关键技术攻关中,提出了两种推力向量控制喷管的结构方案、主要参数的计算和试验方法、消除燃烧室初始压强峰的途径。提出的装药燃烧室人工脱粘和其它防脱粘技术、超高强度钢应用中低应力爆破技术、新型高温耐烧蚀材料应用及结构设计、深潜入全轴摆动喷管技术等已在多种型号发动机中成功应用。主持研制的多种战略、战术导弹固体发动机已研制成功并定型,使我国固体推进技术水平有了很大提高。


“三海一核”是哈工程鲜明特色。全体师生秉持“大工至善、大学至真”的校训,传承和发扬哈军工精神,为祖国的发展贡献着力量!


信息来源:哈尔滨工程大学官网。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黑金)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9

作者:黑金

总阅读量:11878455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