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耕九十年,笃行以致远 | 对话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中国区总经理周伟


来源:贝克曼库尔特商贸(中国)有限公司


142932_455623_gsdt.jpg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中国区总经理周伟先生


作为全球生命科学领域的先行者,2025年是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成立90周年的重要里程碑。从1935年贝克曼博士发明酸度计起步,到2011年成为丹纳赫集团旗下的重要运营公司,这家由科学家创立、始终以“赋能科学家”为使命的企业,正持续加大对中国市场的投入,深耕中国市场。


值此之际,我们与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中国区总经理周伟先生深度对话,探讨了公司创新基因、本土化战略以及面向未来的前瞻布局。


九十年创新基因:

科学家精神驱动行业变革


“九十年来,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始终以科学家的视角解决行业痛点。从第一台pH计到最新的光谱流式分析仪,我们的创新从未止步。”周伟回顾公司历史时表示。1935年,贝克曼博士为解决柑橘加工业的酸度测量难题,发明了商用pH酸度计,奠定了公司“技术立身”的根基。此后,库尔特兄弟在血液分析领域的突破,进一步拓展了公司的技术版图。1997年,贝克曼和库尔特两家企业合并,成为横跨生命科学与临床诊断的全球创新者。



143059_172805_gsdt.png


143102_024692_gsdt.png


143106_428998_gsdt.png


在周伟看来,公司的生命力源于对“持续改进”的坚持:“无论是将通讯行业中使用的APD检测器引入流式细胞术,还是不断对分析型离心机AUC的应用进行拓展,我们始终围绕科学家需求迭代技术。”他特别提到中国市场的贡献——2014年,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收购苏州赛景仪器公司,将本土研发的CytoFLEX流式细胞仪推向全球,凭借从中国市场中获取的客户需求定制化设计迅速成为全球爆款。“这充分证明,中国不仅是重要市场,更是创新策源地。”


本土化战略:

从“走进来”到“扎下根”


早在1978年改革开放之初,贝克曼博士便率科学家团队访华,向复旦大学和中国科学院捐赠仪器,开启了与中国科学界的“破冰之旅”。此后四十余年,公司逐步构建起涵盖销售市场、服务、制造与研发的本地全价值链体系:1983年设立维修站、1997年苏州试剂工厂投产、2014年建立本土研发中心……“我们是最早将研发、生产、服务全面本土化的国际生命科学企业之一。”周伟表示。

如今,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苏州工厂不仅是生产基地,更是面向全球的研发创新枢纽。“在这里,我们实现了‘中国需求驱动全球创新’的闭环。”周伟以流式细胞仪为例介绍——公司依托本土研发团队在流式细胞术上的技术升级,10年内连续推出CytoFLEX系列流式细胞仪、CytoFLEX SRT细胞分选仪、CytoFLEX nano纳米流式分析仪、CytoFLEX mosaic光谱流式分析仪等六大系列流式产品。如今,该系列产品已出口至全球各大洲,成为“中国智造”标杆之一。


143313_331345_gsdt.png

CytoFLEX家族图


“本土化绝不意味着降低标准,而是以更高要求实现‘中国制造,全球品质’。”周伟强调。苏州工厂严格执行ISO 9001和ISO 13485国际质量管理体系,同时全面适配中国药监局的法规要求。每一台设备出厂前需经历全球统一标准的性能测试、稳定性测试、用户环境模拟测试等流程验证。


“针对中国实验室空间紧张,使用强度高等特点,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推出首款本土化台式高速冷冻离心机Allegra C-34R,其紧凑设计、中文界面、强化安全防护以及符合国标的温控系统,解决了科研人员的实际痛点。”他补充道。同时本土自动化整合团队(CIT)通过定制化工作流方案,帮助客户提升效率。“本土化不是简单的翻译或适配,而是深入理解需求后,提供‘量身定制’的答案。”周伟总结道。


143354_736105_gsdt.png

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苏州工厂


拥抱变化下的未来:

技术创新与生态共建


面对近几年市场变化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周伟将未来规划聚焦于两大方向:技术前瞻性与生态协同性。


在技术创新层面,公司正加大对外泌体研究、合成生物学等前沿领域的投入,并依托苏州研发中心推动本土化产品开发。“中国科研界对新技术接受度极高,这驱动我们更快迭代。”

在生态构建上,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致力于成为“最值得信赖的合作伙伴”。周伟提到,公司不仅提供设备,还通过培训、学术交流与本土的校企合作,推动行业标准升级。“我们助力和支持天津工业生物技术研究所开发合成生物学自动化解决方案,提升“设计-构建-测试-学习”循环的效率,助力中国合成生物学产业高质量发展。”

当被问及全球化与本土化的平衡之道时,周伟以供应链为例:“我们在中国加大产能投入,不仅能快速响应本地需求,也通过‘中国制造’支持全球市场。”他强调,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的本土化是“双向赋能”——将全球技术引入中国的同时,也让中国创新反哺世界。


143424_351799_gsdt.jpg


展望未来,周伟充满信心:“下一个十年,我们将继续以科学家精神为内核,以本土化战略为支点,推动生命科学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无论是攻克疾病还是探索生命奥秘,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愿与中国同行携手,加速寻找答案。”


九十年,于历史长河仅一瞬,于企业而言却是厚积薄发的创新与实践的沉淀。从帕萨迪纳的车库实验室,到如今集本土研发、制造、创新于一体的苏州智慧工厂,贝克曼库尔特生命科学正以科学家精神为内核,持续深耕中国市场。


在周伟的掌舵下,这家跨世纪的企业正以更坚定的步伐,与中国生命科学行业同频共振,共同探索更多未知的研究领域,赋能科研人员,为中国乃至全球的健康事业贡献卓越力量。

推荐2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