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物构所在金属有机框架催化材料研究中取得系列进展


来源:中国化工信息网

面对当前严峻的环境污染与能源短缺问题,探索新的能循环使用的多相催化材料应用于有机物的转化及污染物的降解一直是材料化学与催化化学领域的研究热点之一。虽然均相钯催化剂催化活性高、选择性好,但不易于回收再使用,而负载型纳米钯催化剂能解决此问题。近年来,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OFs)因其具有高比表面积、有序的孔结构在气体存储/分离、催化等方面表现出来的优异性能而备受关注,是优良的催化剂载体之一。

    在科技部973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等支持下,中科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结构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曹荣课题组在金属有机框架材料的催化研究中取得新进展。该研究小组采用离子交换法,成功地将钯纳米颗粒负载于一系列胺基官能化的金属有机框架材料上,实现了高效催化反应。如将钯纳米颗粒负载在MIL-101(Cr)-NH2介孔笼中,在水中室温下高效催化氯代芳香烃脱氯反应(J. Catal., 2012, DOI: 10.1016/j.jcat.2012.05.003);将钯纳米颗粒负载在基于MIL-53(Al)拓扑构型的部分胺基官能化的低成本混联MOFs材料上,能高效催化Heck反应(ChemPlusChem, 2012, 77, 106-112);将钯纳米颗粒负载在MIL-53(Al)-NH2上,室温下能高效催化Suzuki偶联反应(Catal. Commun., 2011, 14, 27-31);采用浸渍法将钯纳米颗粒负载在介孔金属有机框架材料MIL-101(Cr)笼中,能高效高选择性催化吲哚及其衍生物C-H反应得到C2芳香化产物(Chem. Eur. J., 2011, 17, 12706-12712)。

    研究表明,这些催化剂非常稳定,能催化循环使用多次而活性没有降低,拓展了金属有机框架材料在有机C-H活化和传统的Suzuki和Heck偶联反应、脱氯反应中的应用。

    此外,该研究小组还通过自组装反应成功将手性(Salen)Ni催化剂自负载化,在苯乙烯催化环氧化反应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Inorg. Chem., 2011, 50, 2191–2198)。
推荐1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