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帕泰克在线粒度仪OPUS如何助力“智能矿山”


来源:德国新帕泰克有限公司


133735_037807_gsdt.png


在新型工业化进程中,数智融合是矿业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引擎。选矿技术突破是维护资源安全的关键一环。


当行业巨头集体聚焦“智能矿山”,一款高能在线粒度与浓度检测设备——OPUS正悄然改变选矿厂的运行逻辑。“不稀释、全粒级、全自动”监测技术,正成为矿山企业抢占利润高地的核心武器!


133757_010063_gsdt.png

矿产开采的重要战略意义

当前,全球地缘政治格局深刻演变,国际黄金市场波动加剧。


自 2007 年起,中国的黄金产量已连续 18 年位居全球第一;然而在黄金资源储量方面,仅排世界第四。


面对 “产消大国、储备中等” 的现状,以及保障国家能源资源安全的战略要求,加强国内包括有色矿在内的重要能源矿产的勘探和开采尤为重要。


133829_483010_gsdt.jpg


133850_835252_gsdt.png

矿业采选过程中的粒度检测

矿山开采流程大致为:


通过矿山的勘探、设计——采矿——选矿(破碎、磨矿、浮选等)——精矿/尾矿加工——下游应用


选矿流程中,粒度检测是控制产品质量和优化工艺参数的核心环节,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工艺效率的关键指标

破碎、磨矿及浮选等环节的效率直接依赖原料粒度分布。例如:

  • 磨矿作业中,过粗的颗粒会导致浮选回收率下降,过细的颗粒则可能增加能耗和药剂消耗。

  • 浮选过程中,颗粒粒度影响矿物表面与药剂的附着效率,粒度不均会导致精矿品位波动。


▶资源利用率与成本控制

精准的粒度控制可减少过磨或欠磨现象,降低设备磨损和电能消耗,同时提高金属回收率,直接降低生产成本。


▶合规性与环保要求

尾矿排放的粒度需符合环保标准,避免细颗粒污染环境。


134037_845404_gsdt.png

人工取样检测成提效“卡脖子”环节

传统人工取样粒度检测存在显著局限性:

▶时效性差:人工采样检测耗时较长,无法实时反馈生产波动,导致工艺调整滞后。

▶误差率高:取样代表性不足,结果易受操作者经验影响。

▶劳动强度与安全风险:高频次采样需人员频繁现场作业,存在安全风险和职业健康隐患。 


134118_102497_gsdt.png

在线粒度与浓度分析仪OPUS

在选矿中的应用优势

在线粒度与浓度检测系统OPUS,采用超声衰减原理,通过颗粒大小与浓度对声强的衰减关系,同时测试粒度分布与固含量。


134200_373963_gsdt.png

在线粒度和浓度检测系统 OPUS


▶高浓度矿浆直接在线检测

无需稀释采样!OPUS通过适配安装,可在生产线内直接检测70%固含量矿浆。


▶硬核工业级设计

主机采用较厚的不锈钢外壳,可直接同各种浆料和化学试剂相接触,具有很好的耐化学腐蚀性耐磨损性。检测前,无需对高浓度矿浆进行稀释或特殊前处理。


▶一台多用

结合现场取样器和多路转换箱一台OPUS可实现多流道检测。


134414_327484_gsdt.png

134417_217562_gsdt.png

图为两流道矿浆在线测试


▶实时全粒级与自定义结果反馈

OPUS最快能够每1分钟提供粒度和浓度的实时监测结果,而粒度数据是全粒级分布值,如D10、D50、D90、-200目、-325目、-400目、平均粒径、累积百分数、浓度等,也可以自定义其它多种特征值,数量不受限。


134526_734423_gsdt.png

检测数据动态趋势图


134558_221584_gsdt.png

OPUS革新粒度检测

助力实现“智能矿山”

OPUS在线粒度与浓度分析仪可以替代传统筛分法,并保证了数据的可比性,通过多种数据传输方式将测试结果实时反馈给主控室系统,帮助及时调整选矿工艺参数,提高选矿效率,节能降耗!


▶与传统筛分结果有良好的可比性


134629_210276_gsdt.png

和筛分数据的比对


在智能矿山浪潮下,OPUS设备通过实时决策闭环实现分钟级数据反馈,终结人工检测盲区,并自动化检测-分析-调控流程。


OPUS促进资源高效释放,它不仅是设备,更是选矿厂从经验驱动迈向数据驱动的战略支点。

推荐0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