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届国际气溶胶大会(International Aerosol Conference)于8月29日至9月3日在芬兰赫尔辛基市召开,约有1500人参加了此次大会。本次大会共安排5个大会报告、536个口头报告和734个海报。国际气溶胶大会自1984年以来每4年举办一次。此次大会是历年参会人数最多的一次,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国际气溶胶研究热点和最新发展趋势,对促进全世界气溶胶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大会合影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研究员在此次气溶胶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届国际气溶胶学会(IARA)执委,这是国内科学家首次出任该职位。
曹军骥研究员工作照
曹军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气溶胶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大气碳气溶胶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大气化学、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古气溶胶循环与过去全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碳气溶胶实验室,系统调查了珠三角、西北地区和14个重要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定量解析其贡献来源,率先开展二次碳气溶胶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论证了气溶胶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定量估算了沙尘碳酸盐的环境效应;深入研究了西安大气细粒子的污染特征与成因,为省市部门制定污染控制对策提供支持;在国内首次建立博物馆空气污染研究体系,系统开展了秦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的室内大气污染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建立综合的黄土粉尘源谱库,参与系统总结风尘全球铁联系的过程与机制。
大会合影
中科院地球环境研究所曹军骥研究员在此次气溶胶大会上当选为新一届国际气溶胶学会(IARA)执委,这是国内科学家首次出任该职位。
曹军骥研究员工作照
曹军骥,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基金委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现任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副所长,黄土与第四纪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气溶胶与环境研究室主任。他在国内率先开展大气碳气溶胶研究,目前主要从事大气气溶胶、大气化学、大气环境、颗粒物污染、室内空气污染、古气溶胶循环与过去全球变化等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碳气溶胶实验室,系统调查了珠三角、西北地区和14个重要城市大气中碳气溶胶的浓度水平和季节变化特征,并定量解析其贡献来源,率先开展二次碳气溶胶研究;在国际上首次论证了气溶胶碳酸盐碳同位素的示踪作用,定量估算了沙尘碳酸盐的环境效应;深入研究了西安大气细粒子的污染特征与成因,为省市部门制定污染控制对策提供支持;在国内首次建立博物馆空气污染研究体系,系统开展了秦兵马俑博物馆、汉阳陵博物馆等的室内大气污染特征与控制对策研究;建立综合的黄土粉尘源谱库,参与系统总结风尘全球铁联系的过程与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