磷矿大省湖北的转型抉择


来源:中国国土资源报

[导读]  湖北省按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了以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为建设目标的磷矿“三型矿山”创建试点活动。磷矿大省走出了一条资源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中国粉体网讯  一幢幢黑瓦白墙、马头翘角的徽式联排别墅屹立山边,潺潺溪水从门前缓缓流过……看着周围的这一切,50多岁的丁发光感慨万千,他说想不到自己有生之年会和家人住进这样的房子里。“二女儿现在在镇上学校教书,小两口在楼上住,我和老伴儿住在一层。”头顶蓝天,背靠青山,触手可及的幸福生活如此真实。

  这得益于湖北省按国土资源部部署开展的以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为建设目标的磷矿“三型矿山”创建试点活动。试点开展2年多来,全省各磷矿矿区坚持矿山开采、移民安置、新农村建设三位一体的和谐地矿建设策略,对矿山开采影响区居民进行整体搬迁,并配套完善相关生产生活设施,为新农村建设探索新模式、新亮点。磷矿大省走出了一条资源转型升级的可持续发展之路。

叫停采富弃贫无序开发

  提起磷矿,我们最先想到的是化肥,还是饲料?其实除了这些,人们日常生活每天都要和磷矿化工制品打交道。从饼干、饮料,到牙膏、洗衣粉,再到维系生命的医药制品,都离不开它的身影。

  作为我国磷矿资源大省,湖北省的磷矿开采始于20世纪50年代,发展于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后,乡镇集体、民营等各类矿山企业蓬勃发展,极大地加快了湖北省磷矿资源的开采速度。在这种“坐火箭”似的开发模式下,到上世纪90年代初期,全省磷矿企业已经高达600多家,开采秩序混乱,乱采滥挖、采富弃贫、边探边采、无证开采现象普遍存在。

  坐落于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的兴发集团,是湖北“三型矿山”建设试点之一。这是一家集移民搬迁、资源加工、外贸出口于一体的大型国有磷化工企业。在该集团资料室,副总经理倪小山小心翼翼地从陈列柜里拿出了一本账册,给记者盘算起了一笔12年前的旧账。

  “你看,2003年的时候,我们使用品位在26%~28%以上的五氧化二磷矿石,每吨原矿可加工0.122吨黄磷,实现销售收入、税金、利润分别为865元、71元和34元。但如果改变生产方式,这0.122吨的黄磷通过深加工可产生0.402吨的六偏磷酸纳和0.484吨的三聚磷酸钠,两者当年便可实现的销售收入、税金和利润就可分别达到1482元、148元、96元以及1533元、133元、53元。”

  倪小山告诉记者,深加工以后再进行销售,主营业务收入、纳税额分别是卖原矿的18倍和5倍。“以前的粗放利用和经营模式造成的巨额国有资产流失,真的让人心疼!”

  “其实不光是宜昌,全省其他地区也存在同样问题。”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矿产开发管理处处长田五红对记者说,“采富弃贫、浪费资源;缺乏规划、一哄而上;破坏环境、造成隐患,很多原因叠加在一起,在一段时间内影响了全省磷化产业的集约化经营和优势的发挥,但这也让如何充分合理开发磷矿资源成为必须思考的问题。”

  现实困境倒逼主动求变。2013年,在国土资源部和中国化学矿业协会倡导下,我国磷矿资源集中产区——鄂、湘、川、黔、滇五省开展了“资源节约型、安全环保型、矿地和谐型”矿山建设活动,旨在通过此举提高磷矿资源利用水平,探索创新矿产资源开发与矿区周边群众利益共享机制。在首批入选的12家“三型矿山”试点单位中,湖北省就占据了5席。就此,一场对湖北省磷矿开发利用影响意义深远、目标责任重大的大幕,就这样徐徐拉开了。

探索资源节约利用的新途径

  在宜昌市国土资源局总工程师陈泽云眼里,“两贫夹一富”是宜昌磷矿资源分布的真实写照。宜昌是我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储量占全国的16%左右,这里的磷矿石保有储量为26亿吨,占湖北省磷矿石保有储量的将近50%,其中品位大于30%的富矿石占宜昌磷矿的11.74%,并且呈现上贫矿、中富矿、下贫矿的矿层结构。

  “那不就像是个汉堡包?两头是干涩无味的面包,中间夹着令人垂涎欲滴的肉块?”记者打趣地问道。

  “嗯,也可以这么理解。”陈泽云继续解释道:“但是也不尽相同。我们吃汉堡,不管是外面的面包还是里面夹的肉块,整个都会吃掉。但是在以前,这里的矿山企业为了赚取最大利益,不光‘挑肥拣瘦’,还‘嫌贫爱富’,只开采中层的富矿,上、下层的贫矿就被全部遗弃,今后也无法继续使用。”

