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粉体网讯 在行业资本驱动下,锂电领域今年依旧“高烧”不退。
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以来,在锂电领域含电池、上游材料、设备、回收等企业发生的兼并购案例就有54起(不含已宣告终止案例),涉及金额超550亿元。其中,涉及海外兼并购的有11起。
与此同时,伴随着兼并购案例的增多,收购终止以及宣告失败的案例比例也在上升。据统计,今年以来宣告收购终止的案例已超过10起。详情可查看高工锂电此前的报道《贤丰控股终止收购慧通和妙盛背后折射2017超10起兼并购失败之忧》。
由此显现出的特点是:❶、资本对锂电优质标的“哄抢”热度依旧不减;❷、在宏观层面政策加持下,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企业的估值居高位不下;❸、兼并购的胃口变大,同时收购多家标的的上市公司开始增加;❹、行业兼并购升级,资本将眼光瞄向海外;❺、伴随着动力电池行业进入深水期,跨界锂电的风险也在剧增。
高工产研锂电研究院(GGII)分析认为,随着锂电行业集中度提升,未来动力电池产业链兼并购将主要呈现以下几大趋势:
一是,动力电池企业的兼并购热度或消退。随着锂电行业集中度提升、优质标的快速减少以及监管政策的趋严,未来上市公司大举跨界并购布局锂电行业的案例或将逐渐减少。弱势末尾的电池企业大概率沦为代工厂或面临淘汰。
二是,材料企业兼并购热度仍会持续。受供给侧影响,今年以来,原材料价格持续保持高位态势,上游材料企业成为上市公司/资本瞄准的重要对象,明年的兼并购热度预计还会持续。
三是,设备企业更倾向冲击IPO。伴随动力电池产能扩张与制造规模升级,锂电设备企业坐拥行业发展红利,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提振趋势下,设备企业还将迎来2-3年完整的向上周期。为了配合动力电池企业的发展节奏,走向资本市场将让设备企业获得更大发展空间。
四是,国际化战略将加速。锂电上游原材料供需失衡价格上涨,促使更多公司积极布局锂矿,国内企业/资本也纷纷将目光瞄向海外。与此同时,兼并购海外锂电池先进技术也在加速进行中。在双积分政策刺激下,预计这股趋势仍会持续。
值得注意的是,兼并购案例的增多,收购终止/中止的案例比例在直线上升,如贤丰控股、兆新股份、长信科技等。与此同时,在已经完成的收购案例中,业绩对赌失败的案例已经出现,如融达锂业、美拜电子和苏州捷力等。
GGII提醒,资本已经成为助推锂电行业蝶变的重要变量。对于收购方而言,上市公司要警惕面临估值过高、业绩承诺难以兑现、业务整合和产业协同不达预期等风险。对于被收购方而言,资本是一把双刃剑,如何有效利用外部资本做好做大做强是值得被收购企业深思的长久课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