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科技成果产业化
7月21日,中东、北非地区客商与山东万众集团旗下的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一次性购买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价值2000万元的“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简称“纳米球”)。至此,该公司与美国、俄罗斯、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签了合作协议和产品定单。
6月27日,“纳米球”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十二五”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面向全国推广。
“纳米球”何以“畅销”世界?“纳米球”产业化之路带来了什么?
仲夏时节,记者慕名走进山东万众集团探寻答案
“新材料”引发汽车节能革命性突破
“纳米球”为何物?这个“金娃娃”是怎样诞生的?记者问。
说起“纳米球”的故事,山东万众集团董事长宫志利如数家珍……
“这个"纳米球"可不一般!它是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涛教授的科研团队合作,自主研发的非晶体合金材料制成的纳米级的固体小球,全称"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宫志利告诉记者,世界上第一块合金熔体直接铸造的块体非晶合金就是张涛教授研发出来的。
历史追溯到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工作的民营科技企业家宫志利和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海归博士张涛走到了一起:一个乡土高中生和一个大学教授的对话,诞生了一个引领世界汽车节能革命的新理念。
宫志利脱下军装回到家乡黄河岸边的山东省高青县,创办了山东万众集团及旗下山东万众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万众水业有限公司。
张涛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航”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与物性方面的研究。
从留学日本回国到“北航”任教后,他又发现了多种具有高非晶形成能力新型非晶合金体系和新的制备技术,推动了非晶合金的应用研究。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共同的事业让企业家宫志利和科学家张涛一拍即合,“万众”与“北航”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决定研发固体润滑剂。
2005年早春,来张涛实验室参观的宫志利看到两块光亮的金属材料,轻轻一磕竟火花四射!原来这是一块非晶体合金,不导电,化学性质异常稳定,强度硬度达到了金属材料的极限,具有高强韧性、高弹性、高耐腐蚀、耐高温性、精密成型性和良好的磁学性能等特点与硬度高,具有摩擦系数小、低杨氏模量的超级润滑等特性。
宫志利就提出,如果做成纳米级颗粒,用于汽车机油添加剂会咋样呢?“这个创意令我思路大开。因为这种材料,我早在80年代末就已开发出来,但一直没在润滑特性方面应用。”张涛记忆犹新。
“随着汽车增加和石油资源紧缺,汽车节能产品开发越来越重要。自创业买上第一台车以来,我一直使用好多节能产品,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这就萌生了自己研发纳米级节能产品的想法。”宫志利说。
把非晶体合金制成纳米级非常困难,因其硬度高,且有很多工艺性技术需要突破。
“各种方式都试过,最终通过高能处理工艺得到了理想的样品。”宫志利说,“我们做了大量实验,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的,作了不少样品。”
反复实验做出成品来后,宫志利先在自己的车上用,效果很好。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行了多种材料实验、开发,拿到清华大学做摩擦学实验,在交通部做了理化性能指标测试、道路性能试验、发动机台架试验。历经4年艰辛攻关,2009年5月,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节能产品“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
2009年6月7日,该产品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用于汽车发动机,可降低油耗、增加动力,效果明显。具有高硬度、低杨氏模量和低表面能特点,其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具有创新性,填补了润滑油合金基添加剂的技术空白,在合金基成分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继钢铁的第一次、塑料的第二次,非晶体合金材料是第三次材料革命,用以替代常规材料,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张涛自豪地说。
“纳米球”弥补汽车机件材料表面技术“缺陷”
7月27日,北京“桑拿”天,气温高达35摄氏度。坐进北京渔阳出租公司冯京海师傅的车,阵阵清凉扑面而来。“自从使用了"纳米球"后,我的车整天开着空调,动力比以前更足,每天最少节省油钱25元。我已经用到了第5支,我要一直用下去。”冯师傅说。
“我见过多种汽车添加剂,司机们刚开始对"纳米球"不感兴趣,试用后普遍反映节能效果很好。公司已有500多辆正在使用。”首汽友联出租车公司车队队长艾鸿鸣说,“这全是出租车司机自己掏钱购买的,下一步公司所有车辆将全部采用。”
“纳米球”何以深受出租车司机欢迎?为什么“纳米球”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汽车是耗能大户,通过使用“纳米球”在汽车上可轻松的实现节能减排。宫志利告诉记者,发动机在运转时,机械壁因摩擦会产生高温、高压。“纳米球”会在发动机金属界面之间,形成了一层由纳米级的固体小球组成的特殊保护膜,使摩擦由平面磨擦变为滚动磨擦,并在运动中把机械壁上的磨损面修复填平,同时,由于“纳米球”的填充,在气缸和活塞环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密封作用,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