  据了解,“三型矿山”建设试点开展两年多来,各磷矿企业在省厅专家组的指导下,大力推广中低品位磷矿选矿技术、中下磷层同时回采、重介质尾矿胶结充填等新技术、新方法,着力转变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方式,使开采回采率和选矿回收率分别达到78%和80%以上,实现了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达到了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协调统一。

  深冬季节的湖北已然没有了南方惯有的娇甯柔媚,皑皑白雪覆盖了大片的山林沟壑。从兴山县城驱车百余公里,记者来到了树崆坪矿区。在这里,现代化的重介质选矿项目已在崇山峻岭的怀抱中拔地而起。

  “磷矿企业与科研设计单位经过多年合作研究,在磷矿重介质选矿、浮选选矿、重浮联选选矿技术有了重大突破!” 在矿区现场,作为专家组组长,湖北省矿业联合会秘书长陈千汉指着年选矿120万吨的重介质设备对记者说,微差比重介质选矿、正反浮选选矿、重浮联选选矿技术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兴发集团工程师黄强告诉记者,开展“三型矿山”创建试点以来,截至2015年底,矿区的重介质选矿项目已全部建成投产,通过运用新技术、新方法,实现了矿山全层开采,开采的品位也降至16%左右,回采率达到了78%,尾矿综合利用率达到21.3%。“按保有储量计算,此举盘活的树崆坪及周边矿区的中低品位磷矿资源总量可达1.2亿吨以上。”

  同样,将资源转化为高附加值产品,更是节约利用资源、持续发展的必要途径,也是湖北省避免采富矿卖原矿、将磷矿山建成“采石场、砂石生产厂”的必由之路。

  65岁的王洪退休后最大的爱好,就是骑车四处摄影采风。他常去的地方,就是宜昌高新区猇亭工业园区,这里有一个接一个的花园式工厂,花草如茵的园林,宽阔通达的马路。他也许并不知道,以该园区为核心的精细化工产业,已成为宜昌经济异军突起的领头雁,2012年首次敲开了宜昌千亿产业的大门。

  在猇亭工业园区兴发厂区,有一条标语:“生活因化工而美好”。它向人们宣示,宜昌的精细化工产业,早已摆脱了高污染、高能耗的低端局面,进入以高科技为引领的全新现代化工产业时代。在园区里,上一个产品的废料,就是下一个产品的原料,首尾相接,形成闭环,进入该园区的原料,统统被“吃干榨尽”,确保环保无废料。

  近几年,湖北省大力发展中低品位胶磷矿重介质选矿、浮选选矿产能建设。除了兴发,尧治河、宜化、杉树垭、柳树沟等“三型矿山”建设试点单位的100%的磷精矿、80%的原矿均转化为高附加的磷化工产品,精细化工系列产品技术也日趋先进。“这是全省资源节约利用的亮点,也是磷矿资源节约利用的技术保障。”田五红说。

实现安全环保的绿色矿山梦

  始于从上世纪80年代的无序开采,造成湖北省部分磷矿矿山建设不规范,特别是一些地方政府为了眼前利益,放纵滥采乱挖,诱发地质灾害隐患,给当地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以及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的威胁更是触目惊心。

  宜昌市政府政研室提供的一份资料显示,近十几年,当地因矿山企业违规生产造成的不良影响不在少数:兴山县韭菜包磷矿滥采乱挖,导致地表严重滑坡,造成该矿山30多万吨磷矿资源储量无法开采;夷陵区境内,由于多年的无序开采,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并出现了59个裂缝灾害点,致使大面积土地停耕,复垦难度大。此外,在钟祥、神农架等磷矿区,矿山地质灾害隐患很大,均有发生恶性重大事故的可能。2003年6月17日,与宜昌相邻的保康白竹磷矿区发生了脱顶垮塌安全事故,造成了5人死亡,后经调查,罪魁祸首就是滥采乱挖、不执行采矿设计规范。

  “三型矿山”创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湖北省消除了多处磷矿山体滑坡、破裂、地表塌陷、房屋倒塌等地灾和安全隐患,恢复和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将绿色矿业理念贯穿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全过程,打造出一批绿色花园式矿山。

  “进入矿区请您戴好安全帽。”进入树崆坪选矿厂,记者接过矿区工作人员递过来的安全帽戴好,边参观边和黄强攀谈起来。据介绍,目前,兴发集团所属的大多数矿山已完成了“六大系统”(监测监控系统、人员定位系统、紧急避险系统、压风自救系统、供水施救系统、通讯联络系统)建设,多个矿山被评为国家二级或三级安全标准化矿山。

