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上海硅酸盐所研制出新型耐火“宣纸”


来源: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导读]  宣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带领的科研团队,针对传统宣纸存在的问题,以无机纳米材料——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为主要构建材料,成功研制出新型耐火“宣纸”。

中国粉体网讯  宣纸是中华文化的瑰宝,迄今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宣纸以安徽泾县青檀皮为原料,采用传统手工工艺抄造而成,具有颜色洁白、纹理细密、质地坚韧、润墨性好、耐老化等优点,享有“纸中之王、纸寿千年”的美誉。但是,传统宣纸也存在一些问题:例如,由于安徽泾县地理环境的特殊性,所产宣纸原料具有不可替代性,其原料紧缺;宣纸采用手工制作,需要100多个工序,生产周期长达1~2年,使其生产效率低、产量小、成本高;此外,宣纸易燃,历史上有不少艺术作品都因火灾而付之一炬。


  最近,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研究员朱英杰带领的科研团队,针对传统宣纸存在的问题,以无机纳米材料——羟基磷灰石超长纳米线为主要构建材料,成功研制出新型耐火“宣纸”,该“宣纸”具有易于书写性,优异的润墨性、抗霉性、耐久性、耐高温性和耐火性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新型耐火“宣纸”白度高(~92%),高于传统宣纸的白度(~70%)。新型耐火“宣纸”比传统宣纸具有更加优越的防霉性能,实验结果表明,多种霉菌在新型耐火“宣纸”上均不能生长。新型耐火“宣纸”的使用寿命可达至少3000年,其性能明显优于传统宣纸。加速模拟老化2000年后,新型耐火“宣纸”的白度仍然为91.6%,白度保持率高达99.6%;而传统宣纸加速模拟老化2000年后,其白度只有47%左右,白度保持率较低,只有大约67%。新型耐火“宣纸”加速模拟老化3000年后的白度为86.7%,白度保持率仍高达94.2%;而传统宣纸加速模拟老化3000年后,其白度低于42.5%,白度保持率低于60%。新型耐火“宣纸”加速模拟老化3000年后的白度甚至仍然明显高于没有老化的传统宣纸。在加速模拟老化过程中,新型耐火“宣纸”表现出优异的力学性能,加速模拟老化3000年后,耐火“宣纸”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为81.3%;而相比之下,传统生宣纸加速模拟老化3000年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仅为38%,传统熟宣纸加速模拟老化3000年后的拉伸强度保持率为52.7%。耐火性能测试表明,传统宣纸在火中仅仅几秒钟就迅速燃烧化为灰烬;而新型耐火“宣纸”具有优异的耐高温和耐火性能,长时间在火中灼烧也不会燃烧并保持完好。此外,新型耐火“宣纸”的制备只需3至4天,制备周期短,制备效率高。新型耐火“宣纸”有望作为耐高温、耐火书法绘画纸,应用于保护珍贵的艺术作品和重要文件免于火灾的损毁。相关研究工作发表在美国化学学会期刊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Li-Ying Dong, Ying-Jie Zhu*. Fire-Resistant Inorganic Analogous Xuan Paper with Thousands of Years’ Super-Durability. ACS Sustainable Chemistry & Engineering, 2018, 6, 17239–17251)。


  相关研究工作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的资助。


 


    新型耐火“宣纸”具有良好的柔韧性,可以任意卷曲,白度高,生物相容性好,制备过程环境友好 


 


  传统宣纸在火中几秒钟即快速燃烧化为灰烬;而新型耐火“宣纸”白度高,具有优异的耐高温、耐火性能,长时间在火中灼烧也不会燃烧 




  新型耐火“宣纸”具有独特的润墨性能: (a, d) 传统生宣纸的润墨性能以及水墨在纸表面的接触角; (b, e) 传统熟宣纸的润墨性能以及水墨在其表面的接触角; (c, f) 新型耐火“宣纸”的润墨性能以及水墨在其表面的接触角 


 


  通过加速模拟老化方法评估所制备的新型耐火“宣纸”的白度稳定性,并与传统宣纸做比较: (a) 加速模拟老化至3000年的过程中,三种纸的白度变化; (b) 加速模拟老化至3000年的过程中,三种纸的白度变化曲线图; (c) 加速模拟老化2000年和3000年后,三种纸张的白度和白度保持率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墨玉)

推荐1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