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最大钛白粉生产基地攀枝花的转型之路


来源:光明日报

中国粉体网2月7日讯  隆冬,四川最南的攀枝花市依旧阳光明媚,三角梅迎风怒放。

  攀钢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有些自豪:“我们的钒氮合金工业化生产打破了美国对该产品的长期垄断,现在是全球钒氮合金最大的供应商。”

  而此时,同处攀西大裂谷的盐边县安宁工业园区,在云钛实业有限公司,一块块世界上最长、最宽、最重的钛扁锭正走下生产线。

  钒和钛,作为重要的战略金属,其用途涉及航空航天、军工等广泛的领域。如今,钒钛产业的崛起,正逐步打破以往钢铁业在攀枝花“一统天下”的格局。攀枝花,这座阳光栖息的城市正迎来全面的转型升级。

  “一业独大”之痛催生转型升级

  “攀枝花到了必须转型的时候。”谈及发展与未来,攀枝花市委书记刘成鸣说,“过去粗放的资源开发方式已经走不通了。”

  1965年,攀枝花建市,在第一代攀钢人“不想爹、不想妈,不出铁、不回家”的豪言中,在那个艰难的年代里仅用了5年时间就在“不毛之地”上建成了年产150万吨的钢铁厂。在其后的40多年时间中,钢铁业一度是攀枝花的唯一支柱产业。然而,钢铁给攀枝花带来辉煌的同时,也让攀枝花人尝到了苦涩。

  “攀钢集团2009年一季度出现较大亏损,生产经营面临极其严峻的形势。”2009年5月8日,攀钢网站的一篇报道从一个侧面透露出攀钢那几年所面临的困境。

  经济下行压力加大与传统产能过剩、生产经营成本上升与自主创新能力不足、发展形势逼人与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等三大矛盾叠加凸显,一系列问题接踵而来。攀枝花市长张剡曾感叹道,钢铁产业“一业独大”严重制约了攀枝花未来的发展。

  生产亏损、环境恶化、城市面貌老旧,攀枝花面临前所未有的窘境。由于几十年钢铁工业的发展,攀枝花的空气污染一度十分严重。2005年,攀枝花甚至被列为全国十大空气污染城市之一,环保拉响了发展的警钟。

  2011年年底,攀枝花市委市政府领导班子利用一年的时间,遍访全市44个乡镇、各大企业(单位)、所有重大项目施工现场,通过广泛深入的调研和与广大干部群众的不断交流,对攀枝花发展的思路不断清晰。利用攀枝花独一无二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建设钒钛之都。推进转型升级的号角由此吹响。

  2013年2月,国家批准成立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攀枝花全域进入试验区,再次肩负起国家使命。刘成鸣说:“只有用改革的精神放开胆子,迈开步子,去闯去试,我们才能完成国家赋予的战略任务。”一系列改革措施由此发轫。

  “钢铁巨人”的“华丽转身”

  资源不可再生,城市发展却需要持续,攀枝花如何破局?

  正在紧锣密鼓生产的攀钢集团钒业有限公司透露玄机:自主研发设计的生产线将过去废弃不用的矿渣焙烧27个小时,状如煤球散发着迷人光泽的钒氮合金便应运而生。负责人介绍:“我们具备26万吨钒渣的年处理能力,产钒制品2万吨。”

  通过科技创新,不断提升资源综合利用水平,成为攀枝花转型升级的一项关键举措。现在,攀枝花积极推出“借脑工程”—两院院士定期聚集攀枝花,开展钒钛资源利用的技术攻关;聚全球钒钛科研力量建设攀西战略资源创新开发试验区;创建国家级钒钛新材料战略园区,搭建产业发展高端平台。目前,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已落户攀枝花,建成国家钒钛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钒钛资源综合利用国家重点实验室、冶金产品检验实验室等国家级钒钛科技创新平台。

  过去攀枝花矿石选采呈现企业规模小、设计水平低,造成污染大、矿渣量大等许多问题。去年,攀枝花市对此进行整顿,大力支持钒钛产业发展,限制煤炭、炼钢等高污染行业的无序发展。

  目前,攀枝花已形成了从钒钛磁铁矿、钛精矿、钛渣到钛白粉的钛化工和海绵钛、钛锭的钛金属产业链,是国内唯一的全流程钛工业基地,是国内最大的钛原料供应基地和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形成了年产海绵钛2.75万吨、钛锭6000吨能力,是国内重要的钛金属基地。2012年,攀枝花钒钛产业实现产值144亿元,同比增长48%。攀枝花实现了从资源粗放开采向资源深加工的转型。

  从“卖资源”到“卖阳光”

  在攀枝花仁和区,各式的阳光康养旅游设施正在建设,“到攀枝花晒太阳”成为不少外地人冬季的一种生活方式。攀枝花人说,我们不仅要卖地下的资源,也要卖天上的阳光。

  过去,攀枝花先生产后生活,城市功能不足。靠着年日照数2700多小时、单位面积太阳辐射量仅次于拉萨的绝对自然优势,攀枝花开始向全国各地的人们“卖起了阳光”—推销自己的文化旅游资源。“孝敬爸妈,请到攀枝花!”攀枝花向人们发出投资兴业邀请的同时,也展现了秀美的一面。

  除了阳光,攀枝花还有地热资源、大山大水资源、花果蔬菜资源和多种生态资源。这里一年四季阳光灿烂,温暖如春,鲜花盛开,瓜果飘香,色彩缤纷,景致怡人,老百姓称之为“花是一座城,城是一朵花”。

  目前,攀枝花正增强城市功能,积极打造多个旅游度假区和沿金沙江景观带,城市环境质量得到显著提升。现在,攀枝花旅游业快速增长。2013年,接待游客突破850万人次,旅游业与文化产业、养老保健和现代物流产业融合发展,形成了攀枝花转型发展的又一个强大引擎。

  “以前,由于金沙江水质污染,攀枝花仁和区被大家称为"臭仁和",但是现在,仁和区正在积极打造沿江景观带生态水岸,吸引了不少外地游客。越来越多的"攀三代""攀四代"决定扎根这里。”张剡说。

  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秘书长马克评价:“攀枝花打造文化旅游产业,为这座资源型城市增添了亮丽的风景线,也为这座城市转型升级增添了活力。”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