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视基础研究,就会有“下一个石墨烯”


来源:解放日报

[导读]  作为“石墨烯之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和石墨烯应用前景?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诺沃肖洛夫发表了题为“材料创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演讲。在他看来,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政府应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催生“下一个石墨烯”。

中国粉体网讯  作为“石墨烯之父”,诺贝尔物理奖得主、英国曼彻斯特大学教授康斯坦丁·诺沃肖洛夫如何看待科技创新和石墨烯应用前景?浦江创新论坛全体大会上,诺沃肖洛夫发表了题为“材料创新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演讲。副市长周波主持大会。 

在他看来,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基石,政府应大力支持,这样才能催生“下一个石墨烯”。与此同时,科技成果转化也非常重要,“在这方面,中国近几年做得很好”。谈到业界对石墨烯一些应用前景的质疑,他说:“任何新材料的商业应用都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石墨烯的产业化进程已算是很快了。”   

赞中国合作伙伴“眼光长远”   

石墨烯是由碳原子构成、只有一层原子厚度的二维晶体,虽然超薄,但强度极高,断裂强度比目前最好的钢材高200倍左右。假如用一块面积1平方米的石墨烯做成吊床,其重量不足1毫克,却能承载一只1000克的猫。这种材料也有很好的弹性,拉伸幅度能达到自身尺寸的20%。2010年,两位出生于俄罗斯的科学家——诺沃肖洛夫与安德烈·海姆因为从石墨中分离出石墨烯,被授予诺贝尔物理奖。 

对于石墨烯的未来应用,科技界和产业界十分看好,预测它能取代硅材料,制造超微型晶体管,成为下一代超级计算机的元器件。由于这种材料几乎完全透明,它也很适合用作透明电子产品的原料,如触摸显示屏、发光板和太阳能电池板。在储能、生物和健康等诸多领域,石墨烯也有很大的潜在价值。 

据诺沃肖洛夫介绍,英国政府十分重视这种革命性材料,投入了6200万英镑支持他所在的曼彻斯特大学国家石墨烯研究院,用于基础建设、设备购置和人才引进。这家研究院与许多企业合作,开发各个产业领域的石墨烯技术产品,如与一家英国大企业合作,研制出一种含石墨烯的薄膜,能用于燃料电池。研究院还积极开展“剥离创新”,利用一些成果剥离出多家小企业,其中一些企业已在中国建立分支机构。 

诺沃肖洛夫团队与中国科研机构和企业有很多合作。在基础研究领域,中科院北京物理所、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所、北京大学、厦门大学等都是他们的合作伙伴。在应用研究领域,华为技术有限公司与他们的合作项目正在进行,希望利用石墨烯的热传导性,研制出新一代手机热管理系统。“这是一个聚焦点很明确的项目,但我们对石墨烯的热传导性深入研究后,可能会形成应用于其他领域的想法,产生新的合作项目。”诺沃肖洛夫说,“我们的中国合作伙伴眼光长远,不是只关注短期回报。”   

建议政府对石墨烯企业分级   

本届浦江创新论坛的主题是“双轮驱动:科技创新与体制机制创新”。谈到这个话题,诺沃肖洛夫表示,基础研究在科技创新体系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政府应大力支持,在各个领域催生“下一个石墨烯”,否则“若干年后创新的脚步就会放缓,那将是一场灾难”。当记者问:“你期待在材料基础研究领域取得什么新的成果?”他说:“科学很难预测,许多重要成果都是意外之喜,所以政府需要持之以恒地进行基础研究投入。” 

诺沃肖洛夫也指出,科技成果转化也很重要,政府应扶持中小企业,促成它们与高校的科技合作,并鼓励人们利用新的科技成果创业。他特别提到,在这方面,中国近几年发展得很好。 

谈到中国石墨烯企业研发的现状,他说“很复杂”,建议政府对企业的技术水平做出合理分级,扶持那些高水平的企业开发高技术产品,不要被石墨烯概念“忽悠”。 

目前,业界对石墨烯用作导电材料、储能材料等领域的前景提出了质疑,一些人认为以前的预测过于乐观,“石墨烯之父”对此怎么看?诺沃肖洛夫答道,石墨烯与其他任何一种新材料一样,商业化过程都是很困难的。“很多大企业在某种材料的开发上投入了几十亿美元,你现在对他们说,可以改用石墨烯材料,他们会很快接受吗?”他还以碳纤维为例,这种材料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80年代才在F1赛车上得到应用,90年代用于高尔夫球杆,世纪之交用于航空航天。 

“这说明,新材料从问世到大规模应用,需要一个较为漫长的过程,石墨烯的产业化进程已算是很快了。”他总结说,科技界已掌握有关石墨烯的基本知识,如今开展石墨烯大规模应用的技术研发,可谓正当其时。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