记者在一组高倍显微镜拍摄的汽车发动机轴瓦内壁照片中看到,未使用“纳米球”的,轴瓦内壁上一道道划痕清晰可见;而使用了的却非常光滑,“纳米球”的修复作用显著可见。
“在"纳米球"的作用下,发动机实现了两次节能:一是阻力减少的节能,二是燃料燃烧充分的节能。这层"纳米球保护膜"是一种动态的,即工作一定时间消失后可以快速再次形成。其原理功能就是针对发动机摩擦表面进行的一种在线修复和动态保护。同时,使汽车尾气中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减少5%—30%。”张涛说。
使用“纳米球”会不会给发动机带来不利影响?宫志利表示,该产品的主要功效是修复发动机,降低车辆燃料消耗,对车辆其他性能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对其承担产品责任保险。“万众”已经对该产品做了大量测试,有几万辆汽车、摩托车用过这个产品,节油率平均在10%—20%之间,从未发现有不利影响的案例。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对“纳米球”进行了无机油破坏性试验。主持实验的杨仲玉教授说:“试验汽车发动机在无机油状况下运行了仅仅4分钟就卡壳停转,而加注上"纳米球"后,运行到第22分钟才停下来,仅仅是因为发动机有一个连杆断裂卡住机体而停车,其余部件完好无损,润滑效果超乎想象。”
“在发动机机件材料表面上做文章,弥补过去材料特性的不足,是一种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荣惠康说,汽车内部机件,特别是发动机,通过使用“纳米球”能大大降低能耗、减噪音、减排放,这是弥补了汽车现有机件表面材料技术的缺陷!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各类车辆1.87亿辆,假设有1亿辆用上“纳米球”,按每辆车每年跑3万公里、每百公里节油1升、节油率为10%算,每年将节约汽油30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一个大型油田一年的原油产量。同时还实现减排一氧化碳525万吨,碳氢化合物21万吨,氮氧化物52.5万吨。
由此可见,“纳米球”产业化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是非常巨大的。
“政产学研资”结合的“万众”模式
“纳米球”能够迅速走向市场,得益于“政产学研资”的紧密结合。宫志利深有感触。
“像我们这样的民营科技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靠自己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制造出高端产品的。”宫志利说,“我和张涛教授合作有两种身份:一是老板,二是学生。作为老板,我为张教授出题目,提供资金支持、请张教授研发新产品。作为学生,我向张教授请教,通过学习,我知道要做的产品是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能做好?”
7月28日,高青县政府司机刘师傅在保养车时,按照县行管局的统一安排,给车加注了“纳米球”。“去年元旦以后县五大班子带头,全县上千辆公车利用保养时机,全部陆续配备使用。”高青县行管局局长王光杰说,今年高青县政府一次性采购了40万元的产品。
“在我们最需扶持之时,县里的这一决策就是一场大好的及时雨!”宫志利感慨万分。
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使用“纳米球”,淄博市及高青县政府联合万众集团先后成功举办了“淄博—威海节油测试”、“淄博—日照”、“淄博市出租车车辆节气测试”、“庆祝世界环境日北京媒体记者应用"纳米球"产品体验活动”等10余次实地测试。“所有实测我都参与过公证,车辆平均节油率16.27%,一氧化碳平均净化率9.71%,碳氢化合物平均净化率16.03%。”高青县公证处公证员刘曰花说,这些数据真实、合法、客观、有效。
截至目前,“万众”投入的产品研发、推广资金已达3000多万元。宫志利介绍,除了集团旗下山东万众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多年积累的资金外,还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国家、省、市、县的扶持奖励资金。2009年,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依托“万众”和“北航”共同组建“山东省微纳米球机械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随着市场的逐步认可,今年“纳米球”系列产品可达2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左右,2012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
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万众”人万众一心,正抢抓机遇,打造全国“原子纳米球固体润滑剂”产业化基地,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万众集团打造成世界级的“纳米球”汽车节能减排第一品牌。
7月21日,中东、北非地区客商与山东万众集团旗下的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签约,一次性购买了该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价值2000万元的“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简称“纳米球”)。至此,该公司与美国、俄罗斯、中东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客商签了合作协议和产品定单。
6月27日,“纳米球”被国家交通部确定为“十二五”第一批全国重点推广公路水路交通运输节能产品(技术),面向全国推广。
“纳米球”何以“畅销”世界?“纳米球”产业化之路带来了什么?
