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2019年,中国工程院开展了第14次院士增选和第13次外籍院士增选,共选举产生75位院士和29位外籍院士。其中,化工、冶金与材料工程学部新增院士9位。以下是粉体人公众号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院士简介。
彭寿院士
彭寿,中共十七大代表,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全国劳动模范,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第23届国际玻璃协会主席。现任中国建材股份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裁,凯盛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建材蚌埠玻璃工业设计研究院院长,浮法玻璃新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建材国际工程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37年来,彭寿一直坚守在玻璃研究、工艺装备开发和产业化第一线,开发出高品质浮法玻璃、光伏玻璃、超薄信息显示玻璃等多种新型玻璃材料,支持了我国汽车工业、光伏产业、信息显示行业的快速发展。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省级科技进步一等奖5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美国陶瓷学会硅酸盐技术创新领袖奖、国际玻璃协会终身成就奖、光华工程科技奖、全国优秀工程设计金奖、安徽省重大科技成就奖等。是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央企楷模、首批“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全国杰出工程师。
彭寿长期聚焦国家玻璃新材料重大需求,建立了我国玻璃工业技术创新体系,研发制造出国家新兴产业急需的系列玻璃新材料。他创新研究并开发出“超薄信息显示玻璃”,工业化稳定量产世界最薄0.12毫米浮法超薄触控玻璃,生产出中国首片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浮法高世代TFT液晶玻璃基板,保障了国家信息显示产业安全。突破“高品质浮法玻璃”关键核心技术,满足了高端应用及节能环保要求,开发出世界最大规模的玻璃熔窑,并带领中国浮法技术走向国际,为国家创汇数十亿美元。发明了“高透光伏玻璃”制造新技术,独创的“一窑多线”成形新工艺改变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局面,并研发制造出高转换率的铜铟镓硒和碲化镉发电玻璃,引领我国玻璃科技与产业跻身世界先进行列。
董绍明院士
董绍明,男,1962年生,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复合材料研究课题组组长。主要从事功能特异性陶瓷基复合材料和碳化物陶瓷基础研究及工程应用技术开发。主持(完成)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863计划、国家973项目子课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科学院重点部署项目和委托研制等30余项研究课题和重要任务,为国家10余项重要任务提供关键材料;在国内外有影响力的专业期刊发表论文150余篇,在国际专业会议上做邀请报告40余次,获授权发明专利40项。
宫声凯院士
宫声凯,1956年7月生,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教授,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副理事长。1982年毕业于东北工学院(现东北大学),1988年获日本东京工业大学博士学位。从事航空发动机用高温结构金属间化合物及热障涂层材料工艺研究,获包括1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在内的省部级以上科技奖励4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00余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20余项。
柴立元院士
柴立元,男,1966年9月生,工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国家863计划资源环境技术领域主题专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教育部科技委环境与土木水利学部委员。中南大学冶金与环境学院院长,国家重金属污染防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国家重点领域创新团队、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及“全国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带头人。东亚资源再生技术会议国际组委会中国方主席,应对联合国环境规划署汞问题政府间谈判专家组专家,中国有色金属学会有色冶金资源综合利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环境科学学会重金属污染防治专业委员会副主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曾获“全国先进工作者”、“何梁何利奖”、"宝钢优秀教师特等奖"等荣誉称号,2017年当选湖南省出席党的十九大代表。
长期从事有色冶金环境工程领域的研究。近年来,负责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杰出青年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国家重大专项子课题、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重点项目、国家863重点项目、国家环保公益科研专项、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基金、教育部科研重大项目、湖南省科技重大专项等科研课题50余项。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出版著作11部,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0多项;编制国家与地方技术政策、规范及标准等30多项。发明的“基于微生物特异性的重金属废水深度净化新工艺”、“有色冶炼含砷固废治理与清洁利用技术”等多项技术实现大规模产业化,在我国大中型涉重金属企业广泛应用。作为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8项。
李贺军院士
李贺军,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全国模范教师。超高温复合材料国防科技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先进材料及成形技术“111”创新引智基地负责人,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复合材料学会常务理事。主要从事先进碳/碳复合材料、纸基摩擦材料和液固挤压成形等方面的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各1项,省部级一等奖5项,二、三等奖7项。
刘正东院士
