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下一个电池技术制高点就是全固态锂电池,国内五大企业纷纷发力


来源:中国粉体网   墨玉

[导读]  为了在未来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国内公司也都在积极研发全固态锂电池,其中有五家公司最为突出,分别是: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珈伟股份、赣锋锂业、北京卫蓝。

中国粉体网讯  有分析称2020年准固态锂电池会实现产业化,到2025年全固态锂电池将最终实现产业化。据统计,全球范围内约有50多家制造企业、初创公司和高校科研院所致力于固态电池技术。国外在这个领域的领头公司包括法国Bollore、美国Sakit3、日本丰田,在2015年,法国推出了3000台使用固态锂电池的共享电动车,用的固态锂电池就是由法国电池制造商Bollore生产的,但是目前此种电池还没有大规模商业化。




来源:网络


为了在未来新能源领域抢占先机,国内公司也都在积极研发全固态锂电池,其中有五家公司最为突出,分别是:宁德时代、清陶能源、珈伟股份、赣锋锂业、北京卫蓝。


宁德时代


宁德时代对全球固态电池企业进行调研后,确定了自身的发展方向。2016年10月,宁德时代新能源柳娜博士介绍了宁德时代在聚合物固态锂金属电池、硫化物固态电池领域的布局和研发路径。




固态电池整个制造工艺跟传统的锂离子的制造工艺不同,需要新的设备,新的工艺。宁德时代在固态电池的研发过程中,也在关注固态电池的制造问题,所以也同时进行工艺的研发。


清陶能源


2018年11月19日,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对外宣布,其建成的全国首条固态锂电池产线已于11月正式投产。这条总投资达1亿元的生产线产能规模为0.1GWh,已经批量生产出了第一批固态电池产品,目前可以日产1万颗电芯。不过已经量产的固态电池尚不能用于电动汽车,主要应用在特种安全领域。




清陶能源成立于2014年,由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研究院院长南策文团队创办。清陶团队是国内全固态锂电池开发的先驱者,通过锂电池关键材料的原创开发、装备的创新设计和量产的工艺优化,率先实现了固态锂电池的产业化,构建了完备的自主知识产权体系。清陶发展推出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柔性化等固态电池产品,能量密度可达400Wh/kg以上。


珈伟股份


早在2016年11月,珈伟股份就在上海举办全球首例“固态锂电池与快充锂电池产品发布会”,并强调公司未来将全力加速固态锂电池与快充锂电池的合体。




据珈伟股份称,他们的固态锂电池用在电动车上,快充15分钟可达97%,循环使用寿命7000次以上,继航可达400公里以上,也就是说珈伟固态锂电池可跑280万公里以上。


珈伟股份表示公司将大力开发快充、高安全和长寿命复合纳米材料的类固态电池,进一步加强产能建设,全面拓展乘用车、物流车和商用车客户,尽快将锂电池业务做大做强。


赣锋锂业


2017年赣锋锂业通过引进宁波材料所的许晓雄博士团队,正式切入到固态电池板块,实验室的技术已经取得突破,计划投资2.5亿去做一条中试生产线,规模在亿瓦时级以上,6亿瓦时的动力电池生产线未来着重跟固态电池做匹配。


2018年6月30日,第一代固态锂电池技术指标达到:单体容量10Ah,能量密度不低于240Wh/kg,1000次循环后容量保持率大于90%,电池单体具备5C倍率的充放电能力,同时电池研制品通过第三方机构安全检测。




北京卫蓝


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成立于2016年,是一家专注于下一代全固态电池研发与生产的高新技术企业,是国内少有拥有全固态电池核心专利与技术的电池企业之一。公司聚焦高能量密度、高安全、高功率和宽温度范围适应性的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和全固态电池产品,产品应用覆盖无人机、电动工具、规模储能、电动汽车等领域。北京卫蓝的开发理念是混合固液电解质电池向氧化物聚合物复合全固态锂电池挺进,同时能在低温和90℃循环,兼顾倍率和安全性。




此外,国内企业比亚迪、国轩高科、中天科技、当升科技、亿纬锂能、横店东磁、国珈星际等企业也布局了全固态电池。为了在未来电动汽车市场占有领先优势,各国都在加紧布局全固态锂电池,力争拥有技术竞争主导权。


参考来源:中国储能网、电池中国、北京卫蓝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官网、清陶(昆山)能源发展有限公司官网、中国电池网


本文由粉体网编辑整理,转载请注明来源

推荐15

作者:墨玉

总阅读量:494742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