仲夏时节,记者慕名走进山东万众集团探寻答案
“新材料”引发汽车节能革命性突破
“纳米球”为何物?这个“金娃娃”是怎样诞生的?记者问。
说起“纳米球”的故事,山东万众集团董事长宫志利如数家珍……
“这个"纳米球"可不一般!它是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张涛教授的科研团队合作,自主研发的非晶体合金材料制成的纳米级的固体小球,全称"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宫志利告诉记者,世界上第一块合金熔体直接铸造的块体非晶合金就是张涛教授研发出来的。
历史追溯到2005年,一次偶然的机会,从部队退伍回到地方工作的民营科技企业家宫志利和从日本留学回来的海归博士张涛走到了一起:一个乡土高中生和一个大学教授的对话,诞生了一个引领世界汽车节能革命的新理念。
宫志利脱下军装回到家乡黄河岸边的山东省高青县,创办了山东万众集团及旗下山东万众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山东万众科技有限公司和山东万众水业有限公司。
张涛作为国家“973”项目首席科学家、“北航”著名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块体非晶合金的形成与物性方面的研究。
从留学日本回国到“北航”任教后,他又发现了多种具有高非晶形成能力新型非晶合金体系和新的制备技术,推动了非晶合金的应用研究。
机会总是眷顾有准备的人。共同的事业让企业家宫志利和科学家张涛一拍即合,“万众”与“北航”建立了长期战略合作关系,决定研发固体润滑剂。
2005年早春,来张涛实验室参观的宫志利看到两块光亮的金属材料,轻轻一磕竟火花四射!原来这是一块非晶体合金,不导电,化学性质异常稳定,强度硬度达到了金属材料的极限,具有高强韧性、高弹性、高耐腐蚀、耐高温性、精密成型性和良好的磁学性能等特点与硬度高,具有摩擦系数小、低杨氏模量的超级润滑等特性。
宫志利就提出,如果做成纳米级颗粒,用于汽车机油添加剂会咋样呢?“这个创意令我思路大开。因为这种材料,我早在80年代末就已开发出来,但一直没在润滑特性方面应用。”张涛记忆犹新。
“随着汽车增加和石油资源紧缺,汽车节能产品开发越来越重要。自创业买上第一台车以来,我一直使用好多节能产品,但效果都不很理想,这就萌生了自己研发纳米级节能产品的想法。”宫志利说。
把非晶体合金制成纳米级非常困难,因其硬度高,且有很多工艺性技术需要突破。
“各种方式都试过,最终通过高能处理工艺得到了理想的样品。”宫志利说,“我们做了大量实验,从几纳米到几十纳米到几百纳米的,作了不少样品。”
反复实验做出成品来后,宫志利先在自己的车上用,效果很好。在此基础上,他们又进行了多种材料实验、开发,拿到清华大学做摩擦学实验,在交通部做了理化性能指标测试、道路性能试验、发动机台架试验。历经4年艰辛攻关,2009年5月,成功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新材料节能产品“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
2009年6月7日,该产品通过了山东省科技厅成果鉴定:“原子自组装纳米球固体润滑剂”用于汽车发动机,可降低油耗、增加动力,效果明显。具有高硬度、低杨氏模量和低表面能特点,其成分设计及制备工艺具有创新性,填补了润滑油合金基添加剂的技术空白,在合金基成分润滑油添加剂方面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继钢铁的第一次、塑料的第二次,非晶体合金材料是第三次材料革命,用以替代常规材料,这是非常重大的突破。”张涛自豪地说。
“纳米球”弥补汽车机件材料表面技术“缺陷”
7月27日,北京“桑拿”天,气温高达35摄氏度。坐进北京渔阳出租公司冯京海师傅的车,阵阵清凉扑面而来。“自从使用了"纳米球"后,我的车整天开着空调,动力比以前更足,每天最少节省油钱25元。我已经用到了第5支,我要一直用下去。”冯师傅说。
“我见过多种汽车添加剂,司机们刚开始对"纳米球"不感兴趣,试用后普遍反映节能效果很好。公司已有500多辆正在使用。”首汽友联出租车公司车队队长艾鸿鸣说,“这全是出租车司机自己掏钱购买的,下一步公司所有车辆将全部采用。”
“纳米球”何以深受出租车司机欢迎?为什么“纳米球”能起到节能减排的作用?
