强化磷酸铁锂电池业务!LG新能源引进前捷威动力核心团队


来源:中国粉体网   乔木

[导读]  LG新能源意在补强其磷酸铁锂方形电池技术的短板。

中国粉体网讯  据界面新闻报道,韩国锂电池公司LG新能源引入了前捷威动力的核心团队,意图补强其在磷酸铁锂电池领域的短板。


据了解,引进团队的总规模在200人左右,涉及研发、生产、销售等不同职能。首批约20位捷威动力前员工已在3月陆续入职LG新能源南京工厂,主要从事研发岗位。LG新能源还计划引入第二和第三批捷威动力前员工,但尚未确定具体的时间表。


此前,有韩国媒体报道,LGES正在考虑收购中国电池制造商捷威动力,以提高其方形电池技术能力。


资料显示,捷威动力成立于2009年,总部位于天津,在天津盐城和长兴设有生产基地,总有效产能为10吉瓦时(GWh),产品路线涵盖三元/铁锂和软包/方形。值得注意的是,捷威动力宣布自2023年12月1日起关闭其天津工厂。2023年,捷威动力掉出前十榜单,居13名,装机量为0.91GWh,占比仅0.24%。


提高方形电池技术,迎合客户需求!


一直以来,LG新能源主攻三元软包/圆柱电池技术路线。近年来,在高性价比优势下,方形+磷酸铁锂电池路线席卷全球。目前,海外主流车企特斯拉、宝马、大众、福特、奔驰、现代等等均推出磷酸铁锂车型。LG的主要客户通用汽车宣布了扩大使用LFP方形电池的计划,而大众汽车的2030战略目标是将方形电池在其电动汽车中的份额提高到80%。


由于技术路线选择问题,LG新能源市场份额显著降低。去年,LG新能源在全球动力电池市场的份额为10.8%,排名第三位,较2021年下降近十个百分点。2024年年度报告显示,LG新能源2024年综合收入为25.6万亿韩元,同比下降24.1%;营业利润为5754亿韩元;同比下降73.4%。此外,由LG新能源供应三元电池的储能电池项目频繁发生火灾,使得其在储能电池领域的竞争优势也逐渐丧失。


锂离子电池可以根据其形状因素分为三种类型:圆柱形,方形和软包。




方形电池外壳由铝合金、不锈钢或其他耐用材料制成,具有高结构强度和优异的机械承载能力。其简单的电池组结构导致相对较高的系统能量密度,并且相对容易实现大规模的方形电池,使其特别适合于储能应用。在中短期内,方形电池预计仍将是电动汽车和储能系统的首选。


为应对电动汽车市场需求端的变化和客户需求,LG新能源大力布局磷酸铁锂电池。


除引进捷威动力的电池技术外,LG新能源还在去年与龙蟠科技子公司常州锂源签订协议,锁定用于生产磷酸铁锂电池的原材料。其将在2024年至2028年期间,向常州锂源购买26万吨磷酸铁锂正极材料,预计合同总额超过100亿元。


2025年2月22日,龙蟠科技公告显示,其三级控股子公司印尼锂源引入LG新能源战略投资,LG新能源以现金出资约1597.09万美元,认购255,930.64股印尼锂源新发行的普通股,取得印尼锂源发行后20%的股权。


LG新能源公布的中长期规划显示,其将提高其磷酸铁锂、磷酸锰铁锂电池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来源:界面新闻、龙蟠科技、LG新能源等


(中国粉体网编辑整理/乔木)

注:图片非商业用途,存在侵权告知删除!

推荐6
相关新闻:
网友评论:
0条评论/0人参与 网友评论

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粉体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已获本网授权的作品,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粉体网"。违者本网将追究相关法律责任。

② 本网凡注明"来源:xxx(非本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且不承担此类作品侵权行为的直接责任及连带责任。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等问题,请在作品发表之日起两周内与本网联系,否则视为放弃相关权利。

粉体大数据研究
  • 即时排行
  • 周排行
  • 月度排行
图片新闻