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碳化硼是一种新型非氧化物陶瓷材料,因其具有熔点高、硬度高、密度低、热稳定性好、抗化学侵蚀能力强和中子吸收能力强而被应用于国防军工领域,在国民安全的维护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碳化硼陶瓷的制备
热压烧结
热压烧结由于高温下的压力作用,使得颗粒发生重排和产生塑性流动,导致晶界滑移和应变诱导孪晶、蠕变及体积扩散。这些机制的共同作用可获得高致密度高强度的碳化硼陶瓷。热压烧结在惰性气氛或真空中进行,一般热压温度2200℃~2300℃,压力20MPa~40MPa,保温时间0.5h~2h,但碳化硼是共价键很强的化合物,无添加的烧结很难得到高致密度、高性能的产品,为了降低碳化硼的烧结温度及改善碳化硼的性能,必须加入烧结助剂来促进烧结。由于碳化硼抗热震性较差,因此要缓慢降温,热压烧结只能制备形状较简单的制品。
热等静压烧结
采用热等静压烧结碳化硼,可无需添加剂而达到致密化,并且获得细晶显微结构和高的弯曲强度。热等静压是将惰性气体如N2、Ar等作为传递压力的介质,将碳化硼粉末压坯或装入包套的粉料放入高压容器中,使粉料经受高温和均衡压力,降低烧结温度,避免晶粒长大,可获得高致密度的碳化硼陶瓷材料。与一般热压法相比,它可以使物料收到各同向性的压力,因而陶瓷的显微结构均匀,缺点是设备费用较高和待加工工件尺寸收到限制。
无压烧结
纯碳化硼无压烧结致密化困难,影响碳化硼陶瓷致密度的主要因素为烧结温度与粉末粒度。在常压下2300℃烧结,其制品的相对密度一般低于80%,且容易出现异常晶粒长大和表面熔化现象。增大碳化硼粉末的比表面积并减小其平均粒度,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烧结密度。因此,为了降低烧结温度、提高碳化硼制品的综合性能,一般需加入烧结助剂,如单质硼、碳、铝等来促进碳化硼的烧结。
放电等离子烧结(SPS)
近年发展起来的放电等离子烧结(SPS)是一种快速烧结的新工艺,可以实现材料的低温快速高效烧结。SPS烧结过程中,电极通入脉冲直流大电流时瞬间产生的放电等离子体,使烧结体系内各个颗粒自身均匀地产生焦耳热使颗粒表面活化。SPS可以有效利用粉末内部的自身发热,放电点的弥散分布实现均匀加热。另外,SPS可以实现颗粒间的有效放电使其产生局部高温,颗粒表面局部熔化、表面氧化膜剥落。采用这种新的烧结技术可以在无烧结助剂的情况下,实现碳化硼陶瓷高致密化烧结,而且制品结构均匀、化学成分可控。
碳化硼陶瓷应用于防弹领域
碳化硼陶瓷的高熔点、高硬度和低密度使其成为防弹材料应用领域的理想替代品。目前,碳化硼防弹材料已广泛应用在防弹衣、防弹装甲、武装直升机等防护领域。
防弹衣
“拦截者”防弹衣
目前各国防弹衣根据防弹材料来分,可分为硬质、软质、软硬结合式三种形式,其中,硬质防弹衣主要由金属、陶瓷及其他复合材料构成,因其自身的硬度很高,子弹难以穿透,从而达到防弹的目的。防弹衣被视为人体防护的重要装备,美国海军陆战队和陆军第一件用于个人防护的碳化硼防弹衣“拦截者”于20世纪60年代初期研制成功。到2012年,共有6.8万套“拦截者”防弹衣投入战场。美国和以色列还生产出了在Kevlar织物中嵌入碳化硼陶瓷芯片的防弹衣。
防弹装甲
装甲陶瓷材料主要应用于防弹装甲车辆,用于装甲防护的单相陶瓷主要有氧化铝、碳化硼和碳化硅三种,但在实际应用中,通常以复合装甲的形式出现。装甲陶瓷材料普遍应用在附加顶、舱盖、排气板、炮塔座圈、防弹玻璃、枢轴架等装甲构件中以及坦克车辆的下车体;还用于制造躯干板、侧板、车辆门和驾驶员座椅。在主坦克中,目前德国的豹-Ⅱ,英国的挑战者系列,以色列的梅卡瓦,美国的艾布拉姆斯,EE-T1奥索里约,前苏联的T-72等主战坦克在其顶部、底部和四周都装有碳化物陶瓷复合装甲。
武装直升机
碳化硼陶瓷的特性特别适宜用于武装直升飞机和其他航空器,改进了传统的设计,可以起到抵挡来自地面的炮弹袭击作用。如碳化硼和Kevlar复合装甲已被广泛应用在美国黑鹰式直升机乘员座椅;在20世纪60年代,碳化硼陶瓷被装配到武装直升机驾驶舱地板,侧墙防弹板和飞行员座椅处。
碳化硼陶瓷应用于核工业领域
碳化硼中子吸收体
中子吸收材料
在反应堆堆芯组件中,中子吸收材料(控制棒、调节棒、事故棒、安全棒)是仅次于燃料元件的重要功能元件,由于碳化硼的中子吸收截面高,吸收能谱宽,价格低,原料来源丰富,从而易于废料处理。因此碳化硼是一种重要的中子吸收材料。
屏蔽材料
随着各种核反应堆的发展,堆屏蔽材料及其他屏蔽系统的要求越来越高,现在的许多屏蔽材料已难以满足其使用要求,主要表现在屏蔽材料的屏蔽效果与其他性能如力学性能、耐热性、抗辐照性等难以兼顾。碳化硼材料可以作为核反应的屏蔽材料。相对于纯元素B和Cd而言,碳化硼造价低,不产生放射性同位素,二次射线能量低,而且耐腐蚀,热稳定性好,因而被广泛应用于核工业。
参考资料:
杨亮亮、谢志鹏等.碳化硼陶瓷的烧结与应用新进展
聂丹、王帅等.碳化硼陶瓷的制备工艺及其应用现状
林爽、乔英杰等.碳化硼陶瓷的性能及其在核工业领域的应用进展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