  除此之外,矿区还不断加大土地复垦、地灾治理、矿山覆绿等综合项目整治,以彻底消除矿区地质灾害,改善矿区生态面貌和居住环境及居民生产生活条件,打造绿色和谐矿山,实现资源开发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协调统一。

  近些年来,矿区通过实施“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完成土地整治2万亩,并配套完善项目区灌排、交通等农业基础设施,使项目区耕园地成为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耕园地,为矿区居民提供了生产生活保障。树崆坪矿对矿区申家山崩塌滑坡和炉子坪水患进行了恢复治理,完成矿渣清理8处、地裂缝处理5处,并对部分塌陷及废弃场区进行了土地恢复。同时,以生态旅游为主题,通过矿区植被恢复、新农村绿色家园建设、绿色通道生态景观建设、珍稀植物种质资源保护等开发生态旅游资源,使兴山县旅游更好地融入了鄂西生态文化旅游圈。

打造矿地和谐的宜居新天地

  丁发光所在的茅草坪村位于宜昌市兴山县水月寺镇西北部,这里共有4个村民小组,229户、802口人。这里为矿而生、因矿而兴,村内有磷矿、铁矿、银帆、萤石等丰富的矿产资源。而磷矿,又是这里矿产资源“大户”。兴发1050井口、树崆坪选矿厂等磷矿企业均在此落户。

  说起以前的日子,丁发光也直挠头:“你看看附近这环境,除了山,还是山,在这里想要找块平整的土地种粮食实在是太难了,更何况还有矿山和我们抢‘口粮’。”他说的“口粮”,就是村民赖以生存的土地。

  据了解,由于早先这一带的采矿活动破坏了大量土地,造成了耕地不断减少、利用效率降低、失地农民增多、生态环境恶化,对农业农村的发展和农民的生存造成严重影响,进而影响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一些土地破坏严重的地区,大量农民甚至陷入“无房可居、无地可种、无水可用”的困境,由此也引发了矿山企业和当地居民纠纷冲突不断。

  怎么办?一个字——搬。按照“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的原则,磷矿企业开始了大规模的投资迁建工作。

  茅草坪小区整体定位为休闲农业示范区,可以结合生态旅游,重点发展休闲产业。每户居民不仅能得到优厚的拆迁补偿,还能以较低的价格购得新房。“你看这套房子,企业帮我们出了一大部分,自己才花了不到17万元,剩下的拆迁补偿款除了装修、购置家具家电外,还能结余不少,搞个农家乐也绰绰有余啊。”丁发光开心地说。

  观子口移民安置小区定位为生态农业新农村示范区。记者看到,130多亩原采矿渣场经过科学改造成的建设用地和二级标准水泥路已完成,正在实施的设计图显示,在大城市里能见到的小区配套设施在这里一样都不少,村民活动室、超市、学校、卫生院一应俱全,除此之外,建设方还配套为小区居民提供了旱能灌、涝能排的高产稳产耕园地,帮助农民发展大棚蔬菜、特色种植以及畜牧业养殖,促进农民增收。

  在距离树崆坪主矿区20公里以外的高岚移民安置小区,记者看到筑河堤改建公路、平场地,一派繁忙的建设情景。此处被定位于综合型商业示范区,和“朝天吼”、“八缎绵”、“将军石”、“朝天吼漂流”等风景区仅一步之遥,景色十分优美,建成后可安置居民住户150户。

  据了解,磷矿“三型矿山”创建试点工作开展以来,湖北各矿山企业均投入大量资金对村民集中实行整体搬迁,建成10多个新式农村居民小区,解决了近300户居民的入住问题,目前还有约450户住宅以及100间商铺正在建设之中。此外,各企业在地方政府支持下,大力兴建基础设施,帮困扶贫,帮助农民发展各类种植养殖,对优化农村产业结构,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矿区农民收入,促进地企关系和谐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实,这只是湖北省磷矿‘三型矿山’创建试点工作的一个缩影。”田五红对记者说,近年来,各矿山企业大力开展绿色矿业示范区试点工作,加快推进绿色矿山、智慧矿山建设,促进矿产资源高效利用,打造出了“绿色矿山、和谐矿区、诚信矿务”。

  1月13日~14日,湖北省国土资源厅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对全省磷矿企业“三型矿山”创建活动试点矿山进行了验收。湖北省国土资源厅副厅长邹清平告诉记者,湖北的磷矿“三型矿山”创建试点工作,是落实十八届五中全会关于绿色发展的具体体现,是进一步落实中央经济转型发展方针采取的具体措施,为科学开发提升矿业,打造矿业经济升级版,实现资源的节约集约利用打下了坚实基础。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