汽车是耗能大户,通过使用“纳米球”在汽车上可轻松的实现节能减排。宫志利告诉记者,发动机在运转时,机械壁因摩擦会产生高温、高压。“纳米球”会在发动机金属界面之间,形成了一层由纳米级的固体小球组成的特殊保护膜,使摩擦由平面磨擦变为滚动磨擦,并在运动中把机械壁上的磨损面修复填平,同时,由于“纳米球”的填充,在气缸和活塞环之间起到了很好的支撑和密封作用,使燃料燃烧更加充分。
记者在一组高倍显微镜拍摄的汽车发动机轴瓦内壁照片中看到,未使用“纳米球”的,轴瓦内壁上一道道划痕清晰可见;而使用了的却非常光滑,“纳米球”的修复作用显著可见。
“在"纳米球"的作用下,发动机实现了两次节能:一是阻力减少的节能,二是燃料燃烧充分的节能。这层"纳米球保护膜"是一种动态的,即工作一定时间消失后可以快速再次形成。其原理功能就是针对发动机摩擦表面进行的一种在线修复和动态保护。同时,使汽车尾气中排放的一氧化碳、碳氢化合物减少5%—30%。”张涛说。
使用“纳米球”会不会给发动机带来不利影响?宫志利表示,该产品的主要功效是修复发动机,降低车辆燃料消耗,对车辆其他性能没有任何不良影响,中国人民财产保险公司对其承担产品责任保险。“万众”已经对该产品做了大量测试,有几万辆汽车、摩托车用过这个产品,节油率平均在10%—20%之间,从未发现有不利影响的案例。
山东理工大学交通与车辆工程学院对“纳米球”进行了无机油破坏性试验。主持实验的杨仲玉教授说:“试验汽车发动机在无机油状况下运行了仅仅4分钟就卡壳停转,而加注上"纳米球"后,运行到第22分钟才停下来,仅仅是因为发动机有一个连杆断裂卡住机体而停车,其余部件完好无损,润滑效果超乎想象。”
“在发动机机件材料表面上做文章,弥补过去材料特性的不足,是一种创新!”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家指导委员会原常务副主任荣惠康说,汽车内部机件,特别是发动机,通过使用“纳米球”能大大降低能耗、减噪音、减排放,这是弥补了汽车现有机件表面材料技术的缺陷!
根据国家发改委统计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拥有各类车辆1.87亿辆,假设有1亿辆用上“纳米球”,按每辆车每年跑3万公里、每百公里节油1升、节油率为10%算,每年将节约汽油3000万吨左右,相当于一个大型油田一年的原油产量。同时还实现减排一氧化碳525万吨,碳氢化合物21万吨,氮氧化物52.5万吨。
由此可见,“纳米球”产业化带来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将是非常巨大的。
“政产学研资”结合的“万众”模式
“纳米球”能够迅速走向市场,得益于“政产学研资”的紧密结合。宫志利深有感触。
“像我们这样的民营科技企业,要做大做强,必须与高校科研院所合作。靠自己闭门造车,是不可能制造出高端产品的。”宫志利说,“我和张涛教授合作有两种身份:一是老板,二是学生。作为老板,我为张教授出题目,提供资金支持、请张教授研发新产品。作为学生,我向张教授请教,通过学习,我知道要做的产品是什么?为什么做?怎么做能做好?”
7月28日,高青县政府司机刘师傅在保养车时,按照县行管局的统一安排,给车加注了“纳米球”。“去年元旦以后县五大班子带头,全县上千辆公车利用保养时机,全部陆续配备使用。”高青县行管局局长王光杰说,今年高青县政府一次性采购了40万元的产品。
“在我们最需扶持之时,县里的这一决策就是一场大好的及时雨!”宫志利感慨万分。
为了让社会各界了解使用“纳米球”,淄博市及高青县政府联合万众集团先后成功举办了“淄博—威海节油测试”、“淄博—日照”、“淄博市出租车车辆节气测试”、“庆祝世界环境日北京媒体记者应用"纳米球"产品体验活动”等10余次实地测试。“所有实测我都参与过公证,车辆平均节油率16.27%,一氧化碳平均净化率9.71%,碳氢化合物平均净化率16.03%。”高青县公证处公证员刘曰花说,这些数据真实、合法、客观、有效。
截至目前,“万众”投入的产品研发、推广资金已达3000多万元。宫志利介绍,除了集团旗下山东万众节能工程技术有限公司等企业多年积累的资金外,还获得了国家科技部创新基金、山东省自主创新成果转化重大专项等国家、省、市、县的扶持奖励资金。2009年,山东省科技厅批准依托“万众”和“北航”共同组建“山东省微纳米球机械节能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随着市场的逐步认可,今年“纳米球”系列产品可达200吨,可实现销售收入2亿元左右,2012年销售收入将突破10亿元。
自主创新、跨越发展。“万众”人万众一心,正抢抓机遇,打造全国“原子纳米球固体润滑剂”产业化基地,争取用三到五年的时间把万众集团打造成世界级的“纳米球”汽车节能减排第一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