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高关税来袭,中国光伏竟能“化险为夷”


来源:中国粉体网   九思

[导读]  一边加征关税围堵,一边影响渐消!

中国粉体网讯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签署“对等关税”行政令,震动全球贸易,中国光伏产业受深远影响。4月9日,特朗普宣布将从中国进口商品的对等关税从104%提至125%,作为对华反制关税的报复,白宫随后确认税率为125%。但白宫最新行政令显示,实际关税总额为145%。对此,中方决定对美所有进口商品加征125%关税,并表明若美方继续关税数字游戏,中方将不再理会,强调当前关税下美输华商品已无市场接受可能。


这一举措,延续了美国对中国光伏产业的长期抵制,并且将东南亚主要光伏制造国也纳入高关税范围,试图全方位打压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


多面受挫,新兴市场带来曙光


依据中国海关数据,2025年1-2月,中国光伏组件对美直接出口同比下降42%,综合税率超55%。这直接致使美国市场组件到岸价攀升至0.37-0.42美元/瓦,较2024年上涨18%。尽管2024年中国直接出口美国光伏组件占比反弹至12%(约5.8GW),且通过墨西哥、土耳其等第三国转口规模达8.3GW,占美国进口量的17%,但新关税政策的实施,无疑让中国光伏组件输美之路愈发艰难。


面对美国市场的重重阻碍,中国光伏企业积极开拓新兴市场,成效显著。2024年,中国向中东出口组件28.79GW,同比激增99%。2024年对38个国家组件出口量超1吉瓦,美国市场占比不足4%,这表明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多元化布局已初见成效。


积极应对,各出奇招


为应对美国关税壁垒,隆基、晶科等头部企业早已在美国布局建厂。然而,美国制造成本较东南亚高30%,且劳动力短缺、供应链不完善等问题突出。随着特朗普上台,IRA补贴等扶持政策搁浅,美国本土产能爬坡缓慢。在此背景下,中国光伏企业加速向东南亚进行产能外迁,并积极探索第三国路径,以降低关税带来的成本压力。


短期阵痛,长期调整


东南亚产能


美国对东南亚四国(越南、泰国、柬埔寨等)加征高额关税,东南亚占美国光伏组件进口量的70%-80%,这必然导致当地光伏组件出口成本大幅上升。部分产能可能会转移至印度、中东等关税较低的地区,加速全球光伏产业链布局的重构。


美国本土产能


最新数据显示,美国已成为全球第三大太阳能组件制造国。根据清洁能源协会(CEA)预测,到2025年底,美国光伏电池产能将达到13GW,组件制造产能将飙升至65GW。这主要得益于《通胀削减法案》的税收抵免政策,以及贸易保护政策对本土产能的倒逼。但政策的不确定性、IRA税收抵免风险,以及“外国实体”法规限制,都可能对美国本土光伏产能扩张计划的实施进度造成影响。


小结


总体而言,美国新关税政策给中国光伏产业带来了短期的冲击与挑战,导致供应链成本上升、对美出口受阻等问题。但从长期来看,这也将倒逼中国光伏企业加快全球化布局,持续推动技术升级,进一步开拓新兴市场,助力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市场的竞争中,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与升级,提升中国光伏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中的韧性与竞争力。


参考来源:

证券时报;中国海关;第一财经

隆基绿能、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晶澳科技等公告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九思)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4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