刘正东,博士,教授高工,1990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机械工程系锻压专业,获学士学位。1993年毕业于钢铁研究总院研究生部金属材料及热处理专业,获硕士学位。2000年毕业于The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冶金工程专业,获博士学位。2001年6月至今在钢铁研究总院结构材料研究所工作,教授级高工,副所长,钢铁研究总院博士研究生导师,昆明理工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东北大学和北京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指导导师。现兼任:国家核安全局专家委员会委员,国防科工委(局)全国核电标准化建设专家小组专家,中国核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热处理学会常务理事,中国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纳米材料分技术委员会委员,国资委侨联委员,“钢铁”、“金属热处理”、“Intl. J. of Minerals Metallurgy and Materials” 杂志编委。已获授权发明专利5项,已获批准计算机应用软件版权5项,已公开发表技术论文17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70余篇。目前的主要研究领域是能源动力系统用高合金钢、国防工程建设配套用钢、冶金过程性能预报与控制技术等。
任其龙院士
任其龙,1959年1月生,博士,求是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大学化学工程与生物工程学院(化工学院)制药工程研究所教师,生物质化工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七届学科评议组成员,浙江省化工学会理事长,中国化工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化工学会超临界流体技术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化工学会过程强化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浙江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
主要从事化工分离技术领域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工程实践,特别在天然活性物质/同系物的分子辨识分离、吸附分离、萃取等领域。开发了高活性天然维生素E、羊毛脂中的活性成分(去氢胆固醇、胆固醇等)、长春瑞滨等多种天然活性物质及衍生物的工业化生产技术。研发了腈纶溶剂硫氰酸钠的工业色谱分离净化技术,固定床吸附法净化硫氰酸钠技术。近年来,开展了氢等离子体裂解煤制乙炔、等离子体处置危废物等的研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主持完成或在研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863项目和重大企业合作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9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80余项。以第一完成人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1项(食品功能因子高效分离与制备中的分子修饰与吸附分离耦合技术)、中国发明创业奖1项,优秀中国专利奖1项,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2项。
张平祥院士
张平祥,中共党员,工学博士,教授级高级工程师,中国工程院院士。西北工业大学、东北大学等高校兼职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国家新材料产业发展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材料研究学会副理事长、超导材料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有色学会副会长。获得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国务院政府特贴专家、国家万人计划百千万工程领军人才、陕西省优秀归国留学人员等荣誉。先后荣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2项、全国创新争先奖1项、省部级科技一等奖5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110项,发表SCI论文267篇。
涂善东院士
涂善东,男,汉族,1961年11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1982年本科毕业于南京化工学院化工机械专业,1985年、1988年分别获该校化工过程机械工学硕士与博士学位。1989年至1990年,在西南交通大学力学所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1990年至1993年,受邀担任瑞典皇家理工学院客座研究员;1993年至2001年,先后担任南京化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副校长兼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等职;2002年后,受聘为华东理工大学教授;2006年6月至2015年7月,担任华东理工大学副校长。2019年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资助,以及全国优秀留学回国人员、中华全国归国华侨联合会“科技进步带头人”、中国青年科技奖、上海市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目前,还兼任国际压力容器学会亚太地区主席、国际机构学与机器科学联合会可靠性委员会委员、先进材料和标准凡尔赛合作组织分技术委员会共同主席、英国诺丁汉大学荣誉教授、中国石化炉管质量检测检验与评估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航发商发航空发动机寿命预测技术联合创新中心(UIC)首席科学家、上海市航空发动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委员会主任、中国机械工程学会压力容器分会与材料分会荣誉主任委员,以及国内外多个学术期刊的副主编或编委。
长期从事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技术研发,创新发展了高温高压化工设备安全维修、安全评价以及本质安全调控等技术,成功应用于石化、能源等重化工业领域安全保障工程,为我国万台压力容器事故率逐年下降做出了贡献。应用于大型反应器、换热器、汽轮机、高端阀门等产品的可靠性设计制造,为企业创造了显著经济效益。先后5次获国家科技奖励,其中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2项为第一完成人)、一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国家发明二等奖1项(第二完成人),省部级特等奖、一等奖10项。获国家发明专利授权69项、国际专利4项、软件著作权14件,发表论文354篇。
资料来源:
中国工程院官网、中南大学官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官网、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西北工业大学凝固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昆明理工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人民网-安徽频道、华东理工大学官网、西北有色金属研究院官网等。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